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2022年07月01日13:27:13 美女 1677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徠卡M11相機

結合經典旁軸與現代相機技術,徠卡M11相機配備獨具特色的三種可變分辨率感光元件、更大的ISO感光度範圍、兩種存儲方式、長時間電池續航與簡潔直觀的菜單系統,以出色的技術革新續寫1925年以來的傳奇。


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NO.1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60多年前與M系統結緣,徠卡名人堂攝影師拉夫·吉卜森開創了獨具個人特色、經典恆久的攝影美學。此次他率先使用M11,一改往日經典黑白影像風格,創作了一組抽象雋永的彩色靜物作品。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攝影:Ralph Gibson機型:Leica M11



NO.2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與演員喬什·布羅林(Josh Brolin)結婚、成為母親後,攝影師Kathryn Brolin的感知力再次升華。


她常從與女兒們朝夕相處的日常中,獲得影像靈感。躍升至6000萬像素的M11,總能真實還原她眼中的藝術光影,以膠片般的質感,再現平整細膩的影像。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攝影:凱瑟琳·博伊德·布羅林 機型:Leica M11



“我一直都是徠卡的忠實粉絲。我喜歡徠卡,尤其是M11,因為它能跟上我的步伐:它不會阻礙我的創作,也足以化解攝影中遇到的任何難題。不論是在屋頂上攀爬,還是在泥土中前行,我都能抓取到合適的角度。

M11相機的小巧便攜,然我回想到了最初參加新聞攝影和街頭攝影工作的那些日子。它們是我攝影生涯的開端,也正是這種風格喚醒了我對攝影的熱情。在我前進的路途中,這種熱情持續陪伴着我,而這也正是我最新照片系列中一以貫之的主題。”

——Kathryn Brolin



NO.3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於我而言,一個最嚴肅的問題是,我個人和相機的挑戰極限在哪裡?於是,我選擇了冰島。”


Sebastian的目標是以自己的視角通過攝影作品詮釋冰島。使用徠卡M11的旁軸攝影體驗令他沉浸於精彩瞬間,近距離拍攝,更顯獨特視角。


徠卡M11使用簡便,無需複雜操作,更加自由隨性。它延續M相機的精髓,技術上卻更上一層樓。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NO.4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Gonçalo 的照片在虛幻與現實、記憶與夢境之間遊走。他記錄了他家庭的根源,並拍攝了仍然生活在該地區的不同人的生活。


“對我來說,擁有一台在低光照條件下表現良好的相機非常重要,在工作中我已經可以看到即使在非常困難的光照條件下,M11 仍然能產生出色的效果。”

——Gonçalo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攝影:Gonçalo 機型:Leica M11



“2021年,我決定開始徒步旅行,從河口到源頭,到層巒疊嶂的 Serra do Açor 山脈中去。我失去了三位親人,他們亦或是來自這個地區,或是全心全意地熱愛這片土地。在此推動下,我走上了一條用攝影探索歸屬、身份和失去等命題的道路。”

——Gonçalo




徠卡M11旁軸相機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經典設計,非凡工藝

徠卡M11傳承經典徠卡M相機的標誌性外觀,依據人體工學對操作效率進一步優化。銀色版採用經典的黃銅頂蓋,黑色版則使用鋁製頂蓋、特製防刮傷塗層,機身重量較銀色版輕約20%。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三種分辨率,開啟影像新境界

徠卡M11的全畫幅背照式CMOS感光元件,擁有三種可變分辨率技術。你可選擇以DNG和JPEG兩種格式,6000萬、3600萬或1800萬像素三種不同的分辨率進行拍攝,均為全畫幅畫質。6000萬像素將呈現前所未有的細節,充分激發徠卡最新M系統APO鏡頭的光學潛力。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拍攝,更得心應手

徠卡M11取消傳統底板,讓更換電池、SD卡都更為便捷。除了可以使用SD卡存儲外,M11還配備了64GB的大容量內存,使其成為首個可同時在兩種不同的存儲介質上保存圖像的M系統相機。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一目了然,盡在掌握

徠卡M11延續了SL系統及Q2的菜單操控設計,簡單直觀,助你獲得更專註的拍攝體驗。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M系統鏡頭,世代傳承

徠卡極富遠見的設計與精密製造工藝,使M系統鏡頭自20世紀50年代誕生以來便嚴格遵循標準與兼容之道。您的徠卡M11相機幾乎可以和所有的M卡口鏡頭適配。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精美配件,如虎添翼

你可以為徠卡M11配置全新Visoflex2電子取景器,拓寬創作視野,手柄、拇指支撐、相機保護半套、肩帶等豐富配件,助你在各種環境中創作無憂。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聽,攝影師與徠卡M11的故事 - 天天要聞

美女分類資訊推薦

攝影記憶真的是一回事嗎? - 天天要聞

攝影記憶真的是一回事嗎?

1929年4月的一天,莫斯科一家報紙的編輯在分發作業時,注意到他的一名記者沒有做任何筆記。然後,在編輯爭辯之前,謝列舍夫斯基開始背誦整個會議,直到最後一個細節。
新刊速覽 |《中國攝影家》2023年第1期 - 天天要聞

新刊速覽 |《中國攝影家》2023年第1期

讀者朋友們,手捧這本2023年的第一本雜誌,看着高原雪峰托起一輪明月升起,或許感慨萬千。當我們翻看一張張攝影師們拍攝的照片時,才恍然,影像所記錄的過去的這一年,承載着太多的真實與荒謬,歡欣與悲戚。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 - 天天要聞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現在是疫情期間,不建議大家走動,那現在可以為以後出去旅遊,提前做好攝影準備。在遇到古建築的時候,怎麼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呢?攝影自學班這篇教程,幫你準備了6個攝影技巧。一、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