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女談方琳:初三研究世界難題,兩次受邀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2020年06月02日15:04:02 育兒 1906

2020年的今天,世界在以我們想象不到的速度變化着,科技上一次又一次的跨越,5G時代的來臨……都讓我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先進技術,同時也面臨著一道又一道的難題。這些難題的解決者一定是“天選之子”,但卻不一定是專家學者。

前不久,中國一位年僅十五歲的高一少女就引起了世界科學界的關注,許多科學家也都表示對他能力的認可。這個小女孩是憑藉什麼征服了世界呢?

天才少女談方琳:初三研究世界難題,兩次受邀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 天天要聞

一、十幾歲的後浪,是如何掀起滔天水花的?

談方琳在初三的時候參加了一個世界級的課題研究,課題的名稱為“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當時,這個課題的難度令同時期與她一起參加的人們困惑不已,但談方琳卻能夠憑藉自己出色的能力在研究大展拳腳,最後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參加了上海舉辦的第33屆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獲得了一等獎和主席獎。經歷了這次獲獎,談方琳正式在科學界引起了轟動,甚至有很多中科院的學者想要與她合作交流。

天才少女談方琳:初三研究世界難題,兩次受邀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 天天要聞

但對於談方琳來說,目前的研究成果還遠遠不夠,在得獎之後,她依舊進行着更加深入地研究,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新的研究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和嘗試之後,她終於發現了其中最有價值的問題。這項成果引起了美國的一位教授的注意,而這位教授曾經也發表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談方琳便是從中得到啟發。

後來也正因為這樣研究成果,談方琳收到了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邀請。在論壇上,她作為年紀最小的受邀者,顯得格外矚目,但從她自信大方的談吐中有表現出與這個年齡不相符的氣質。

作為後浪的她,明顯超過了許多前浪,當如此奔騰的她,推力來自於哪裡呢?

天才少女談方琳:初三研究世界難題,兩次受邀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 天天要聞

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談方琳能夠取得這些傲人的成績,她的父母功不可沒。父母給予她的良好教育和成長環境是她能夠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談方琳的父母都是教師,在教育這方面頗有一番自己的心得。

她的父親是華東師範大學的一名特聘教授,在數學方面頗有建樹,這樣看來,從小便耳濡目染的談方琳能在後來表現出如此驚人的數學天賦便不足為奇了。

天才少女談方琳:初三研究世界難題,兩次受邀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 天天要聞

高學歷的父母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也絕不止是督促孩子學習,他們相比較中國普通家庭的父母來說,會更加重視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引導。首先,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更有利於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直面一些挫折,就像談方琳一樣在面對世界難題時,她不會選擇退縮,而是一關又一關地去突破它。

她的父母給予談方琳極大的主動權,引導她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樣一來,在面對問題時,往往能都讓她從心底里主動地去解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天才少女談方琳:初三研究世界難題,兩次受邀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 天天要聞

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平常心面對成敗。

談方琳身上有一些非常值得人深思的特質。她在面對自己曾崇拜的科學家的讚譽以及媒體的誇讚時,並未顯露出一絲驕傲,反而就同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一樣,繼續做着自己喜歡的事,繼續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埋頭苦幹。

在她這個年紀里能夠不被一時的成功喜悅佔據內心是一件很難得的事。這也得益於她的母親一直以來對她的諄諄教導,從小就被母親叮囑不要被名利所困的談方琳其實根本不在乎這些浮華的東西。

天才少女談方琳:初三研究世界難題,兩次受邀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 天天要聞

她的出眾天賦,若是後天沒有得到挖掘與培養,也就不會有今天的世界矚目,所有的成就都不是輕而易舉得來的,但最難得是在取得成就之後,依舊低調做事的品質。

這,才是真正未來可期的後浪。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兒子上班拿到第一個月工資,背着我悄悄回了老家,原因令我欣慰 - 天天要聞

兒子上班拿到第一個月工資,背着我悄悄回了老家,原因令我欣慰

文:王姐 素材:於悅悅(聲明:作者用第一人稱寫故事,故事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請理性閱讀!)我叫於悅悅,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家庭,是土生土長的城市人。我的父母都是老師,從小我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後來一路順利的考上大學,大學畢業後,留在了省城工作
親子家庭日 樂趣享習俗 - 天天要聞

親子家庭日 樂趣享習俗

5月24日,小女孩在展示製作好的手工龍舟。 當日,中鐵建工青島上合大廈項目部舉行“童心同行 粽享端午”親子家庭日活動,邀請職工家屬及子女一起包粽子、做龍舟,開展互動趣味遊戲,了解中華傳統習....
我以為是媽媽讓教官打我的,13歲女孩這句話,狠狠打了誰的臉? - 天天要聞

我以為是媽媽讓教官打我的,13歲女孩這句話,狠狠打了誰的臉?

"媽媽,我以為是你讓教官打我的"。當13歲女孩說出這句話,狠狠打了誰的臉?1湖南益陽強兵戶外拓展實踐基地發生體罰事件。王女士說,她13歲的女兒小龔,在封閉式訓練期間被教官毆打,但基地負責人卻說這是"輕微教育"。這場羅生門式的爭議,撕開了特殊教育行業長期存在的監管裂痕,更暴露出一個令人心驚的細節——當孩子哭着...
1個月內3起生命悲劇,“棍棒式教育”毀了多少孩子? - 天天要聞

1個月內3起生命悲劇,“棍棒式教育”毀了多少孩子?

“棍棒教育”再釀慘劇。近日,據媒體報道,浙江杭州年僅9歲的天才圍棋少年朱某某,在受到父親家暴後跳樓身亡。多名知情人士稱,曾目睹朱某某父親毆打孩子,“其父親任何負面情緒都會化作在孩子身上的施暴”。據了解,目前相關部門已經介入,事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記者梳理公開信息發現,這樣的悲劇並非個例。僅今年5月,山...
《咱們小時候沒有手機,為啥比現在孩子更會玩?》 - 天天要聞

《咱們小時候沒有手機,為啥比現在孩子更會玩?》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小妹這廂有禮了!?前些天看見小孫子捧着手機不撒手,突然想起我們那個沒手機的童年。那時候的日子啊,像村頭老槐樹上的知了,熱熱鬧鬧地擠滿了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