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湯色、看葉片、比苦澀感,3種區分水仙肉桂的方法,靠譜嗎?

2023年10月07日15:12:11 育兒 1239
觀湯色、看葉片、比苦澀感,3種區分水仙肉桂的方法,靠譜嗎? - 天天要聞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岩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當今岩茶圈,水仙肉桂是產量zui大,市場佔有率zui高,茶桌上zui常見的岩茶主流品種。

十處笙歌九處在,左右皆逢源。

作為基礎品種,喝過岩茶的人,幾乎繞不開水仙與肉桂。

平日在茶桌上,有一個基礎又常見的問題。

一直以來,讓很多新茶友覺得,說不清道不明。

雖然從大方向看,“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一說,早已深入人心。

同時,肉桂的鮮明桂皮香,獨特辛辣感,多元化的茶香潛力。

再去對標岩茶水仙的溫柔醇柔茶湯質感,以及清雅的蘭香,也十分讓人記憶深刻。

觀湯色、看葉片、比苦澀感,3種區分水仙肉桂的方法,靠譜嗎? - 天天要聞

遺憾之處是,很多人在喝了很多次岩茶後,到了茶桌實戰環節,和朋友們玩起“喝茶盲猜”遊戲時,還是會將水仙認錯成肉桂,或者是將坑澗肉桂猜成是水仙。

相信在喝了一段時間岩茶後,不少茶友會覺得,自己的水平已足夠分辨出這兩種主流品種的差別。

“都喝這麼久了,水仙肉桂還喝不出來嘛,不可能的事!”

於是乎,一旦猜錯,極為打擊自信心。

為什麼自己平時摸索出來的分辨方法,會頻頻翻車呢?

麻花想在此簡單分析一番,在這背後是因為很多“野路子”的喝法分辨法,從一開始就不靠譜。

觀湯色、看葉片、比苦澀感,3種區分水仙肉桂的方法,靠譜嗎? - 天天要聞

《2》

一、“看湯色,肉桂的茶湯顏色更深。”

身邊有位熟人,給我們分享過心裡話。

在外面喝茶,如果喝了三輪茶,從香氣滋味還是拿捏不準哪泡肉桂,哪泡是水仙的話。

碰到這種特徵不清晰,分辨難度極大的猜茶局,他有一個絕招可以破。

即,看湯色。

湯色更深更紅的那一泡是肉桂。

反之,茶湯看着淺一分是水仙。

按這個法子盲猜,有超過9成的勝率。

聽完,麻花表示不相信。

若按概率看,10次能猜對6次就算不錯了。

因為,看湯色沒法鎖定具體品種。

影響岩茶湯色的根本原因,從來不是看品種。

而是看做青發酵程度、焙茶火功高低,以及一些沖泡因素影響。

觀湯色、看葉片、比苦澀感,3種區分水仙肉桂的方法,靠譜嗎? - 天天要聞

發酵程度高一些,氧化發酵形成的茶紅素、個別茶褐素含量上升,湯色自然更深更紅。

而焙火時,茶葉內部的植物蛋白會發生美拉德反應,同時,也會順帶生出部分深色的、可溶於水的色素類物質,看着茶湯顏色更深。

焙茶火功高低,與湯色深淺,呈現正比關係。

在泡茶方面,投茶量、浸泡時間、擱置時長等,都會改變茶湯深淺。

畢竟,一泡茶悶久了,悶濃泡苦的茶,不論怎麼看都特別齁。

比起正常沖泡的茶湯,當你悶了2分鐘、3分鐘後再出湯,悶出來的湯色別提有多濃油赤醬了。

既然如此,麻花為什麼還要說,朋友這種大膽猜測的方法,能佔到6成的勝率呢?

這和肉桂的品種特點有關。

和水仙比,肉桂是灌木種,中葉類,採茶以中小開面為主。

初製做青環節,前期普遍是“多搖少吹風”,不像水仙那樣要“多吹風”促進葉表乾燥。

搖動頻率稍多一些的岩茶肉桂,發酵程度也會進一步跟上。

而發酵程度上去了,茶湯自然也更深沉一番。

所以,即便這種看湯色猜測的方法,出錯率很高,但在二選一前提下,也能出現一定勝率。

觀湯色、看葉片、比苦澀感,3種區分水仙肉桂的方法,靠譜嗎? - 天天要聞

《3》

二、“肉桂是灌木,葉片條索更偏細小。”

