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我不想學了!”家長該如何應對?

當孩子說“我不想學了……”,其實背後的原因有很多,我們家長不僅要做孩子教育的引導者,更是他們的“精神靠山”,在這裡,可能不是一句話那麼簡單。

孩子厭學大致分為以下幾種情況,家長們一定要細心觀察,分別不同情況不同對待,做到對症下藥。

一,孩子玩心重,懶惰的表現。

大部分孩子“我不想學了”都是隨口一說,也許這時他看到爸爸媽媽正在刷手機,或者有說有笑看電視,憑什麼你們就能玩,我還得累死累活地寫作業!

如果家長意識到這個情況,一定注意孩子學習的時候我們也陪他一起學,或者乾脆他提出不想學了我們就陪他玩一會兒。

我們家每周末都會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娛樂的規劃,這樣孩子在周中學習時就有了期待。孩子們活潑好玩是他們的特點,我們不要去抹煞,平常寓教於樂,勞逸結合。



二,精神因素導致厭學。

這點家長一定要重視,胡鑫宇在自縊前曾多次求助媽媽,這是他最信任和依賴的親人,但這並沒有引起媽媽足夠的重視,最終釀成慘劇。

如果孩子在一段時間內情緒特別低落,反覆說起“我不想學了”,那是一種求助和自救,這時家長盡量放下手上的工作,請假陪孩子散散心,如果請假依舊不能緩解孩子的焦慮情緒,可以考慮休學一年。這段時間要給孩子足夠的溫暖,也可以尋求外界的幫助,如心理介入。

孩子最容易發生強烈厭學情緒的階段在初中階段,其中環境的影響比較大,這個階段家長一定要細心。

三,產生學習障礙

如果孩子已經很用功,但學習依舊跟不上,這裡有兩個原因。

1,孩子學習方法不對。

死記硬背、大量刷題不但對學習沒有幫助,還會讓孩子厭倦學習,大腦混沌了,新的知識就進不去,形成了學習障礙。

孩子輕鬆愉悅地學習反而更容易掌握知識,所以正確的學習方法至關重要,這些大家可以從雨軒媽媽之前的文章中查找關於學習方法的筆記,讓孩子慢慢養成好的習慣。

2,生理、心理等因素。

部分孩子因遺傳、功能性等問題產生學習障礙,可以藉助心理及醫療手段干預。家長不用擔心,一般這種情況都是單一的功能性障礙比較多見,比如閱讀功能障礙,對症治療後都有很好的效果。

四,因人、事、物影響。

孩子在學校里或在生活中很可能會碰到挫折事件,造成與老師、同學相處不好,或被校園霸凌、或被孤立,這些都是造成厭學的原因。

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問清楚,並及時與學校和老師溝通,避免給孩子增加更大的心理陰影。

總之,孩子的厭學總是有原因的,如果我們家長平時能多給孩子以溫暖,像朋友一樣常溝通,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當孩子能對我們說出他的心聲,我們要心懷感恩,那是孩子把我們當做他最親近的人,我們要真誠回應,幫他們排憂解難,做好孩子的良師益友。

我是每天分享小學手寫筆記和育兒經驗的雨軒媽媽,家有小學生,歡迎點贊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