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最大的內耗:誰都在抱怨,沒人肯改變

2025年03月05日20:00:35 育兒 9254

《紅樓夢》中曹雪芹曾借探春之口一針見血地點出“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衰敗的原因:

“一個家族,從外頭殺來,是殺不死的,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才能一敗塗地。”

一個家向上走最大的阻礙,不是貧窮,而是家人間瑣碎的糾纏和爭鬥。

每個人都注視着對方的錯處,把拳頭對準自己人,哪裡還有精力和生活較勁呢?

01

心理諮詢師@竹溪曾分享過一次真實的接診經歷。

曾有一對來諮詢的夫妻,剛落座就開始喋喋不休地爭吵。

誰多做了家務,誰接了幾次孩子,你給你爹媽買的東西比買給我爹媽的貴……

不到十分鐘,吵了20多次。

兩人越說越氣,竹溪屢屢喊停,夫妻倆依舊誰也不肯讓步。

事後竹溪感嘆道:“誰的日子也不是糟糕得無可救藥,最糟糕的是同在一個屋檐下的兩個人都成了刺蝟,不捨得拔去自己身上的刺來靠近對方。”

在博弈論中,有個概念叫“囚徒困境”,放在家庭中其實也很適用,意思是:

一家人同心同德,同舟共濟,心往一處使,這樣的家庭才能擺脫泥淖,走向興旺;

家人之間彼此抱怨,互相傾軋,這個家就會四分五裂,長久地被困在底層。

高爾基的小說《童年》中,主人公阿廖沙外祖父一家的命運,就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

阿廖沙從小喪父,被母親寄養在外祖父卡希林家。

家道中落之後,外祖父變得霸道專橫,一家人的相處也是夾槍帶棒。

生意差的時候,外祖父就把氣撒在外祖母身上,常常對她拳打腳踢;

外祖母也不甘示弱,生活稍微遇到點不順,就哭天搶地抱怨外祖父。

孩子見長輩們整日爭吵,也有樣學樣。

兩個舅舅為了爭家產,把對方打得頭破血流;兩個舅媽也為了生活瑣事針鋒相對,鬧得家裡雞飛狗跳。

他們互相咒罵,把不如意全怪罪在家人身上。

最終外祖父破產,母親得了肺結核去世,阿廖沙失去了所有依靠,只能早早去社會底層流浪。

都說家是溫暖穩固的避難所,可一旦開始互相挑刺,家就成了硝煙瀰漫的戰場。

家庭關係就像一根握在手裡的橡皮筋。

家人之間越使勁拉扯,不願為對方做出改變,這根皮筋就可能因為力度過大斷掉。

總是將自己的痛苦和不幸,歸咎於家人,對家人各種挑剔與不滿,再好的家庭,也難免走向分崩離析。

一個家最大的內耗:誰都在抱怨,沒人肯改變 - 天天要聞

02

知名講師曾仕強講過一個故事。

鎮上有一對鄰居,一家人每天雞飛狗跳,吵吵嚷嚷,另一家卻和和睦睦,安安靜靜。

經常吵架那戶人家很不解,為何鄰居家可以如此和諧,便上門拜訪,問其中原因。

沒想到,那家主人卻笑着說:“我們之所以吵不起來,是因為我們都是壞人。”

客人一臉茫然。

主人打了個比喻:

“如果腳踏車被偷了,家裡馬上有人說這是我的錯,因為我騎出去,沒有上鎖。另一個人說哪裡是你的錯,那個鎖是我弄壞的。

每個人都覺得是自己錯的時候,就不會吵了。而你們會吵,是因為你們都是好人,犯錯的都是別人。”

過日子,哪有勺子不碰鍋沿的?

在一個屋檐下生活,不可避免會有摩擦。

遇事非要互相指責,都盯着對方的過錯,對自己的優點、態度和行為方式則極力辯護,往往會導致另一方固執己見,甚至寸步不讓。

家,不是比賽,不需爭出輸贏。

家,不是棋局,不需分個勝負。

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甘願做出讓步和改變,才是一個家走上坡路的開始。

詩人余光中先生和太太范我存共同走過了61年的婚姻歲月,是文藝界傳為佳話的一對伉儷。

然而這樣的理想婚姻狀況,不是因為他們天生契合,而是苦心經營的產物。

兩人剛結婚的時候,余光中忙於創作,經常連着幾天把自己關在書房,對妻子不理不睬,對家事不管不顧。

剛開始范我存也很不理解,抱怨說:“好像天塌下來都要由我自己去擋。”

但後來,她考慮到丈夫也確實是為這個家在創作,家人們也以此為榮,慢慢地范我存也就諒解他了。

余光中被太太的大度寬容所感動:“她了解我,我也了解她。她對文學很敏感,有品位,這是最吸引我的特質。她幫我摒擋出一片天地,讓我在後方從容寫作,我很感謝她。”

