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這7張“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驗攝影眼的時刻到了

2022年07月01日19:42:25 美女 1747

我之所以喜歡做《編讀往來》這個欄目,

就在於,

它令我總是能在一些看起來“不那麼優秀”的照片里,找到亮點。

然後,經過一番“雕琢”,

一張嶄新的照片,就誕生了。

從而,我也能在其中,獲得一足感。

比如,今天這期的前幾張照片,

就是這樣。


1

如何讓這7張“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驗攝影眼的時刻到了 - 天天要聞

@弘進(落葉隨風Dennis Tsai )


照片猛一看很亂,但仔細再品就能看出趣味點——陰影之下,左、中、右的人,分別有一部分暴露在高光之中。

但因為陰影部分沒有處理好,暗部裡面的人若隱若現,因此讓這三個人沒有那麼突出。


解決辦法:

如果是我來拍,使用snapseed的局部工具,將三人的高光部分都提升亮度。

然後, 再把陰影裡面的人,都降低一點亮度。

處理之後,就是一張合格且巧妙的光影紀實照片了。

如何讓這7張“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驗攝影眼的時刻到了 - 天天要聞


2


如何讓這7張“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驗攝影眼的時刻到了 - 天天要聞

@陽光.先行

華為p30拍攝

重慶山城風物


照片很難讓人定義,到底拍攝的主題是什麼。

雖然有古代建築和現代建築的結合,但前景的古代建築拍得毫無結構感,黑乎乎一大片。

而現代建築與之對比,又顯得面積小,且形散,

所以看起來兩者就沒能融合到一塊去。


解決辦法:

如果是我來拍,可以看到,照片右上部,高樓、翼角和風鈴,正好組成了一個三角形的對應,

那麼,不妨以此為刻畫的重點,進行剪裁,

再在中間加上一個水印,

照片的結構感就出來了。

如何讓這7張“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驗攝影眼的時刻到了 - 天天要聞


3


如何讓這7張“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驗攝影眼的時刻到了 - 天天要聞

@觀山聽海

孤舟蓑笠翁


照片其實拍得很有意境感,但有三個地方我覺得略顯不足。

第一,就是照片整體色調偏灰暗,如果是冷蘭色調會更符合淡水孤舟的意境。

第二,船上的紅色燈籠其實是亮點,應該着重去刻畫。

第三,主體是船,但船下面泛起的漣漪其實也是畫面突出意境的關鍵,應該居中、着重刻畫。


解決辦法:

如果是我來拍,把照片的色調調整成冷色,然後,使用HSL工具,將紅色提亮、增加飽和。

最後,適當剪裁,將孤舟和漣漪居中調整。

照片就會好很多。

如何讓這7張“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驗攝影眼的時刻到了 - 天天要聞


4

如何讓這7張“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驗攝影眼的時刻到了 - 天天要聞

@yxh

《如影隨形》

華為P40Pro

如何讓這7張“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驗攝影眼的時刻到了 - 天天要聞

(原圖)


照片拍攝者是以女孩和影子為對應主題,但是,兩人位置相距太遠,聯繫性不強。

中間一道大門的存在,也破壞了美感。


解決辦法:

如果是我來拍,其實,這張照片還有個更巧妙的地方。

牆磚是格子的,門是格子的,柵欄是格子的,前方的石台是方形的,表面也是格子的。

那麼,不妨以這個有趣的呼應為主題,

豎構圖,然後,為了避免顏色的干擾,把照片轉為黑白,

這樣處理之後,你會發現,照片越品越有趣。

如何讓這7張“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驗攝影眼的時刻到了 - 天天要聞

5

如何讓這7張“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驗攝影眼的時刻到了 - 天天要聞

@順時針向投稿,

原圖和修後圖,請指正

如何讓這7張“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驗攝影眼的時刻到了 - 天天要聞

(原圖)


這張照片,修後的圖,我覺得反而不如修之前的圖。

任何照片,都需要有主客對比,才會讓人品出內涵。

尤其是這種街拍照,就更需要“塑造故事”來提升它的“深度”。

而這張修改後的照片,單獨的一個人靠着牆邊,沒有其它的東西和它聯繫在一起,就很單薄。


解決辦法:

