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攝影經)掌握好景深,照片才有層次

2022年07月05日13:13:02 美女 1856

Lauren Scott 發表於 N-Photo 2022年7月4日

了解如何在每次拍攝中獲得適當的焦點,以及改變光圈如何改變外觀

(老外攝影經)掌握好景深,照片才有層次 - 天天要聞

為了解釋景深是什麼,從查看鏡頭開始可能會有所幫助。鏡頭一次只能精確聚焦一個距離,但是比主體更近或更遠的東西仍然可以看起來很清晰。這個“銳度區域”可能很淺,以至於幾乎不存在,或者可以延伸到遙遠的地平線。

“明顯銳度區”是景深 (DoF) 的良好工作定義。只有在一個距離處完美對焦才能產生精確的清晰度,但其前後的東西可能仍然顯得很清晰——兩端模糊都太輕微而無法察覺。在現實世界中,這種銳度很重要。如果某些東西看起來很銳利,即使理論上它不是,它對於我們的目的來說已經足夠銳利了。

大多數風景攝影師通常會試圖讓一切都變得清晰,但這是一個選擇問題,而不是法律。在運動或肖像畫中,可以使用淺景深,因為它會使分散注意力的背景和前景失去焦點。

控制景深

景深變化很大,它受三個因素控制。第一個是光圈(在新標籤中打開),意思鏡頭的孔徑。大多數人都知道較寬的光圈會產生較淺的景深,但請記住光圈數是分數,因此 f/16 是一個較窄的選項,而 f/4 是較寬的選項。

(老外攝影經)掌握好景深,照片才有層次 - 天天要聞

當然,如何設置相機的光圈取決於品牌和型號。例如,您可以使用光圈優先(模式撥盤上的 A)並使用指令撥盤調整設置(在有兩個撥盤的相機上,使用相機正面的副指令撥盤)。隨着光圈的變化,相機會調整快門速度以保持整體曝光恆定。

影響景深的下一個因素是鏡頭的焦距。較長的焦距會降低景深,而較短的焦距會增加景深。廣角設置(例如套件鏡頭的 18 毫米端)有利於保持一切清晰,而要模糊背景,則需要使用更長的焦距,例如 55 毫米以上。

第三個因素是相機和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這個越小,你的景深就越少,但是景深超出了焦點,也延伸到了前方——因此,專註於最遠的點不會給你最大的景深。

(老外攝影經)掌握好景深,照片才有層次 - 天天要聞

然而,控制景深的三個因素並不總是協調一致的。您可能決定換成廣角鏡頭來改善景深。這使您的主體在框架中看起來更小。要解決此問題,您需要靠近一點,但這會降低景深。

先睹為快

通過 DSLR 的取景器查看並不會顯示改變光圈的效果——它顯示的是鏡頭全開時的視圖,但預測最終結果並不是純粹的猜測。許多尼康數碼單反相機都有一個景深預覽按鈕,可以將鏡頭縮小到選定的光圈。不幸的是,這會使圖像變暗,使其更難看到。

(老外攝影經)掌握好景深,照片才有層次 - 天天要聞

(老外攝影經)掌握好景深,照片才有層次 - 天天要聞

(老外攝影經)掌握好景深,照片才有層次 - 天天要聞

(老外攝影經)掌握好景深,照片才有層次 - 天天要聞

(老外攝影經)掌握好景深,照片才有層次 - 天天要聞

使用尼康Z系列的電子取景器,不僅鏡頭始終縮小到所選光圈,讓您判斷景深,而且亮度反映了曝光設置,因此您可以清楚地看到圖像。在 DSLR 上使用實時取景也是如此。確實,某些數碼單反相機(例如 D3500)沒有景深預覽按鈕,因此如果您想在拍攝前了解您的場景有多少是對焦的,則必須使用實時取景。

影響景深的三種方式:光圈、距離和焦距

下圖一目了然,大家都能看懂吧,這裡就不再翻譯了。

(老外攝影經)掌握好景深,照片才有層次 - 天天要聞

美女分類資訊推薦

攝影記憶真的是一回事嗎? - 天天要聞

攝影記憶真的是一回事嗎?

1929年4月的一天,莫斯科一家報紙的編輯在分發作業時,注意到他的一名記者沒有做任何筆記。然後,在編輯爭辯之前,謝列舍夫斯基開始背誦整個會議,直到最後一個細節。
新刊速覽 |《中國攝影家》2023年第1期 - 天天要聞

新刊速覽 |《中國攝影家》2023年第1期

讀者朋友們,手捧這本2023年的第一本雜誌,看着高原雪峰托起一輪明月升起,或許感慨萬千。當我們翻看一張張攝影師們拍攝的照片時,才恍然,影像所記錄的過去的這一年,承載着太多的真實與荒謬,歡欣與悲戚。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 - 天天要聞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現在是疫情期間,不建議大家走動,那現在可以為以後出去旅遊,提前做好攝影準備。在遇到古建築的時候,怎麼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呢?攝影自學班這篇教程,幫你準備了6個攝影技巧。一、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