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最需要的,其實就是“格局”。
何謂“格局”?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對事物的認知程度和範圍。
家中的親人們,如何看待生活,如何立足於當下,如何眺望未來,塑造什麼樣的性格和三觀,不僅決定了他們自身的命運,還決定了家庭的命運。
人之命運,跟家庭的命運,這兩者是綁在一起的。個人的命運差,家庭的命運絕對不會好。家庭的命運好,個人的命運不會差到哪裡去。
如何才能改變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的命運呢?提高自身的格局。所謂“富人思來年,窮人想眼前”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家庭的格局、前途和命運,都暗藏在這幾個細節當中。
細節一:父母給孩子灌輸的觀念。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長大後,其實就是父母的“翻版”。無數人的骨髓深處,都篆刻着原生家庭的烙印。
原生家庭的烙印,就跟父母給孩子灌輸的觀念有關。不同的父母,都會給孩子灌輸不同的觀念和認知。
精英階層的父母,會灌輸孩子“駕馭人心”的觀念;富商階層的父母,會灌輸孩子“以利為先”的觀念;中產階層的父母,會灌輸孩子“內卷競爭”的觀念......
為什麼不同階層的父母,所灌輸給孩子的觀念都不一樣呢?因為階層不同,經歷、遭遇和認知也就不一樣,自然就會有相差極大的三觀。
這些觀念,沒有好壞之分,有的只是處境的不同罷了。當然了,有一種觀念是極度差勁的,那就是“成為綿羊,落後於時代”的觀念。
父母給孩子灌輸了什麼觀念,代表了家庭有什麼格局。貧富,皆源於此。別人可以成為精英,是有道理的。
細節二:家庭的整體學歷情況。
我一直認為,多讀書,讓自身的學歷高一點,其實是有好處的。哪怕賺不到大錢,也要培養出學習力,以及思考力。
特別是在這個年代,凡事都需要拼學歷。沒有一個最基本的本科或者研究生學歷,在社會上都混不下去。
家庭整體的學歷,決定了家庭的下限,至於上限,就需要拼天時地利人和了。僅僅是下限,如果家庭整體學歷高,就能拉開別人不少的差距。
為什麼高學歷的家庭,有更多,甚至更好的選擇,而低學歷的家庭,所思所想都只是眼前的雞零狗碎之事呢?因為前者的認知更為深刻。
窮人,都認為讀書無用,所以他們容易一輩子淪為底層。富人,哪怕一開始低學歷,後來有錢了,也要整個漂亮的高學歷,因為他們知道學歷該有的裝飾作用。
如果父母低學歷,那父母要教育孩子,盡量多讀書,才有可能擺脫底層的束縛。至少,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
細節三:對於人生前途的選擇。
談完了第二點,有人會說,我高學歷,為什麼混到了35歲或者40歲,就被職場辭退,連下家都找不到,只能打零工呢?
原因就四個字,選擇錯誤。高學歷讓人有更多的選擇,而這些選擇,自然就有好有壞。選擇錯了,那人生的時光就白白浪費了。
舉一個例子。在十幾年前,老陳和老李都在公家單位上班。看到別人在外邊做買賣賺到錢,老陳離開了編製,學別人做買賣去了。
過了十多年,這兩人的命運天差地別。老陳離開了編製,不僅買賣做不成,還窮困潦倒。而老李在編製內一路高升,如今已經是小老闆跪舔的小領導了。
從古至今,普通人的第一選擇,都是謀求進入到編製內。當醫生如此,當老師如此,當基層公務員如此,當社區的村官也是如此。
不然,為什麼古往今來的讀書人,都謀求吃公家飯呢?
細節四:一家人有什麼樣的相處方式。
人與人之間相處,終究是一個難題。特別是一家人相處,靠得太近,容易鬧矛盾;離得太遠,容易分崩離析。
要想一家人和諧相處,就需要克服人性的三大弱點。首先,是刺蝟效應;其次,是遠香近臭的心態;第三,是無能狂怒的脾性。
刺蝟效應好理解,指的是每個人都跟身上帶刺的刺蝟一樣,一靠近就會相互傷害。遠香近臭,意思是人們都認為外人好,而家裡人不好。
無能狂怒,則是遠香近臭的延伸。很多人不敢對外人發脾氣,只會回到家找家人宣洩情緒,讓家裡人難受。這就是“老鼠扛槍,窩裡橫”。
這三個人性的弱點,如果無法克服,家庭就不會和諧。不和諧的家庭,只會落得“家衰吵不停”的命運。
多點和諧,少點矛盾,才有可能讓家運蒸蒸日上。否則,不過是一場悲劇。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