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罵!教孩子這樣些寫暑假作業,還可以拉近距離



導讀


正確的引導,比催促責罵更有效!切忌隨意發火、給孩子貼標籤


烈日炎炎,漫長的暑假又到了。一到假期,不少父母都感到無奈,為孩子每天的生活和學習擔憂。我想大部分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的暑假作業。


去年7月,上海一位媽媽跳河輕生,原因竟是輔導作業時和孩子起了衝突,一氣之下想不開,被救時她還不停地說“不要救我,我真的是太累了!”跳河被救的媽媽一句“太累了”,道岀了很多媽媽的心聲!這種累是夾雜着複雜情緒的心累,更多的是完美育兒的期待和焦慮。

我家每次都是說再看10分鐘就寫作業吧,10分鐘到了,娃會滿臉不情願關掉,然後開始唉聲嘆氣、渾身沒勁、躺沙發上:我就不能休息會再寫嗎?

難道看電視玩ipad不是在休息?

孩子磨蹭的原因,有哪些?


家長們常常為孩子寫作業時表現出的拖拉、磨蹭氣憤不已,可是否想過孩子磨蹭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家長群有個媽媽說,她們家孩子寫作業特別的慢,每次都花上3個小時以上,為了改善孩子寫作業的進度,她曾坐在旁邊陪着,就見孩子寫一個字就擦掉一個字,反覆的寫和擦的動作,令坐在旁邊的她忍無可忍。

對孩子一頓訓斥後,孩子哭着委屈地說:“我想寫的特別整齊,因為不整體,才會不停的寫和擦。”


一旁的她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誤會了孩子,以為孩子是不想寫作業,故意在磨蹭拖延。其實是孩子過於追求完美,相對於上面過於追求完美的孩子,有些孩子是專註度不夠,比如沒寫幾個字,一點響動,一塊橡皮,都能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絆腳石。

還有一種就是,我就是不想寫這類孩子,寫作業磨蹭就是有意而為之,我們不是不能快速完成自己的作業。而是真的不想寫,這種情況下,父母越催促,他就越煩躁,繼而表現得更加磨蹭。

看完以上分析,你家孩子屬於哪一類?

正確的引導,比催促責罵更有效!切忌隨意發火、給孩子貼標籤!


×錯誤一:“快點寫,別磨蹭!”


這恐怕是家長最常對孩子說的一句話了吧。只要孩子開始做作業了,家長們就警覺起來,但凡發現孩子有一點分神,就會馬上督促道:“快點寫,別磨蹭。”


其實,你可以告訴孩子:“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你要自己拿捏好分寸。如果你今天完成不了今天的作業,那明天你的學習計劃會增加哦。”通過這樣的引導,也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有責任去承擔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錯誤二:“作業寫完了嗎?”

一句“你作業寫完了嗎”,相當於給孩子潑了盆涼水啊。“一天到晚就只關心作業,到底作業是你們的孩子,還是我是啊?!”於是就會在孩子心裡形成“媽媽更愛我的成績”的假象。於是,感覺自己失去了父母之愛的孩子,就會變得叛逆、頂嘴、厭學等。如果想詢問孩子作業完成的進度,可以換一種問法,今天的都做了些什麼?有什麼新的收穫嗎?


×錯誤三:“就知道看電視(玩手機),趕緊去寫作業。”

家長在說這句話的同時,孩子心裡通常會有些反感,“不就是看會兒電視嘛,至於嗎?”而且很多孩子認為,自己寫作業時候家長看不見,反而一休息就被家長說。


其實,家長真沒必要因為孩子看電視、玩手機就大發脾氣,完全可以平靜又嚴肅地告訴孩子:“你再不寫作業的話有可能就寫不完了哦。再玩10分鐘我們就去寫作業好不好?”一般這種情況下,孩子覺得10分鐘已經很滿足了。而時間一到,他們就會自己主動離開電視機,認真去做作業了。



學校指定閱讀書目!正版日有所誦最新版第六版震撼上市❗

長銷15年,兒童詩歌分級誦本+全文注音+注釋賞析+全本誦讀音頻

最新版第六版放大字號、增加行距!長按小程序碼跟團購買!


我們也是從小孩過來的,經常會有假期一直玩,到了快開學的幾天拚命趕作業。但我覺得,低幼孩子不是故意不想做作業,而是他們沒有規劃意識。


所以暑假第一天,我就帶着孩子過了一遍他們的假期作業,明確了一共有多少內容。


然後我們就做了一道“計算題”,暑假一共有幾天,這些內容拆分到每一天的工作量又是多少?


孩子每天都必須完成這個最小的工作量,這是不能討價還價的。而其實“作業大山”落實到每天,量也並不大,孩子也就沒有很多的排斥心理。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

作為家長,適當的時候,換一個視角,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也許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