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奶爸”紮根重症監護室近十年 護理新生兒已超3000名

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國家衛生健康委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發展護士隊伍、優化護理服務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護士隊伍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截至去年底,全國註冊護士總量達到563萬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數達到4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護士超過80%。各地結合實際開展老年、兒科、重症監護、傳染病護理等緊缺護理專業護士培訓工作,使得護士隊伍的整體素質顯著提高。

在護士隊伍里,有一個特殊的存在,那就是男護士。今年30歲的李秉書是一名男護士,他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里已經工作了近十年,護理過的新生兒超過3000名。

在胸前粉色的布兜里,一個小患兒正趴在他的胸口,安靜地睡着。新生兒科重症監護室收治的都是出生十幾分鐘到28天內的危重症新生兒和早產兒。

李秉書現在正在護理的是一個早產兒,出生時只有27周,伴有顱內出血、嚴重心臟疾病,本以為孩子病情重,存活希望渺茫。但是,在李秉書和同事們的精心照料下,小寶寶竟然撐了過來,呼吸關、肺發育關一一闖了過來。目前已經撤除有創呼吸機,改用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新生兒科護士 李秉書:早期對於他的一個護理,對我們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方面是他的體溫,對於超早產兒來說,體溫和濕度對於我們的暖箱要求就比較嚴格。第二個是控制感染,要求我們全部的醫護人員手衛生必須嚴格執行到位。

李秉書說,他護理過最小的寶寶體重僅650克,只有成人手掌大小。每一次護理小寶寶,他都要屏住呼吸,全神貫注地進行操作。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新生兒科護士 李秉書:早產兒都是需要一個非常精細化護理,對他們的話動作要更加輕柔,要更有耐心一點,更有愛心一點。

男護士強有力的手臂,會給小寶寶帶來更多的安全感。在李秉書臂彎里,小患兒很快就把奶瓶里的奶全部喝光了,小寶寶喝開心了,也睜開了大眼睛。

李秉書說,每個寶寶都是一家的“天使”,他們出生後就見不到父母、家人,他們就是寶貝們的臨時媽媽,要把小患兒看護好。孩子不會表達,更要用心觀察,精準掌握孩子的意圖。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新生兒科護士 李秉書:小朋友當他撤除有創呼吸機,病情稍微好轉一點之後,這個時候就更需要一些外界的關愛,讓他體會到安全感,讓他能夠更加平穩地生長發育。那麼這個時候我就可以作為一個臨時爸爸的角色,在床旁對他進行比如說袋鼠護理,就需要臨時爸爸敞開衣服,然後與小朋友進行一個皮膚的親密接觸。主要可以來促進小朋友的生長發育,同時可以促進感情的增長。

李秉書說,新生兒科護士不僅要當好新生兒寶寶最堅強的“守護神”,也要當好孩子爸媽的“定海神針”。

家長 曾女士:他們給小寶寶換尿不濕、餵奶這些都非常細心。我覺得站在一個新手媽媽的角度,他們做得比我們都好,寶寶也慢慢地在長大,情況也一天比一天好了。現在我就覺得我還是挺放心,對他們醫護人員也表示衷心感謝。

(總台央視記者 張萍 史迎春 龍曉勤 鄭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