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蒙台梭利理念,以及如何選擇蒙氏幼兒園?

根據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全國教育統計數據,全國有29萬家幼兒園,其中16.8萬家為民辦幼兒園,民辦幼兒園的在校生人數佔比為49.37%,可見私立幼兒園是非常多家長的選擇,怎麼選擇幼兒園是家長們常常頭疼的一個問題。

中國民辦教育2021年現狀(數據來源教育部網站)

在給孩子選擇幼兒園的時候,首先第一個問題是應該選擇什麼類型的幼兒園?常見的選擇有公立幼兒園私立幼兒園國際幼兒園等等。

不同的幼兒園有不同的特點,教育理念、師資、價格等等,公立幼兒園主要普惠,師資人員穩定,運營規範,但教學法傳統,講究紀律;國際幼兒園一般指針對外籍學生的純英語環境幼兒園,採用國際教育體系,也有接受國內學生的雙語幼兒園;

私立園的分類就很多,根據採用的教育理念不同,最常見有蒙台梭利幼兒園,福祿貝爾幼兒園,還有如瑞吉歐、華德福幼兒園等等。

當然最廣大的私立幼兒園可能並沒有核心的教育法,雜糅公立學校的課程體系或者其他國際教育理念,提供教學,更多是"照顧”孩子。

在國內最受歡迎的國際幼教理念可能就是蒙台梭利了,蒙氏幼兒園也是越來越多高端家長的選擇。

那蒙台梭利具體是什麼教育理念呢?

蒙氏幼兒園指的是用採用蒙台梭利教學法的幼兒園,蒙台梭利女士是一位1870年出生於意大利的教育家,是意大利的第一位女性醫學博士。蒙台梭利女士最早是心理學方向, 她研發了一系列的實體操作教具,主攻方向是缺陷兒童的矯正,後來以此為基礎上發展了蒙氏幼教理念。

蒙台梭利教育三個核心理念

  1. 6歲前兒童是具有吸收性心智的,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像海綿一樣吸收身邊接觸到的一切,在探索中獲得認知和喜悅,進一步鼓勵探索。
  2. 兒童發展具有敏感期,感官、語言、秩序、動作、群體發展等等,有一個發展最快速的敏感期
  3. 兒童的發展是在“工作”中實現的過度的遊戲會損害孩子的想象力和秩序感。這邊的“工作”指的是孩子採用蒙氏教具做的活動。

蒙氏教育的三個要素:

  1. 一個乾淨、整潔、穩定的環境,也包括情感環境。教室教具都要規則整齊,環境安靜。
  2. 有老師或者家長的陪伴和引導。注意是陪伴和引導,而不是教學。
  3. 有一系列孩子可以自由選擇的工作(不是遊戲)

蒙氏最核心的是她的教具體系,蒙氏教具主要有5大類活動:感官教育,日常生活練習,語言教育,數學教育,科學文化。本質上還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在“玩耍”過程中的學習。

蒙氏教具區(圖片來自網絡)

蒙氏教育對師資要求高,執業的主班老師需要國際蒙氏機構認證的證書。考證過程需要6個月到一年的學習和實習,6萬+的費用,以及大量的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練習。對於老師除了技能上的要求,更基礎要求是有耐心和有愛心。

跟一個很大幼教集團的董事長聊起當年紅黃藍幼兒園的事故,她說在蒙氏園很難想象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蒙氏老師們需要長期專業訓練以及對孩子的愛心,每天還要寫孩子的觀察報告。

跟常見幼兒園不一樣的是,蒙氏採用混齡教學,大孩子可以學會照顧小朋友,小孩子可以跟大孩子學習,可以增強孩子們的學習和交往能力。蒙氏的學習過程都是圍繞孩子展開的,除了每天的Circle time(圓圈時間)老師會帶着全體同學一些活動,其他時間多數都是孩子自己選擇感興趣的“工作”,在自己或者小組的空間里完成。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更多是一個觀察者和引導者。

蒙氏園怎麼選?

很多機構會打着蒙台梭利的旗號招生,行業也是魚龍混雜。我們首先要清楚的是蒙台梭利不是一個標籤,而是一個教育理念,所以我們選擇蒙氏園的時候,需要主要看下面幾方面:

  1. 該幼兒園是否有蒙氏專業機構的認證。國際主流的認證機構有AMS(美國蒙台梭利協會)和AMI(國際蒙台梭利協會),國內的中國教育學會也會頒發認證證書。官方認證機構會定期評估學校的師資、教學等等環節,有認證的幼兒園一定更靠譜。
  2. 幼兒園的師資如何,是否有蒙氏證書。老師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這個幼兒園老師們的從教資歷如何,主班老師是否都有蒙氏教師證書?AMS和AMI的證書含金量最高,其次是國內的CMS(中國蒙台梭利協會
  3. 校園的硬件環境如何。參考上面的教具5大分類,幼兒園是否已經準備有完整的教具體系教室環境是否整齊?是否有足夠的個人空間夠孩子們單獨工作。
  4. 校長的教育理念。不管規則是怎樣的,執行起來一定要一個具有教育熱情、教育理念的校長,看看這個校長經歷背景,教育理念如何。對於教育的熱情和孩子的愛心是可以在眼神中透露出來的。

蒙氏教育雖然不會教學很多知識,但是孩子們在一個友好、受關注和鼓勵的環境里自由成長,蒙氏工作可以很好的培養孩子的專註力和好奇心,而這些軟技能會越來越重要。

蒙氏的很多理念其實是可以復用到家庭環境里,所以也有家庭蒙氏的概念。我們應該給孩子創設一個乾淨整潔,穩定的環境,包括家庭的情感環境,準備一些工作,給孩子們更自由選擇的空間,然後家長們作為細緻的觀察者、科學的引導者、耐心的陪伴者。

----------------------------------------------------

  • 這是我教育分享的第21篇,如果喜歡請轉發/再看,歡迎關注。後台留言申請,加入高知育兒教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