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找對象的最佳機會,就在這“三首古詩”里

大街上人來人往,未婚人士也很多,但是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對象,似乎難於上青天。

當然也有合適的對象,可惜擦肩而過了;回頭再找,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

如何幫助兒女找到合適的對象,父母也煞費苦心,到處打聽,安排相親,託人留心。

“解鈴還須繫鈴人”,兒女是否找到對象,父母干著急,用處不大,還得從兒女自身出發。

讓你的兒女,多讀一讀以下“三首古詩”,發現緣分,也抓住緣分。

01

“一面之緣”:及時表白,不必猶豫。

《題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朝時,河北博陵有一個才子叫崔護。讀書多年後,他到長安城趕考。

令人遺憾的是,他落榜了,看過榜單,心情跌落到低谷。

他跌跌撞撞地走到城南的郊外,隨意看着盛開的桃花。

饑渴難耐時,他便尋找一戶農家,討一口水喝。

一個美貌的女子端來一碗水,還拿出一張椅子,讓崔護休息。

彼此四目相望,心跳加速,但是誰都沒有多說什麼。

從長安回來後,崔護對女子念念不忘,為此還拒絕了家裡安排的多次相親。

來年清明節,崔護終於忍不住,再去尋找女子,農家小院還在,但是女子已經不見了。

隔着時空,都能感受到崔護的遺憾——為什麼當初就沒有勇敢地表白,為什麼沒有第一時間就提親。

想一想,我們有多少機會,遇見動心的人?

火車上,遇到對上眼的人;聚會的時候,有喜歡的人;住酒店時,大廳里有人;周末去公園,還是人......為什麼不大膽靠近,起碼應該留一個聯繫方式。

含蓄的表白方式,固然很美,但也會讓我們錯過很多的“一面之緣”。

一次錯過,終生過錯。這真的太可惜了。臉皮稍微厚一點,哪怕被拒絕,也要吐露心跡。要是對方不拒絕呢?豈不是驚喜。

02

“一地之緣”:多看近處,情上加情。

《斷句》:“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北宋的蘇麟,在杭州一帶擔任巡檢。

范仲淹主政杭州,成績累累,也提拔了身邊的一些小官。

蘇麟因為工作,常常奔波在外頭,和范仲淹接觸比較少。他想,自己一直努力,為什麼不被提拔呢?於是主動找到范仲淹,說“靠近你的花,都有春天,我沒有呢”。

范仲淹回過神:“哎,我怎麼把他忘了呢?”於是馬上舉薦。

我們有一個習慣,欣賞距離自己很近的人,那些稍微遠一點的人,就生疏了。有什麼好處,也是照顧身邊人。

但是在愛情方面,我們又會反着來——捨近求遠。

農村有句土話:“眼睛對着鼻子,都看不清。”

城裡的鄰居,每天一起上下樓,但是不聊天;同事,除了工作之外,就不談家事;老鄉,似乎太熟悉了,沒有考慮要戀愛。

“江西旅遊廣播”網絡平台上,記錄了一件美好的事情。

疫情期間,遼寧鞍山某小區里的人,不能外出。

兩個年輕人崔雲龍、蘭蘭,閑來無事,找附近的網絡好友,聊天。一來二去,就有了感情。

他們還驚訝地發現,兩家是“門對門”。

疫情結束後,他們就結婚了。還喊話網友:“我們結婚,接親,就花兩秒鐘。”

對象在哪裡?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同學,同事,同伴,同城,同鄉,同席,同小區,同街......能夠遇到的緣分,太多了。

不要因為天天見面,就當成普通熟人,兄弟姐妹。嘗試從愛情的角度看人,感覺就不一樣了。

03

“一線之緣”:蛛絲馬跡,牢牢抓住。

《袍中詩》:“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蓄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今生已過也,結取後生緣。”

唐朝的某個冬天,潼關大雪紛飛。

唐玄宗擔心邊疆士兵受冷,就安排宮裡的女人,每人做一件棉襖,轉送給士兵。

一個叫李光普的普通士兵,打開棉襖,發現領子上硬硬的,就拆開看了一下。原來,是一首《袍中詩》,寫在碎布上。

讀了詩之後,李光普沒有隨手丟棄,而是琢磨了一番,然後讓將軍去追蹤寫詩的人。

詩是宮裡的姚夫人寫的。姚夫人入宮後,一直沒有被皇上看中,因此藉助做衣服的機會,表達出宮尋找緣分的願望。

在唐玄宗的允許下,李光普和姚夫人結婚,並且提拔了李光普。

太多的時候,月老拋下一根線,而年輕人卻視而不見,還以為那是人家鬧着玩呢。

這年頭,四川小夥子,追求北方小姑娘;廣西小伙找到江西姑娘,都不奇怪。

千里之外的兩個人,一起在廣州打工;不同國度的人,可以在一個網絡平台聊天,這都是緣分。

海來阿木演唱了一首很火的歌:“不如見一面,哪怕是一眼,這世間太多的難免虧欠,你是我穿過思念的箭......”

若是你想那個遠方的人,就漂洋過海去看他吧。不要虧欠自己一個期待,不要把思念慢慢消磨。

04

詩曰:“良緣夙締,佳偶天成。”

老天會把緣分送給每一個人,也會送到每一個家庭,關鍵看你我是否抓得住。

一些看似偶然的東西,其實你用心去對待,那也是必然的。

千萬不要在喜歡的人面前,說“改天,下一次”。馬上行動,就對了。

父母們,也別閑着,對兒女多一些鼓勵,多一些撮合,多傳授一些經驗。

兒女們,也別瞧不起自己,稍微有一點心機,那就能水到渠成。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