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整個孕期的一大禁忌。妊娠期酒精暴露,是導致寶寶出生缺陷和發育殘疾的主要因素之一,讓許多家庭避之不及。
下個月,杭州孕媽小花(化名)的預產期就要到了,但最近的一次酗酒,不僅導致她自己“酮症酸中毒”,肚子里寶寶跟着遭殃,被迫早產……
原來,小花結婚8年,酒齡幾乎同步。沒懷孕時,她每天半斤白酒成習慣;曾經生過兩胎的她,即便知道孕期禁忌,仍隔三差五喝到酩酊大醉。這次懷孕時,家庭壓力讓她飲酒更頻繁,甚至連續一周每天醉酒。直到這天,半斤白酒下肚後,小花出現劇烈嘔吐、咳嗽,心率高達136次/分,整個人彷彿要窒息了,被立即送往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
一邊“解毒”,一邊“生娃”
這是一名長期酗酒,且並發多種嚴重併發症的危重孕產婦,急診科醫生很快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於是立刻集結各科專家,展開緊急多學科會診。結果,化驗顯示酮症酸中毒!ct顯示縱膈、皮下、顱底多處氣腫,小花命懸一線。考慮到小花病情異常危重,專家們決定一邊為她糾正酸中毒,一邊進行了急診剖宮產。
圖:手術中的張薇醫生
正常羊水通常是無色、透明或淡黃色的液體,沒有明顯的氣味,並不會出現強烈、刺鼻或惡臭的氣味。然而,主刀醫生張薇副主任醫師術中發現,小花羊水渾濁,還有一股明顯的臭味,這預示着孕婦很有可能存在宮內感染!好在,搶救及時,孩子順利出生,最要緊的問題解決了。
手術結束後,消化內科醫生“上場”,為小花進行了胃腸鏡檢查。結果不出意外,可以用“一塌糊塗”來形容,醫生髮現小花存在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腸潰瘍、胃糜爛等情況,這些都與她長期飲酒的習慣密切相關。幸運地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恢復,小花如今已經健康出院。
孕期飲酒沒有“安全劑量”!
張薇醫生表示,酒精可穿透胎盤,胎兒肝臟無法代謝酒精,直接影響大腦、神經系統及身體發育。因此,孕期飲酒沒有“安全劑量”,哪怕少量也可能對胎兒造成隱性傷害。小花自認為“前面兩胎孩子都沒事”,卻不知胎兒酒精綜合征可能導致面部畸形、智力低下、行為異常,且早產、流產風險激增。
對孕婦來說,酒精直接腐蝕胃黏膜,刺激胃酸過量分泌,導致小花出現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腸潰瘍、胃糜爛;劇烈嘔吐時,強大的胸腔壓力衝破氣道,氣體湧入縱膈、皮下組織,形成危及生命的氣腫(如不及時處理,可能引發縱隔感染或窒息)。孕婦大量飲酒後嘔吐導致能量攝入不足,身體被迫分解脂肪供能,產生大量酮體。當酮體堆積超過肝臟代謝能力,就會引發酮症酸中毒,表現為噁心、嘔吐、呼吸困難,嚴重時可致孕婦昏迷、胎兒缺氧死亡。小花的羊水臭味正是宮內感染的信號,與酸中毒密切相關。
孕媽情緒不穩定,正確做法是什麼?
產科醫生魏璞建議孕媽可以通過通過散步、聽音樂、冥想等方式緩解壓力,或尋求心理諮詢師幫助;同時,家屬應關注孕婦情緒,避免用“忍忍就好”忽視其心理需求。小花的經歷不是個例,當“借酒澆愁” 遇上孕期,短暫的麻痹換來的可能是一生的悔恨。
胎兒的每一次心跳,都需要媽媽用理性和剋制守護。遠離酒精,才是對生命最好的承諾。
(來源:fm93交通之聲)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