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父母話」的人生可以有多爽?| 徵集

相信很多人一定對這類父母不陌生了:總是以「為你好」的名義,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在他們心中似乎有一些「人生應該怎麼過」的標準樣板,只要你「聽話」,未來就大差不差。比如:

◍「在家鄉考個公務員,離家近又穩定,多好啊!出去瞎折騰幹嘛?」

◍「現在這份工作挺好的,好好乾,輕易別辭職。」

◍「不結婚生子,等你老了怎麼辦?」

......

而實際等到真正獨立,並選擇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規劃自己的人生後會發現:其實不聽父母的話,最後也不會怎麼樣。

也許父母的建議本身就是錯的,聽了他們的會讓自己更窮,不聽反而有了更高的收入;

也許父母並不清楚自己更適合幹什麼,相比起浪費人生,你更想在熱愛的領域裡發光發熱;

更重要的是,在真正為自己人生負責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更少地內耗,更加輕鬆和自在。

所以今天想讓大家分享——「不聽父母話的人生」是怎樣的?你或許做過許多抗爭,來一點點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逐漸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

觀察到周圍一些人的答案,供參考👇🏻

@奧蘭多Ruthburg

他們要求我每周都要回家,回家以後要主動做飯做家務,我會因為有時做不到而感到自責。

他們說不要和同事走得太近,所以每次我和同事一起出去玩,都會感到不安。

他們覺得我的工作太忙了賺的錢又不多,雖然我幹得挺開心的,但還是在考慮要不要換個讓他們滿意的工作。

......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非常內耗,不開心。後來我開始做一些改變。編出各種理由,減少回家次數,回家對父母談論我的工作和交友的不滿就裝作沒聽到。畢竟我已經經濟獨立,他們其實也不能拿我怎麼樣。我們的關係達到了一種新的和平,一種抗爭之後新的和平。

@粥左羅

第一次高考,考了 581 分,父母親戚建議我去讀,說復讀風險很大,在農村上個普通本科就不錯了。但,我去復讀,考了 211 大學,來到北京。

畢業後,父母一直鼓動我考公務員。但我很清楚自己的性格,混體制,肯定一塌糊塗。

有了年薪 50 萬的工作,父母希望我好好乾,要珍惜。但我幹了一年,就辭職創業了。買房子,父母希望我回老家泰安買房。但我一直沒買房,直到我交了 5 年北京社保,同時因為創業積累了錢,在北京買房了。

@匿名

父母從我一畢業就開始催婚。說,你到二十五六就嫁不出去了,三十歲不結婚你要幹嘛,四五十歲一個人孤零零的沒人照顧你。

我說快快樂樂幾十年,老了凄慘一點也是我應得的。時間久了他們也就不說了。

現在我 39,把所有用來養家、雞娃的時間和錢都用來培養自己,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你的孩子不適合結婚,不結婚會更快樂。

✍🏻

點擊👉🏻不聽父母話的人生,可以有多爽?把你的故事告訴我們

我們會整理成文發表在下周的公眾號上,期待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