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三學生殺母——父母是如何把孩子養成“仇人”的

2020年11月18日17:32:05 育兒 1750

南京高三學生殺母——父母是如何把孩子養成“仇人”的 - 天天要聞

11月12日晚十點半,南京一所高中的高三學生李炎冰(化名)難忍母親的說教辱罵,持菜刀將其殺害。該學生在一名同學家借宿一夜後,第二天到學校向班主任交代情況,並打電話向警方自首。

近幾年來,不斷聽到這類悲劇性新聞,在震驚和悲痛之餘,不禁要問:“父母是如何把孩子養成仇人的?”

父母理應是孩子最親近、最愛的人,但最終卻成了孩子最疏離、最仇恨的人,這無疑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多起“弒親”案中,每個“喪盡天良”的孩子背後都至少有一位強勢嚴苛的父母。父母的錯誤養育方式,不僅將孩子的獨立、自由空間壓榨殆盡,令孩子完全喪失自尊和自信,而且還剝奪了孩子的成長機會和權力,從根本上扼殺了孩子的生命力。

   孩子會不斷努力擺脫父母的控制,逃離令他窒息的家庭環境,但當一次次努力都以失敗而告終時,孩子的精神崩潰了,於是採取各種不明智的極端方式和父母分離。自殺或者弒親就成了主要方式。

南京高三學生殺母——父母是如何把孩子養成“仇人”的 - 天天要聞

李炎冰的母親是一位教師,從小對他非常嚴苛,尤其對成績特別重視,導致他一直生活在緊張壓抑的狀態中。到了高三,母親為了能讓他考上好的大學,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為了更好地監督兒子學習。

在學校里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到了家裡還要接受母親的嚴格監督,甚至是批評和辱罵,有多少人能承受得了?

據了解,李炎冰在這次期中考試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進步了近300名),獲得了學校的嘉獎,極可能與母親的嚴厲監督和認真輔導有關。但他顯然沒有因為成績有了進步而感恩母親的付出,相反,可能因為母親變本加厲的催逼把他向萬丈深淵猛推了一把。

有鄰居反映,晚上經常聽到李炎冰母子激烈的爭執。由此可見,母子矛盾真的已經到了不可調和、隨時爆發的程度。這絕不是短期內形成的,一定經過了十多年的積累和發酵,終於到達了一個極限。事發當天,母子之間又起了爭執,李炎冰實在忍受不了母親的指責和羞辱,遂拿起了菜刀。於是悲劇發生了。

南京高三學生殺母——父母是如何把孩子養成“仇人”的 - 天天要聞

在這樣的悲劇中,父母和孩子都不是十惡不赦的人,他們都是因為長期缺乏安全感,內心極端焦慮、恐懼和憤怒才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父母為了孩子將來能考上好大學,過上好日子,用極端的方式催逼孩子取得好成績,同時也摧毀了孩子的自信和自尊,令孩子壓抑到窒息,簡直無處可逃。孩子不止一次地提出抗議或作出反抗,父母卻早已被功利心、虛榮心和焦慮恐慌所吞沒,喪失了思考和覺察能力,完全看不見、聽不見孩子的痛苦和吶喊。

父母把孩子看作了私人物品,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們總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學習和生活,否則就給予懲罰。孩子根本無法釋放內心的各種負面情緒。試想,一個人被剝奪了選擇權、發言權、決定權,喪失了自由,完全為了他人而活,能不感到痛苦、無助和憤怒嗎?當他嘗試了一切方法都無效後,只能想到讓父母消失,以徹底擺脫其束縛。

父母自身存在各種心理問題和心理創傷,沒能及時面對和處理,導致不能明智、科學地養育孩子,將自己多年來積累的各種負面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令孩子不堪重負。

他們不願或者不敢去學習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識,因為這樣無疑要拿起手術刀解剖自己。他們始終在逃避,但卻無法阻止自身問題不斷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最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整個家庭就陷入了一個惡性死循環,萬劫不復。直到有一天,孩子用各種極端的方式給家庭致命的一擊,於是一切分崩離析,土崩瓦解。

當然,孩子採用這樣極端的方式根本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變得無比嚴重,得不償失,而且還會背負上沉重的道德枷鎖,時刻被愧疚、自責、悔恨所折磨,甚至還會付出生命的代價。孩子之所以會選擇這樣一種不明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是因為他積累了太多的憤怒,已經無法令他冷靜下來思考,只想用最快的速度永遠擺脫父母。

也許有人會問:“這要有多大的仇恨,才能讓孩子弒親?”

十多年來不被看見、不被善待、不被尊重,完全為了他人而活,這足以摧毀一個人的善良和理智,足以把一個可愛的小天使養成仇人。

善待孩子就是善待自己,願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能母慈子孝、幸福快樂。

南京高三學生殺母——父母是如何把孩子養成“仇人”的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 天天要聞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如果要讓你選出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是哪一部,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儘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些金庸後期的作品更為成熟,但在多數金迷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應該是《射鵰英雄傳》,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可以說金庸是借這部作品在武俠小說界站穩了腳跟,而這部作品的成功,離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 天天要聞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農曆三月初九在民間傳統中是一個充滿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過觀察自然規律和生活經驗,總結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習俗,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些習俗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生活哲學,值得現代人細細品味並實踐。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 天天要聞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縷光悄然穿透薄霧,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徑。路邊的花草掛着晶瑩露珠,彷彿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憶之上。曾幾何時,也是在這樣的清晨,身旁有你溫暖相伴,如今卻只剩我形單影隻。我徘徊了一個又一個晨曦,期盼着轉角處能突然出現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