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最佳時間”,太早太晚都不好,媽媽要做好功課

大家好~我是小余

生完孩子之後,媽媽們也進入到坐月子的階段。

生完寶寶,體內的激素水平處於快速恢復的狀態,媽媽失血過後,身體也會很虛弱,需要進入到一個恢復的時間段。

那麼產後的第一個月,也被稱之為“坐月子”時間,也是媽媽們產後恢復的黃金時間。

坐月子,也應該要注重科學月子,尤其是在時間方面也有一定的講究。

有的地方,坐月子定義是30天。

科學角度,坐月子定義是42天。

甚至有的媽媽身體恢複比較慢的,可能需要延緩到兩個月的時間。

月子“最佳時間”,太早太晚都是不好的,媽媽們也要做好功課。

坐月子時間太短,身體沒有恢復好提前的結束坐月子時間,這對媽媽的身體恢復也是有影響的。

坐月子時間太長,身體恢復好,但是還處於坐月子的狀態,這對媽媽的心情、心理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坐月子,不應該太長也不能太短,應該要恰到好處就可以。

畢竟每個媽媽的身體情況不同,有的媽媽是分娩,也有的媽媽是剖腹產

是否能出月子,媽媽們也要注意身體上的3個信號,別疏忽。

01

惡露排出情況

惡露,是媽媽子宮恢復的關鍵信號,生完孩子之後子宮也會逐漸的開始複位。

在子宮收縮恢復的時候,惡露也會持續的排出,這個信號也是子宮恢復的關鍵。

當惡露排完後,也說明子宮的恢復很好。

每個媽媽的恢復情況不同,有的媽媽沒等30天就已經排完了。

有的媽媽可能出月子之後還一直有惡露出現,所以差距還是存在的。

02

精神狀態

媽媽的精神狀態,這也應該被我們所重視。

產後,體內激素水平沒有恢復之前,媽媽們的毅力也是相對比較差的。

如果產後激素水平恢復好的情況下,自然媽媽們的精神狀態也會很好。

所以,關於媽媽的精神狀態還是很關鍵的信號,媽媽們別不當回事。

03

痛感、傷口情況

生完寶寶之後,痛感、傷口恢復情況都應該被重視。如果是剖腹產的情況下,可能會伴隨着疼痛的情況,此時也要注意產後傷口的恢復情況。

如果傷口不疼,也可以提前的恢復出月子,這一點也要被我們所重視。

三十天的月子時間是保守的時間,如果到了這個時間身體沒有痛感,沒有惡露、精神狀態好的情況下,也可以提前的出月子。

如果過了三十天還出現了精神不振等情況,也要繼續保持坐月子的狀態,讓身體更好的恢復,這一點還是非常重要的,媽媽們別疏忽。

【圖源自網絡,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