如果是我來拍,可以看到,原圖中,右側是有行人通過的。

那麼,可以利用慢門形式,將行人虛化一點,這樣就有了動靜對比。

如果手機沒有這個功能,也可以使用豎構圖,只拍攝這個部分。

如何讓這7張“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驗攝影眼的時刻到了 - 天天要聞

這樣做的用意有兩點,

第一,牆邊的粉色衣物明顯都是女士的,那麼,用豎構圖縮減了左右的畫幅,就放大藍、粉;男、女;勞動、休憩之間的對比。

第二,男士依靠牆邊,頭向上,用豎構圖,從視覺上,給上部留下延展的空間,也比較符合構圖美學。

6

如何讓這7張“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驗攝影眼的時刻到了 - 天天要聞

@多米

櫻花樹下,雪白頭髮的老人和路過的男孩,讓人想到春天,青春以及時光荏苒


老人與年輕人,櫻花樹與座椅,

這張照片出現了多重呼應,

有呼應是好事,但是,呼應越多,對環境的要求就越多。

這張照片的環境很亂,樹榦、花朵、衣服、牆磚、天空、老人的頭髮都是白色,把空間拆分出了很多區域。

所以,就讓照片看起來特別散亂。


解決辦法:

如果是我來拍,其實,只拍攝老人與樹,展現歲月靜好就可以了。

多了這麼一個走入的青年,反而破壞了意境,有點強行加戲的感覺。

如何讓這7張“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驗攝影眼的時刻到了 - 天天要聞

當然,角度還需要再調整,這張照片,老人面前的棚子,從顏色上和位置上,都對畫面產生了影響。

7

如何讓這7張“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驗攝影眼的時刻到了 - 天天要聞

@旅行記錄


這張照片,拍得是剪影,但對焦的是遠景。這樣做,利弊各半。

優點在於,因為剪影是虛景,所以,右邊的燈籠和左邊的紅衣,也虛化成色斑,分列畫面左右,有對應。

缺點在於,遠景是實焦,無論是廣告牌字體,還是鮮艷的房頂,都會弱化主體,也就是剪影的存在。


解決辦法:

如果是我來拍,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濾鏡來處理。

使用濾鏡君調色,先使用剪裁,將左側畫幅略微剪裁掉一點點,這樣,讓紅色更對稱,剪影更居中。

接着,選擇“濾鏡”——“膠片”,在裡面選擇35mm,這個濾鏡的優勢,就是可以弱化藍、綠等色調,突出紅、橙、黃色調,正符合這張照片的要求。

我選擇了1號濾鏡,接着,點擊調整,選擇光影,將曝光拉高、陰影拉低。

經此調整,對比一下你再看,是不是紀實的氛圍出來了,主體也突出了?

如何讓這7張“不好看”的照片起死回生?考驗攝影眼的時刻到了 - 天天要聞

美女分類資訊推薦

攝影記憶真的是一回事嗎? - 天天要聞

攝影記憶真的是一回事嗎?

1929年4月的一天,莫斯科一家報紙的編輯在分發作業時,注意到他的一名記者沒有做任何筆記。然後,在編輯爭辯之前,謝列舍夫斯基開始背誦整個會議,直到最後一個細節。
新刊速覽 |《中國攝影家》2023年第1期 - 天天要聞

新刊速覽 |《中國攝影家》2023年第1期

讀者朋友們,手捧這本2023年的第一本雜誌,看着高原雪峰托起一輪明月升起,或許感慨萬千。當我們翻看一張張攝影師們拍攝的照片時,才恍然,影像所記錄的過去的這一年,承載着太多的真實與荒謬,歡欣與悲戚。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 - 天天要聞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現在是疫情期間,不建議大家走動,那現在可以為以後出去旅遊,提前做好攝影準備。在遇到古建築的時候,怎麼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呢?攝影自學班這篇教程,幫你準備了6個攝影技巧。一、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