余光中只顧埋頭寫作,不顧家,范我存作為太太完全有理由抱怨,但她能理解先生的志趣和生活方式,所以就多了一份寬容,少了一份嫌隙。

古人有云:各自責,天清地寧;各相責,天翻地覆。

遇事互相抱怨,家裡必定雞犬不寧;凡事懂得讓步,家裡才會生出祥和溫暖。

抱怨丈夫不體貼,婆婆太挑剔,妻子不溫柔,孩子不上進……日積月累,家裡充滿負能量,家運也會急轉直下。

而那些懂得感恩的人,會心疼丈夫早出晚歸,會嘉許老婆嘗試新菜譜,會理解婆婆省吃儉用為子女,會包容孩子已經很儘力。

假以時日,生活必定有聲有色、紅紅火火。

《禮記》中說:父子篤,兄弟睦,夫妻和,家之睦也。

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模式,決定了一個家庭的運勢。

停止抱怨,相互體諒、同心同德,才能修得和氣生財、福澤綿長。

一個家最大的內耗:誰都在抱怨,沒人肯改變 - 天天要聞

03

《愛的八次約會》里把常見的家庭糾紛分為可解決的問題,和永久性的問題。

可解決的問題是只要想辦法,就能解決的。

而永久性的問題,則是家庭成員在個性、偏好上的根本差異。

真正有大智慧的做法,是化解可解決問題,包容永久性問題,而非用抱怨和苛責,一次次激化矛盾。

正如作家特德·姜說的:成熟意味着看到差異,但又意識到差異並不重要。

這世上從來不存在什麼天生適合的伴侶,完美適配的家人,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百個缺點、兩百個不足、三百個壞習慣、四百個錯誤觀念。

而這些缺點、不足、壞習慣、錯誤觀念,大部分都根深蒂固,根本改不掉。

改不掉怎麼辦?

電影《花好月圓》里,有這樣一個情節。

醫官的妻子,身上常年散發一種怪味,別人聞起來奇臭無比,可醫官卻似乎從未察覺。

直到有一天,男主角沈夢溪發現醫官原來早已失去了嗅覺。

一個醫官,沒有嗅覺,自然會丟了職位。

沈夢溪問他,為什麼不在穴位上扎一針,恢復自己的嗅覺。

醫官笑了笑,拉着妻子的手離開了皇宮。

講這個故事是想告訴你們:

那些幸福的家庭,從來不是因為遇到了完美家人,而是原諒了家人的不完美。

就像何炅曾在《嚮往的生活》中說過這樣一句話:

在家中,人唯一能要求的就是自己,對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要求。

一個家最大的內耗:誰都在抱怨,沒人肯改變 - 天天要聞

04

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個南北走向的山谷,這個山谷有個奇異之處:它的西坡長滿了松、柘、柏、女貞等樹,而東坡只有雪松。

發現這奇異現象的是一對夫婦。

當時那對夫婦的婚姻瀕臨破裂,為了找回昔日的愛情,他們決定來一場浪漫的旅行,如果結束之後還不能挽回就友好分手。

他們來到這個山谷的時候,下起了大雪,躲在帳篷里時他們發現,因為風向的原因,東坡的雪總比西坡來的大和密。

不一會兒東坡的雪松枝上就壓滿了白雪,但厚厚的白雪堆滿枝頭的時候,雪松那富有彈性的枝丫就會“彎腰”把白雪“送到”地上。這樣反反覆復,雪松也完好無損。

帳篷里的妻子發現了這一點說:

“東坡之前應該也有其他樹種,但只有雪松會‘彎腰和低頭’,所以才存活了下來。”

說到這,夫妻二人互相對視,眼含熱淚,相擁在一起。

老舍曾說:經營家庭是門妥協的藝術。

妥協是因情而低頭,因愛而讓步。

人與人之間本就是相互的。少一些抱怨,就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計較,才能多一些感恩。

不抱怨對方的缺點,不爭論誰對誰錯,不計較誰得誰失,這才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幸福密碼。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聽見河西的千年心跳——《燕雲十六聲》原聲樂輯 - 天天要聞

聽見河西的千年心跳——《燕雲十六聲》原聲樂輯

黃沙漫卷的玉門關外,駝鈴與羌笛穿越千年時空,在《燕雲十六聲》的河西篇章中交織成一曲蕩氣迴腸的江湖長歌。這片連接西域與中原的蒼茫土地,正以聲音為經緯,編織着比刀光劍影更深刻的江湖敘事——河西原聲樂輯已於網易雲音樂全線上線,邀你以耳為舟,共赴一場穿透時空的音律奇旅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 天天要聞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在生命的漫漫旅途中,有人如園丁般精心培育着生活的花朵,而有人卻不經意間播下了荊棘的種子。生活的模樣,歸根結底,不過是“選擇”二字的映照。你的時間傾注於何處,你的成就便綻放在哪裡。以下這三個地方,若能學會捨得,有舍方有得,花費的時間,才算真正賦予了意義!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 天天要聞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如果要讓你選出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是哪一部,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儘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些金庸後期的作品更為成熟,但在多數金迷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應該是《射鵰英雄傳》,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可以說金庸是借這部作品在武俠小說界站穩了腳跟,而這部作品的成功,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