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嬰兒因輔食住院,不滿2歲,這種湯不要給孩子喝

寶寶4-6個月之後,就需要陸續添加輔食。

這個時候選擇什麼樣的輔食?給寶寶吃多少?就成了大家的難題。

姐妹們上戶一定要警惕:很多老人或者新手爸媽很有可能道聽途說,就給寶寶吃這個月齡不能吃的食物,而影響到寶寶的脾胃功能。

有的寶寶添輔食之後,卻越吃越瘦,而且變得更加容易生病。

樂樂是一個6個月大的女寶寶,前段時間被醫院查出腸胃功能受損,在醫院進行治療。

起因就是寶寶開始吃輔食之後,為了能夠讓寶寶的輔食粥更加有營養,奶奶經常往粥里放骨頭湯

想讓孩子發育得更好,補充更多營養,樂樂吃的也非常香。

不過孩子卻越吃越瘦,直到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孩子長期攝入過量油脂,導致腸胃功能受到嚴重影響。

不到兩歲,哪六種食物不要吃

1.蜂蜜

對於大人來說,蜂蜜是一個好東西,但對於孩子來說,蜂蜜中含有肉毒桿菌毒素

經常食用很有可能導致中毒,而寶寶的腸胃功能又比較弱,很有可能會受到傷害。

2.鹽等調味料

不少人誤以為用調味料能夠讓孩子吃得更多,其實過早的食用鹽很有可能會對孩子的飲食習慣造成影響。

而且容易出現心血管方面的問題,對肝臟造成負擔。

3.堅果

年齡小的孩子最好不要食用堅果,因為它比較硬,整顆吞咽很有可能會卡在喉嚨里甚至引發窒息

可以把堅果磨碎,放到輔食中,但是不少幼兒會對堅果過敏,所以還是要謹慎。

4.花生

不少孩子吃了花生會過敏容易引發哮喘、濕疹等問題。

5.米湯

雖然米湯不會對腸胃造成很大影響,但是米湯粥並沒有豐富的營養,難以補充孩子所需。

喝米湯只會佔用孩子的胃容量影響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孩子很有可能越吃越瘦。

6.蛋清

很多孩子都對蛋清過敏,因為蛋清中的蛋白質分子比較小,非常容易引發過敏反應。

年齡小的寶寶不宜吃蛋清,可以吃一些碾碎的蛋黃。

喂輔食有哪些常見誤區

1.常喝肉湯不吃肉

很多老人誤以為孩子應該喝肉湯,更加容易吸收營養,這其實是不對的。

營養大多包含在肉裡面,而不是湯裡面,經常喝肉湯由於湯中有大量油脂,孩子喝了之後反倒會影響消化。

在製作輔食時,可以往裡面適當的加一些肉把肉做得細膩一些

2.用果汁代替水果

有人認為果汁會比水果更加容易讓寶寶接受,而且能夠幫助寶寶吸收營養,這其實是錯誤觀點。

因為將水果榨成果汁會導致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大打折扣

哪怕喝很多果汁,也沒有辦法補充足夠的營養物質。

更加提倡的是把水果搗成果泥讓孩子吃,等孩子再稍大一些,可以將水果切成水果塊,能夠鍛煉孩子咀嚼能力,保留水果營養。

3.吃五穀雜糧

大人吃五穀雜糧是很好的,但是這種食物粗纖維太高,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腸胃沒有辦法接受

只會對腸胃造成傷害,讓孩子積食便秘

給孩子做輔食有哪些技巧?

1.調脾胃,焦胗棘

孩子如果消化不良,不妨在輔食中加入焦胗棘,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新食物,促進孩子消化吸收,還能幫助脾胃發育減少便秘等問題。

2.水改泥

不要再給孩子喝鮮榨果汁還有骨頭湯,不妨改成肉泥、果泥,能夠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有營養,否則,孩子吃得多也沒有辦法吸收。

月姐有話說:

孩子的輔食問題隱藏着很多誤區,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些輔食相關的知識,進行科學餵養,更加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孩子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