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添加輔食?
這個問題的答案相信媽媽們一定會脫口而出:當然是6個月開始啦。
也有的媽媽比較謹慎,會說:要根據寶寶是否出現那幾個可以添加輔食的信號來決定啊。
哪幾個信號呢?網絡上流傳最廣泛的應該是這個了:
1、寶寶對成人的食物表現出興趣。成人吃飯的時候寶寶有“很想要”的表情。
2、能夠坐穩,並控制自己頭頸部
3、挺舌反應消失
4、寶寶需要的奶量較大,每天達1000毫升以上。
當然,也有媽媽認為孩子早點兒加輔食沒什麼壞處。比如下面這些:
也有媽媽有點懷疑:
當然,也有媽媽後悔莫及:
今天我們分享的這個案例,就是一位有同樣疑問的媽媽。
寶寶沒滿6個月,但是有這些反應,可以加輔食嗎?
我家寶寶4個月20天了,這幾天對大人的食物很感興趣,西瓜放在她的面前,會用小手抓着大人的手放嘴裡送,有時候躺在她旁邊吃東西,她還會來搶。挺舌反射消失,拉坐的時候,脖子和頭不會歪,豎的很好。
目前純母乳餵養,不會吃不飽,2-3個小時吃一次奶。
求教各位有經驗的寶媽和醫生,這個時候需要開始慢慢加米粉吃輔食嗎?(主要前幾天帶她去醫院體檢的時候還沒有這些反應,那時候醫生說的是滿6個月加,現在寶寶有這些信號,怕錯過添加輔食的時機)
可以這麼說,網絡上應該沒有人比我們看過更多孩子吃飯了。我們做輔食添加和餵養指導這麼多年,感覺媽媽們在輔食添加這件事兒上,最大的誤區就是過高估計了孩子的能力和自己承受壓力的能力,卻又低估了輔食添加這件事兒的難度和專業度,而且最重要的是,只看吃進去什麼不看孩子消化承受能力和排泄!
吃飯簡直太簡單了啊,給寶寶加輔食零難度,米粉攪一攪,蔬菜豬肉機器打一打,喂就行了,有難度嗎?
包括如何判斷孩子能不能開始添加輔食,這位媽媽說的這幾點簡直爛大街了對不?凡是提到輔食的,對這幾個信號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媽媽一定覺得自己的孩子發育得真是太好了,能早點兒吃飯不用餵奶,是多麼令人嚮往啊。
可是,這裡一定有轉折
你確定
西瓜放在她的面前,會用小手抓着大人的手放嘴裡送,有時候躺在她旁邊吃東西,她還會來搶
是孩子的本能,而不是你已經給孩子嘗過西瓜的味道,或者其他食物的味道嗎?我建議你認真回憶一下,如果你沒有,問問家人有沒有給過,舔一口也算
這個月齡的寶寶對食物感興趣很正常,但是說西瓜放在她面前,她會用手抓着大人的手往自己嘴裡送,這一點不太正常。在孩子沒有嘗到過西瓜的味道之前,她根本不知道什麼叫西瓜,更不可能知道那是可以吃的,即使是口欲期,更多的是啃自己的手指而不是向大人要西瓜吃。
躺在孩子身邊吃東西,孩子會盯着大人的嘴看,非常非常專註,很認真地看,這很正常。但是,在她嘗到你所吃的食物之前,她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吃”,什麼可以吃,你吃的食物是什麼味道。孩子有可能會去抓食物,但抓的目的未必是為了吃,很可能只是想看看這是什麼,想摸一摸,但是表現出來的動作是移動身體或者伸手去抓,就容易被家長認為是因為想吃而去抓取食物。
如果你脫離孩子“吃”這個事兒,你會發現孩子不僅是對食物感興趣,她對玩具、對勺子、對不鏽鋼盆、對一切她能抓得到的東西都感興趣,拿到東西後首先放進嘴裡。難道說孩子也想吃玩具、吃勺子、吃不鏽鋼盆嗎?只是碰巧她抓了是能吃的食物而已。
“吃”不是天生就會的,我們人類一出生就掌握的只有吸吮,吸吮奶液。“吃”是人類通過後天學習才掌握的一項技能。能理解嗎?“吃”這個行為,是需要學習的,不是生下來就會。否則嬰兒就不需要什麼挺舌反應保護了,生下來直接吃米粉多好啊,為什麼要喝6個月的奶呢?
