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2022年07月04日20:13:04 美女 1926

前天,看到有個品牌在發布新機的時候,

提出了一個手機攝影少有提及的“人像黃金三焦段”的感念。

我覺得很有趣,

所以今天,就來聊聊,

這個“焦段”的問題。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對於攝影,我從來秉持的一個觀念就是:焦段的作用大於一切。

只可惜,在手機攝影領域,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並沒有人在意這一點。

大家更加關注的,是美顏、是色彩、是清晰、是花里胡哨的功能。

唯獨忽略了,焦段對於照片的幫助與提升。

玩攝影的人都知道,無論拍人,還是拍景,有幾個焦段,是非常經典的。


廣角里的14mm、24(28)mm、35mm

中焦里的50mm、85mm

長焦里的135mm、200mm

而如果再細分到人像,那35mm、50mm、85mm這三個焦段無疑又是經典之中的經典。

別看三者相互之間的數值相差不大,但是,拍出照片所“講述”的畫面語言,卻是截然不同的。

用照片看,會更直觀一點:

01

35mm 一切都剛剛好的人景結合

35mm被很多人稱為“人文”焦段,其實,我更願意將其叫做“人景”焦段。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這張照片就是35mm拍攝的,在照片中,人比較突出,而周邊的景物也可以完整的展露出來。

相對偏廣的視角,可以收錄入更多的環境,所以,如果在旅遊的時候,想拍攝人景結合的作品,那麼這個焦段是非常適合的。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而之所以說35mm適合人文的原因也在於此,這個焦段之下的照片,人物所處的環境背景可以相對完整地呈現,同時人物又能相對突出。

這樣,有人有環境,自然就更容易讓觀看者解讀出故事來: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但是35mm不太適合拍攝人物的近身特寫,如果離得太近,你還是會發現畫面會有些微的透視畸變: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02

50mm 進可攻退可守的黃金視野

50mm相對於35mm來說,取景視野窄了那麼一點點。

所以,50mm的照片,人物存在感,也就更為突出。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在50mm的焦段下,人物相對於環境,在照片中的佔比會更大,因此,是更適合人像寫真的視角。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在這個焦段下,環境也可以適當被錄入,但不會像35mm那樣完整,所以,觀看者只能通過照片還原場景的局部,更多感受到的,是人物和環境結合的氛圍感。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而與35mm不同的是,50mm可以拍攝上面這種人景結合的“氛圍照”,

同時,也可以拍攝半身、甚至特寫照,並且不用擔心畫面的透視畸變: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03

85mm 克服環境缺陷的人像利器

85mm相對前兩者來說,視野就窄了很多。

用它來拍攝人像,畫面的聚焦感會特彆強,換句話說,人物會非常地突出,而環境,幾乎沒有任何辨識度。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可以看下這張照片,即便有玻璃、前景的遮擋,有路人的進入,但人物依然突出醒目。

所以,85mm其實非常適合在相對不那麼完美的環境中記錄人像,對於不會構圖的人來說,85mm讓你不用擔心環境雜亂、線條雜亂、光線雜亂。

只需要懟着人拍,照片就OK了。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當然,因為85mm已經接近於長焦,所以,如果離得遠一點,採用人小景大的構圖方式,也能拍出那種,人、景壓縮在一起的緊湊感。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04

手機上的迷思

可見,雖然這三個焦段之間的數值相差不大,但是,從成像氛圍以及感覺上來說,卻是有着本質的區別的。

再說回手機攝影領域,縱然現在很多品牌都有多攝像頭,但焦段其實跨度非常大。

就拿我的X70PRO+來舉例,焦段是按照0.6X、1X、2X、5X來劃分的。

0.6X是超廣角,等效14mm,這個焦段,不太適合拍攝人像。

1X主鏡頭等效的是23mm這個焦段。

如果用它來拍攝人像,記錄的視野也是相對很廣的。

那麼,對於拍攝者的環境把控能力就要求很高。

只要場景有點亂,畫面就會亂,只要場景有線條,那就要考慮畸變的影響: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就如這張照片,背景環境、以及木棧道的線條,都會讓照片顯得不那麼乾淨。

因此,用1X主鏡頭拍人像時,必須要具備相應的能力: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會善於利用環境來表現線條的走向。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也要善於利用構圖來規避雜亂的背景(這張照片,我就是蹲下來利用前景遮擋遠處)。

所以,更多的時候,我還是習慣用手機的2X去記錄。

因為2X變焦,就是等效50mm。

可以看下拍到的照片: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線條的畸變更小,環境的影響也更小。

而5X變焦,等效是125mm。

這已經是很偏長焦的焦段了,比較適合拍攝人小景大的照片: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所以,雖然我的X70Pro+有4顆鏡頭,但是,如果針對人像來說,只有2X(等效50mm)是比較經典的。而35mm和85mm都是缺失的,只能靠手動調整,數碼變焦來實現。

比如這張照片:

手機拍照最出片的焦段是哪個?很多人壓根就沒用過 - 天天要聞

是我最滿意的一張照片,也是我現在的微信頭像,它是我用手機數碼變焦拍攝的,當時調了很久,回來看參數,等效34mm,所以,經典,就是經典。

但是,更多的人,可能不會這樣拍,因為大家已經習慣了屏幕上那1X、3X、5X之類的固定好的數值,畢竟,那是手機最優的“定焦”焦段,也是手機廠商給消費者的默認設置。

再退一步說,即便是這已經設置好的焦段,可消費者買回家,會用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這一方面,是拍攝者的水平有限,另一方面,其實也是源於包括廠家在內的器材提供者,並沒有將這些更專業的東西普及給更多的人。

畢竟,相比於講焦段之間微妙的變化,遠不如宣傳“超級月亮”“星空星軌”來得更吸人眼球。

所以,最近看到這“人像三焦段”定義,我覺得,有必要給大家普及一下。

畢竟,攝影為賣點,焦段給人整得越明白,越便利,越經典,自然也就是越好。

對於喜歡拍人像的人來說,擁有35mm\50mm\85mm焦段選項,也許才能真正感受到這些經典焦段帶來的便捷與驚艷。當然,上面舉例的照片,多為相機所拍,相機的鏡頭模組、鏡片質量、鍍膜效果以及物理光圈,都直接影響了成像的好壞。在這一點上,大家也一定不要忽視。

美女分類資訊推薦

攝影記憶真的是一回事嗎? - 天天要聞

攝影記憶真的是一回事嗎?

1929年4月的一天,莫斯科一家報紙的編輯在分發作業時,注意到他的一名記者沒有做任何筆記。然後,在編輯爭辯之前,謝列舍夫斯基開始背誦整個會議,直到最後一個細節。
新刊速覽 |《中國攝影家》2023年第1期 - 天天要聞

新刊速覽 |《中國攝影家》2023年第1期

讀者朋友們,手捧這本2023年的第一本雜誌,看着高原雪峰托起一輪明月升起,或許感慨萬千。當我們翻看一張張攝影師們拍攝的照片時,才恍然,影像所記錄的過去的這一年,承載着太多的真實與荒謬,歡欣與悲戚。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 - 天天要聞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現在是疫情期間,不建議大家走動,那現在可以為以後出去旅遊,提前做好攝影準備。在遇到古建築的時候,怎麼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呢?攝影自學班這篇教程,幫你準備了6個攝影技巧。一、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