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氣大的孩子,喝這碗簡粥,清腸,清上焦之熱

一間舒適的房間,一定是有留白的;

一幅愉悅的好畫,一定是有留白的;

輕鬆快樂的童年,一定是有留白的。

孩子們的脾胃也是如此,健康的脾胃,一定是時常留有三分空間,也就是我們中國人常講的“若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

雖然,有些時候因為各種原因,孩子難免多吃,讓脾胃不堪重負,但是我們一定要有意識,安排孩子吃一些清淡的飲食,吃七分飽,甚至偶爾餓一餓,這樣身體就有喘息的機會,啟動自我調整的能力。

秋天,推薦一道簡粥,適合火氣大,經常扁桃體發炎、草莓舌明顯、大便乾燥的孩子。

青橄欖蘿蔔粥

原料:

青橄欖5~7粒,白蘿蔔200克左右、粳米50~80克左右

做法:

將白蘿蔔切絲、青橄欖洗凈,然後與粳米一起熬粥,待粥煮熟後,調味即可食用。青橄欖不用吃哦。

功效:消食清熱、生津止渴。

火曰炎上,很多孩子因為積食內熱,導致火不斷往上走,讓上焦備受火熱之氣的熏蒸,所以現在小朋友扁桃體腫大、腺樣體肥大、鼻炎比較多。

青橄欖不僅僅可以生津止渴,也可以清上焦之熱,有時還會被當做藥物用,《滇南本草》言橄欖可“調理一切喉火上炎”,《王氏醫案》中的青龍白虎湯便是用橄欖和白蘿蔔來調理咽喉腫痛的問題。

秋冬,對於孩子而言,最好的通腸道食材就是白蘿蔔、大白菜,白蘿蔔可以消食、下氣、通腸,清熱,跟青橄欖搭配,清熱力度就增強,再加入補中益氣的粳米,這樣一清一補,相對比較平和。

如果買不到青橄欖,就用綠色蔬菜葉子代替,在粥出鍋時,加入一些綠葉,煮熟就可以食用。

上次我們特意說過,孩子一定要吃蔬菜的葉子,因為植物的葉子,有清肺熱、疏通腸道的作用,經常吃,不容易有積熱。

國慶假期,我們放假,是一种放松,我們經常給脾胃放假,飲食清淡,稍微餓一餓,也是脾胃們夢寐以求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