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政策已放開,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性越來越不願意生孩子

如今三孩政策都已放開,但我國的生育率依舊是下滑的趨勢,這就不禁讓我們好奇,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不願意生孩子了呢?

先舉個身邊的案例


我表妹和老公已經結婚快四年了,但一直沒有生孩子的打算,表妹的婆婆、媽媽都非常着急。

表妹的婆婆和娘家媽經常暗示表妹,比如在表妹的床頭柜上偷偷放上葉酸、一起出門看見小寶寶就夸人家可愛等等,各種旁敲側擊的催着表妹要孩子,有時候表妹的老公也在旁邊附和。

表妹非常苦惱,因為自己現在的事業正在上升期,收入非常可觀,如果要孩子的話自己的事業肯定受到影響。不想因為孩子而放棄,關鍵是婆婆不理解也就算了,就連自己的老公和娘家媽也開始催!

有一天,表妹的婆婆請了很多的親戚朋友來家裡一起吃飯,婆婆說的是來看望她自己,但實際上是催促表妹要抱抱的催娃宴。飯桌上,大家都有意無意的聊起關於孩子的話題。

最後開始催表妹要孩子,表妹越聽越不高興,這哪是吃飯啊,合著是這麼多人勸自己來了!於是表妹把她的苦衷、現在的情況說了出來。

表妹說:“生孩子,你們說的容易,辛苦的可是我自己!事業放棄、身材走樣這都不說了,關鍵是把孩子生出來就要對他負責,給孩子最好的家庭環境和教育,如果都做不到的話,生孩子就相當於害了孩子!”


為什麼女性越來越不願意生孩子?年輕家庭生完第一胎後堅決不要第二胎,其實都逃不過這幾大原因

一、生活質量下降

當女性準備生孩子後,重心就要從自己喜歡的事業變成了家庭,明明事業有能力走得更遠,結果因為孩子、因為家庭,導致工作受到影響。

生孩子之前明明是個精緻的白領,購物車中都是衣服、化妝品;生孩子後就變成了哄娃睡覺的大媽,購物車也變成了尿不濕、奶粉,個人生活質量肉眼可見的下降。

二、經濟壓力變大

現在這個社會,就算不要孩子,經濟壓力就很大了,房貸、車貸,還有預備養老的費用,哪個不是錢。

當女性生完孩子,那就更費錢了,從小時候的奶粉、尿不濕,到幼兒園就開始的學費、輔導班費,經濟壓力變得亞歷山大。

三、女性失去自由

中國家庭傳統觀念中就是媽媽照顧孩子,有些女性不想要失去自由,因為有了孩子就意味着女性要以“孩子為中心”進行生活,她們害怕失去自我和自由,所以就不考慮要孩子。

四、不知道怎樣做好父母

一些女性在看到其他人當父母的過程,又或者是原生家庭父母的影響,導致這部分女性害怕自己做不好父母,從而不想生孩子。

五、不喜歡孩子

孩子大哭是很多人都害怕的事情,在看到其他家庭孩子哭鬧、或聽到同事談及孩子問題時,自然而然的對小寶寶產生抵觸心理,因為她們覺得與孩子在一起會感到不舒服。

六、害怕生孩子

女性對於生孩子非常敏感,部分女性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很難接受,因為太疼了!

七、害怕婚姻會失敗

有些女性對自己的婚姻沒有自信,怕最後以離婚收場,如果有了孩子就會涉及到孩子撫養權、單親媽媽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這些女性乾脆就不生孩子,避免這些問題。

所以面對這樣的男性,女性同胞們大都選擇了不生孩子,因為受累的永遠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