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和哺乳期婦女用藥(一)


妊娠和哺乳期婦女用藥,藥物可通過胎盤和乳汁,使胎兒和嬰幼兒成為無意之中的用藥者,用藥不當可以帶來嚴重的危害。

為保證母嬰安全,在制定給藥方案時,應重視妊娠母體、胎兒和新生兒葯動學特點及藥效學特點,適時適量地用藥。

一、妊娠期葯動學特點

(一)藥物在妊娠母體內的葯動學

在整個妊娠期,母體、胎盤、胎兒組成一個生物學和葯動學整體。

母體用藥後,藥物既存在於母體,又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而對胎兒產生影響。

重視孕期合理用藥,對保護母嬰十分重要。

妊娠期間,母體的生理功能將發生多種變化,從而改變藥物在母體的體內過程和作用。

對毒副反應大、安全範圍窄的藥物,更應進行血漿藥物濃度監測。

1、藥物吸收

妊娠早期和中期,因孕激素的影響,胃酸分泌減少、胃排空延遲、腸蠕動減弱、使口服藥物的吸收延緩、達峰時間延長、峰濃度降低。

2、藥物分布

3、藥物代謝

妊娠期間,藥物的代謝能力有所加強,這與妊娠期間孕激素濃度增高,引起肝臟微粒體藥物羥化酶活性增加有關,如苯妥英鈉在妊娠婦女體內羥化過程明顯加快。

4、藥物排泄

妊娠期滲血流量增加25%~50%,腎小球濾過率增加50%,使多種藥物的消除率相應加快,尤其是主要經腎排出的藥物。

(二)藥物在胎兒體內過程

胎兒各器官及功能處於發育階段,其藥物體內過程與成人有所不同,具有自身特點。

1、藥物吸收

母體內的藥物需要通過胎盤才能到達胎兒,胎兒體內的藥物或代謝物亦須通過胎盤到母體而排出。

2、藥物分布

胎兒肝、腦器官相對較大,血流量多。藥物進入臍靜脈後約60%~80%的血流進入肝臟,故肝內藥物分布較多。

胎兒血腦屏障發育不健全,藥物易進入中樞神經系統

3、藥物代謝

胎兒對藥物的代謝能力有限。

4、藥物排泄

胎兒的腎小球濾過率甚低,腎排泄藥物功能極差。

5、藥物對妊娠期不同階段胎兒的影響

不同發展階段的胎兒對藥物的敏感性差別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