預算可以決定我們選擇相機的一個梯級檔次,因為從入門級、中級旗艦機、准專業級、專業級、頂級,不同梯級的機子價格也是有着明顯不同的,從幾千到幾萬都有。
做預算的時候要考慮配置問題,不能光是機子的預算,鏡頭和其他附件設備怎麼搭配要事先想清楚,不然很容易超出預算範圍。
2、目標定位
攝影愛好者的定位,意思是打算經常拍還是偶爾拍拍,這裡面有些區別。
打算經常拍的愛好者,大多數人的選擇都是先從普通機子開始,練好了技術再升級好機子;
而只是打算偶爾玩玩的,很多人的選擇都是一步到位,直接選擇預算內最好的配置。
但是個人建議,如果打算長期拍的,可以直接從全畫幅入手,哪怕二手的也行,這可以避免段時間內升級機子造成的重複投資,這樣要划算些。
3、拍攝題材
拍攝題材的不同,對機子的一些性能要求也會不一樣。
比如打算拍攝風光的,可以考慮像素高點的,這樣後期裁剪的時候還可以有足夠的細節;
打算拍攝人像的,不用追求那麼高的像素,因為像素高,後期處理是對電腦配置的要求也相對要高一些。
如果打算是買來掃街的,那對機子的對焦性能、連拍速度等都是有要求的,對焦快,連拍速度高的機子更有利於抓拍,出片率更高。
4、還有個參考因素,那就是選擇身邊的好友用的品牌
和身邊的攝友好友用同一個品牌的機子還是有好處的。
比如開始使用的時候可以請教朋友一些使用心得,畢竟是一個品牌,操作大多數是相同的。
最實在的一個好處是可以省些鏡頭的錢,配置鏡頭的時候可以跟朋友的焦段互補,這樣大家一起玩的時候就可以體驗到更多的鏡頭焦段,不用入更多的鏡頭。
不管是開接觸攝影還是升級設備的,預算內考慮性價比最高的配置是對的。
沒人規定才拿駕照的新手司機就不能開豪車,所以剛接觸的也不要怕用不好高端機子,其實有預算的條件下入高端機子才是比較省錢的。
除非是打算長期單兵作戰,不然扎堆拍攝交流,大多數人都逃不掉追求更好的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