而你所說的,孩子的挺舌反應已經消失,從我們的工作中接觸到的孩子來說,在開始添加輔食前挺舌反應就完全消失的孩子真的不多,我的意思是開始添加輔食之前,一口奶以外的食物都沒有給過。但是,如果家長在開始添加輔食之前,已經給孩子嘗試餵過食物,米湯也算,那麼在正式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挺舌反應是有可能會消失的。如果用勺子喂孩子的次數多,可能3-7天就消失了。
我注意到你提到
拉坐的時候,脖子和頭不會歪,豎的很好。
拉坐是怎麼坐?你拉着孩子的胳膊?拉着孩子的腰?無論拉着孩子的哪個身體部位,我理解應該是孩子還不能獨坐,只是坐起來的時候頭部比較穩定,能一直豎著,不會歪頭,對吧?但是脖子能支撐頭部不晃動,這不是孩子在3個月左右翻身時的標準嗎?孩子能夠獨立完成從左側和右側翻身,翻身後能用手肘支撐,挺胸趴在平面上並把頭抬起來,脖子能夠支撐頭部穩定不晃動。我應該沒有記錯吧。
我想你可能只關注到可以添加輔食的幾個信號中有提到,孩子能控制頭部不晃動,但是沒有注意到前提,孩子能夠獨坐,而且能夠控制頭部左右扭轉不晃動。
為什麼會有能夠獨坐這個標準,因為孩子開始添加輔食時,要使用餐椅,不能獨坐的寶寶是無法長時間坐在餐椅里的。你可能會說沒人提到說孩子吃輔食必須坐餐椅,抱着喂也一樣。
這樣嗎?抱喂時你的手在哪兒?大部分家長會因為穩定性,雙手環抱,手的位置剛好在孩子的肚子那裡,無形中給孩子的腸胃增加了外部的壓力。你說我掐着孩子的腰,那麼孩子坐的時候穩定性很差,在她想伸手去抓食物抓勺子抓碗的時候你就感覺到不安全,下意識地會恢復到這張照片中的狀態,雙手環抱。至於說抱喂帶來的孩子坐姿不舒適,雙手無法自由活動,被動地被喂飯等等就餐體驗差的問題,這裡我就不展開說了。
孩子不能獨坐,說明腰腹力量不夠,腰腹力量不夠她就無法長時間坐着。而輔食添加初期,孩子吃一頓飯30分鐘,40分鐘甚至1小時,都很正常。孩子腰腹力量不夠,坐一會兒就累了,累了怎麼辦?哭,哭了不能繼續吃輔食了,你就把孩子抱出來了。於是孩子建立了這樣的關聯:坐累了哭,哭可以不吃輔食,哭可以離開餐椅。於是以後你喂輔食就是一場噩夢。
從我們工作中接觸到的家長來說,希望提前給孩子加輔食,有這樣幾個原因:
1、和你一樣,根據一些支離破碎不完整的個人經驗判斷孩子發育超前了,可以添加輔食了。
2、餵奶痛苦,母乳不夠,迫切希望孩子儘快吃飯,早點兒實現一日三餐讓自己脫離苦海
3、孩子不長肉,孩子不長個,孩子看起來瘦,孩子不如鄰居家的壯實、孩子總生病等等閑着沒事瞎比較給自己找不痛快的
4、想當然的把米粉的營養、一天一種蔬菜攝入的營養,當成孩子所需要的全部營養。認為每天吃一碗米粉加蔬菜泥,就比喝奶更營養。
你看看你屬於哪一種。
而且我們很討厭網絡上一些輔食添加的文章,不專業,一知半解,抄幾句什麼國外的,這個學會那個學會的輔食添加建議,就告訴你沒問題,孩子可以加輔食。“管殺不管埋”,一句孩子都有個體差異就把自己的責任擇完了。
有沒有人告訴你輔食添加除了以上幾個信號,還要看孩子的排便情況,至少要糞便的性狀比較穩定了才能開始?
孩子最近腹瀉能不能加?孩子最近接種疫苗能不能加?孩子開始轉奶能不能加?孩子發燒病剛好能不能加?
你着什麼急嘛?讓孩子多喝一個月奶,身體更強壯一些不好嗎?擔心錯過添加輔食的時機?添加輔食的時機不是6個月嗎?當然,你說早一天晚一天,甚至早10天晚10天,影響大不大?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孩子的月齡,這個時間點,對輔食添加影響不大。不存在昨天孩子是5個月整不能加輔食,今天6月齡第一天就必須加了,也不會因為你晚了10天半個月,孩子已經6個月20天了才開始加輔食,孩子就錯過“時機”再也不吃飯了。
當然,你說我想給孩子現在加輔食,不是不可以,但是需要注意很多很多細節,輔食的製作,餵養的細節,孩子狀態的觀察和分析,食材添加的順序,都和6個月寶寶添加輔食是不同的。沒有專業的,連續性的指導我們不建議你現在就開始。為什麼我說很多指導如何添加輔食的文章是“管殺不管埋”,他們只告訴你怎麼吃,但是這樣吃可能會有什麼後果,對孩子的消化系統產生什麼影響,沒人告訴你。你說孩子現在4個月20天能不能吃,我的回答是可以,但必須在專業指導下進行。但是你如果自己來,按照網絡上找來的,給6月齡開始添加輔食的孩子的食譜或者建議安排孩子的輔食,你覺得
你家孩子的腸胃,整個消化系統,發育到6個月孩子的水平了嗎?
最後,建議你再等一等,4個多月都等了,也不在乎再多一個月。你現在給孩子加上輔食,她的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也並不都是輔食提供的,幾口米粉,一兩口菜,更別提現在主流觀點是一種食材吃三天,不過敏了再加另一種,進度慢的很。孩子的營養主要來源依然是奶液。而你現在就添加輔食的後果,孩子的消化負擔增加,沒有專業指導很難保證孩子在6月齡之前這一個半月之前不出問題,這麼小的孩子生一場病對孩子,對大人來說都是一種折磨,欲速則不達,權衡利弊吧。
最後,在開始添加輔食前,不要再嘗試給孩子吃任何奶液以外的食物,水果也不行!
建議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