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攝者王生暉16年寄情黃河,定格白銀之美

2022年06月29日04:13:08 美女 1182

行攝者王生暉16年寄情黃河,定格白銀之美 - 天天要聞

▲ 王生輝在黃河水川段拍攝創作


九曲黃河,綿延萬里

一路風光壯美,動人心魄

吸引着無數攝影愛好者前去捕捉美妙瞬間

王生暉,是一名手語老師

生於白銀市靖遠縣

從小在黃河邊生長的他

從骨子裡對於黃河情有獨鍾

十六年來,他孜孜不倦

專註拍攝黃河風光

用巨幅長卷定格黃河壯美

作品也多次登上國家地理雜誌


行攝者王生暉16年寄情黃河,定格白銀之美 - 天天要聞

▲黃河水川段


“我從小喜歡畫畫,工作後接觸攝影

相機就成為我最好的畫筆。”

多年來,他利用節假日

前往青海、寧夏、甘肅、四川等地取景

“在拍攝黃河的過程中

黃河甘肅境段最吸引我

因為我就生長在黃河岸邊

這一段的黃河就像我的親人一般。”


行攝者王生暉16年寄情黃河,定格白銀之美 - 天天要聞

水川鎮


黃河流經白銀區38公里

像一條系在銅城版圖上的絲帶

大峽—烏金峽黃河段

既有農田綠洲,又有高山峽谷

“這段黃河灣多、有特色

我的相機收錄這裡一年四季最美的階段

為了拍出理想的照片

我經常背着帳篷翻山越嶺

在山頂住上幾天,就為了等最美的光線。”


行攝者王生暉16年寄情黃河,定格白銀之美 - 天天要聞

行攝者王生暉16年寄情黃河,定格白銀之美 - 天天要聞

▲黃河白銀段


每一張精彩照片背後

都有着攝影師不為人知的艱辛付出

黃河曲彎和峽谷雄奇

大部分在無人區的崇山峻岭中

為了將黃河的未知景觀展現給世人

他翻越冰山雪峰、丹霞石林

徒步大漠戈壁、草原森林......


行攝者王生暉16年寄情黃河,定格白銀之美 - 天天要聞

▲黃河白銀段


一部好的作品即具有藝術性

也能反映時代的變遷

近年來,白銀區大力發展旅遊業

王生暉也將鏡頭對準身邊的變化

“這些年白銀區的變化很大

好多景點我都拍過

這都是能出好片的地方。”


行攝者王生暉16年寄情黃河,定格白銀之美 - 天天要聞

▲金魚公園

行攝者王生暉16年寄情黃河,定格白銀之美 - 天天要聞

▲金嶺公園


攝影藝術能用鏡頭直達觀者的心靈

風光攝影更要具備吃苦和熱愛的精神

王生暉對黃河的情感體現在他的堅持中

“黃河水流到哪裡,我的鏡頭就探尋到哪裡

我打算再用幾年的時間

拍攝完成萬里黃河全景圖。”


行攝者王生暉16年寄情黃河,定格白銀之美 - 天天要聞

▲ 白銀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

行攝者王生暉16年寄情黃河,定格白銀之美 - 天天要聞

▲黃河白銀雲客小鎮段


責編:李世賢 呂宜軒

記者:李維平

編輯:趙湖湘


行攝者王生暉16年寄情黃河,定格白銀之美 - 天天要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分享請明出處

行攝者王生暉16年寄情黃河,定格白銀之美 - 天天要聞

美女分類資訊推薦

攝影記憶真的是一回事嗎? - 天天要聞

攝影記憶真的是一回事嗎?

1929年4月的一天,莫斯科一家報紙的編輯在分發作業時,注意到他的一名記者沒有做任何筆記。然後,在編輯爭辯之前,謝列舍夫斯基開始背誦整個會議,直到最後一個細節。
新刊速覽 |《中國攝影家》2023年第1期 - 天天要聞

新刊速覽 |《中國攝影家》2023年第1期

讀者朋友們,手捧這本2023年的第一本雜誌,看着高原雪峰托起一輪明月升起,或許感慨萬千。當我們翻看一張張攝影師們拍攝的照片時,才恍然,影像所記錄的過去的這一年,承載着太多的真實與荒謬,歡欣與悲戚。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 - 天天要聞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現在是疫情期間,不建議大家走動,那現在可以為以後出去旅遊,提前做好攝影準備。在遇到古建築的時候,怎麼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呢?攝影自學班這篇教程,幫你準備了6個攝影技巧。一、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