千萬別被這種觀點迷惑。以春茶季的實際採茶、做茶觀察看,真實情況並不是那麼一回事。

以今年的春茶季為例。

從四月下旬到五一期間,有不少水仙、肉桂的採茶,出現了“撞檔期”。

即,黃金適采窗口期,都趕在那麼三、五天。

趁着天氣放晴,一邊是水仙、一邊是肉桂,兩頭都要搶采。

對茶農來說水仙與肉桂手心手背都是肉,難以割捨,不知道要顧着哪一邊。

茶廠面積足夠大,自家採茶人手安排足夠多的話,連軸轉,暫時還能兼顧下來。

要不然,只能排着隊,分先後去采。

要是先保自家水仙,等肉桂的採茶檔期調後,那麼,最終做出來的,干茶條索究竟孰大孰小,就不好說了。

更何況,採茶制茶是一項“靠天吃飯”的事。

觀湯色、看葉片、比苦澀感,3種區分水仙肉桂的方法,靠譜嗎? - 天天要聞

水仙的標準青葉,對比同年份、同山場的肉桂,相對略寬略大一分,做青結束,揉捻完成,再加上後期焙火精製得出成品後,水仙的干茶條索粗壯的概率更大。

但凡事有例外,捱過秋冬與早春乾旱年的岩茶水仙,比起早些年雨水充足年份產出來的肉桂,後者葉張更飽滿舒展。

另外,還得看茶樹的具體生長情況。

等真正到了茶山,仔細觀察茶園情況。

你會發現,雖然同樣是水仙,各家的種植管理方式都不同。

有人留叢,有人將茶樹剪矮;

有人不除草,放任茶地里的雜草恣意生長,有人會在夏季安排工人進山除草……

所以,茶樹的生長快慢,也有細微差距。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茶葉。

所以,堅信水仙條索一定比肉桂看着更粗大、粗壯,很容易讓人看走眼。

觀湯色、看葉片、比苦澀感,3種區分水仙肉桂的方法,靠譜嗎? - 天天要聞

《4》

三、“悶泡後,肉桂的苦澀更強烈。”

說實話,不管是什麼茶,悶了之後都會苦。

這種苦,純粹是被泡濃的苦。

優質好茶被悶濃之後,與劣質茶本身的苦澀存在明顯差別。

品質靠譜的岩茶,即便是被悶濃了,濃苦滋味進入口腔後,也能及時化開消散,不會長時間停留。

同時,還能讓人嘗出這杯茶是醇的,茶湯帶有膠質感。

咽下茶水,回甘在喉間擴散。

要是劣質茶,會出現又苦又澀的強烈刺激。

茶味不僅苦意強烈,還伴隨着尖銳的澀感一同出現。

觀湯色、看葉片、比苦澀感,3種區分水仙肉桂的方法,靠譜嗎? - 天天要聞

強烈的澀味衝擊下,甚至會讓人出現喝茶之後,嘴巴澀麻感,非常不舒服。

茶湯味苦,湯水質地還很一般。

哪怕特意多投茶,刻意從頭道茶開始悶泡,湯感也不醇厚。

咽下後,也沒有任何回甘生津。

這套好茶劣茶分辨法,放之四海而皆準。

不論是水仙,還是肉桂,亦或者其他品種。

所有茶在悶了之後,茶味都會苦,但好茶不會隨便被泡澀。

將這點界定清楚,不難想明白,通過悶泡後茶味苦不苦來區分水仙與肉桂,很不靠譜!

觀湯色、看葉片、比苦澀感,3種區分水仙肉桂的方法,靠譜嗎? - 天天要聞

《5》

岩茶圈內,猛地一下提到水金龜與梅占的香氣、滋味該怎麼分辨。

很多人估計一下子喝不出來。

因為它倆都是梅花香,同時茶湯還偏醇柔。

除了同時泡開兩款茶,在線對比,很難嘗出細膩差別。

但水仙肉桂不一樣。

水仙肉桂能順利走紅,成為岩茶當家品種,離不開自身品種實力。

特徵足夠鮮明,肉桂的桂皮香,水仙的蘭花香,截然不同。

你不可能從一泡水仙里,跨界喝出桂皮香,若有也只能是弄錯了泡袋。

茶湯滋味喝起來醇柔突出的是水仙,連泡四、五次,越泡到後面,茶湯下咽時浮現微妙辛辣感的, 則是肉桂。

不論何時何地,比起看外在條件,通過香氣滋味衡量,才是經典不過時的方法!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聽見河西的千年心跳——《燕雲十六聲》原聲樂輯 - 天天要聞

聽見河西的千年心跳——《燕雲十六聲》原聲樂輯

黃沙漫卷的玉門關外,駝鈴與羌笛穿越千年時空,在《燕雲十六聲》的河西篇章中交織成一曲蕩氣迴腸的江湖長歌。這片連接西域與中原的蒼茫土地,正以聲音為經緯,編織着比刀光劍影更深刻的江湖敘事——河西原聲樂輯已於網易雲音樂全線上線,邀你以耳為舟,共赴一場穿透時空的音律奇旅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 天天要聞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在生命的漫漫旅途中,有人如園丁般精心培育着生活的花朵,而有人卻不經意間播下了荊棘的種子。生活的模樣,歸根結底,不過是“選擇”二字的映照。你的時間傾注於何處,你的成就便綻放在哪裡。以下這三個地方,若能學會捨得,有舍方有得,花費的時間,才算真正賦予了意義!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 天天要聞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如果要讓你選出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是哪一部,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儘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些金庸後期的作品更為成熟,但在多數金迷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應該是《射鵰英雄傳》,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可以說金庸是借這部作品在武俠小說界站穩了腳跟,而這部作品的成功,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