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最大的愚蠢,是兄弟姐妹互相消耗

很多時候,分明什麼都沒有干,但是整天都覺得疲憊。

情緒一直在波動,內心有很多矛盾的想法,想要剋制什麼,卻又頻繁冒出來。

似乎我們一直在和自己的精神壓力對抗。

這就是內耗,不知所起,卻又客觀存在。

正如《反內耗》里寫的:“生活里時刻都有挑戰,但挑戰本身不會帶來痛苦,自我戰鬥引發的內耗才是痛苦的根源。”

每個人都希望家庭幸福,家人安康。期待回到家的那一刻,滿面春風。

可惜的是,回到家,內耗越發嚴重,親人的相處方式,讓你想要逃離家庭,卻又不得不推門回家。

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頓悟,家庭最大的愚蠢,原來是兄弟姐妹在內耗。越來越覺得,離自己最近的人,傷害自己最深。

01

兄弟姐妹結仇,外人坐收漁翁之利。

十六國時期後燕的慕容寶,繼承了父親的皇位。

父親過世前,留下遺囑,讓慕容寶立兄弟慕容會為太子。

慕容寶不聽父親的話,還處處提防慕容會,並且覺得,不滅掉慕容會,自己的地位不穩。

兄弟反目之後,各自帶着軍士,在龍城開戰。

最後,慕容會被慕容寶滅了,慕容寶被尚書蘭汗滅了。後燕搖搖欲墜,真正獲利的一方,是旁邊的北魏政權。

原本強盛的後燕,僅僅存在二十四年。

有一種不好的心態,叫坐山觀虎鬥。看別人互相報仇,就是不出手制止。等雙方疲憊不堪的時候,就出手了,把雙方都滅了。

當你和兄弟姐妹仇恨到動手的時候,就會消耗內部力量,從而讓外人看笑話,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外人就是最大的贏家。

02

兄弟姐妹爭鬥,只會傷了父母的心。

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子女爭鬥不休,勸說誰都沒有用,內心有多痛苦。

本想,多子多福,卻換來了多子多災。

唐朝時,發生了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傷害了做太子的哥哥,自己成了太子,還為做皇帝積極準備。

父親李淵知道情況後,悲痛不已,卻不得不認清形勢,對李世民說:“近日以來,幾有投杼之惑。”

李淵在現實面前,只能選擇容忍,還不至於天下大亂。他順着李世民的意思,說先前是自己聽了很多不符實際的話,選錯了繼承人。

俗話說:“母子、父子連心,十指連心。”

不管哪一個子女受傷了,都是傷害了父母的手指,觸及了父母的心。但是父母不能因為一根手指受傷了,就把所有的手指都掰斷,只能忍住痛苦。

兄弟姐妹爭鬥,是對父母最大的不孝。

03

兄弟姐妹計較,家庭永無寧日。

呂劇《牆頭記》里,老木匠有兩個兒子,各自有家庭、房子。

兩個兒子平時非常自私,只是從老木匠手裡要錢,對於養老的事情,給一頓飯都顯得多餘。

老木匠走不動的時候,被放在牆頭上,兩兄弟都不管,都不願意吃虧。

關於偏心這個問題,是不能百分百杜絕的,若是兄弟姐妹要計較,肯定會有不均衡的地方。

小時候,父母買了很多糖果,每個人都得到了一個。要計較的話,糖果有大小,糖果的價格不一樣,區別還是很大。

父母的能力有限,兒女們長大了,要買房、結婚,不可能都全包。外嫁女可能得到的幫助少一些。

兒女成家了,需要父母帶娃,但是父母分身無術,不能承包一切。因此,總有一些娃,父母是管不了的。

公平,是相對的,失衡是絕對的。兄弟姐妹找到了計較的理由,那麼贍養父母的事情,難以調和;平時互動交流,一起賺錢,顯然是不可能的。家庭的合力,越來越少。

04

幸福的家庭,有“反內耗”的家風。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兄弟姐妹互相消耗,不要坐以待斃,要學會改變,練就反內耗的體質。

作為普通家庭,還不至於到拚命的程度,只要做好以下幾件事,就會好轉。

其一,保持距離。

兄弟姐妹距離遠了,彼此傷害的機會就少了。

當對方劍拔弩張的時候,你還要湊上去,或者大發雷霆,無疑是愚蠢的。走開了,對方也會冷靜下來,反思自己。

在農村,很多家庭是爭吵不休的。一旦兄弟姐妹各自去外地打工了,情況就好轉了。

當大家都發財了,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幫助。

其二,建立規則。

無規矩,不成方圓。

不管贍養父母,還是家庭事業的分配,財產的分割,有了規矩,那就好辦多了。

當然,也要有矛盾處理的規矩,也就是說,最終聽誰的。

選出大家長,調和家庭矛盾;家人學會服從,就像在單位一樣,下級服從上級。

其三,早分家產。

“人為財死”的 道理。在家庭里也是有的。

當兄弟姐妹吵鬧的時候,建議父母早一點把家財的分配方案拿出來。這樣,大家心中有數,也就不會拚命爭奪了。

父母不要糊塗,等自己百年之後,任由子女爭奪財產。這是會導致家庭亂套的。

家人之間,也要學會談錢,不必藏着掖着。

05

古人云:“家運之盛衰,天不能操其權,而其自操之。”

家庭變好變壞,不是天意,而是家人自己親手創造的。

作為一個家庭成員,第一步是管好自己,而不是盯着兄弟姐妹的行為。

在你自己做好的前提下,給大家一些建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啊。

一個人皮膚上的傷口,看得見,也很快會癒合;內心的傷,看不見,卻最痛苦。一個家庭,也是如此。

珍惜自己的家庭,吃虧是福。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