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 硬核!不必遠足,即享奇石中的“海底世界”

2023年08月10日17:33:10 育兒 5757

黃蠟石又名黃龍玉,因石表層內蠟狀質感而得名。品質良好的黃蠟石有着田黃般的顏色、翡翠的硬度,硬度好、透度高、色彩鮮艷豐富。

據地方史志記載,早在明清時期,黃蠟石就被作成鼻煙壺進貢朝廷。可見其玩賞歷史悠久,2011年2月1日,正式實施的《珠寶玉石名稱》國家標準,將國際標準的黃玉髓命名為黃龍玉,玉化良好的黃蠟石成為了國家標準意義的“玉”,成為各界人士競相追逐的收藏熱點。

我是真心喜愛石頭,石頭自然奇美,百看不厭,空閑時我愛上了撿石。現在資源越來越少,每塊石頭都是獨一無二的。每次去撿石,都會使人心情愉悅,消除煩惱;擁有美石可以自娛自樂,使業餘時間很充實;賞玩奇石使我由內向變得開朗,學習了很多新的知識,認識了很多新石友,開闊了視野,找到很多人生樂趣。因為熱愛,所以一直堅持着。

錢好,一位普通的賞石收藏愛好者,卻以一句“因為熱愛,所以一直堅持着”,讓我們難以釋懷。

今天,我們將走進他獨闢蹊徑、獨具匠心打造的“奇石世界”,在一方方奇形怪狀的賞石中,與他同行,與他共鳴!

【賞析】 | 硬核!不必遠足,即享奇石中的“海底世界” - 天天要聞

鱷魚,動物世界恐怖的代名詞,堪稱水中霸主。《狩獵者》作為黃蠟石中象形觀賞石,以鱷魚造型取勝。該石質地光滑,褐色包漿,呈不規則狀。局部細節精彩,尤其是眼圓睜,炯炯有神,似巡視水面,找尋獵物;另,嘴、下頜、頭頂等部位極盡逼真,輔以鱗片的既視感與頭部的凹凸感,一頭隱藏在水藻中的鱷魚形象呼之欲出,能讓人頓時心生撕咬的寒意。

【賞析】 | 硬核!不必遠足,即享奇石中的“海底世界” - 天天要聞

“一天到晚游泳的魚啊,魚不停游。”在錢先生熱情洋溢的介紹中,似乎有一條熱帶魚正朝我們快樂的游來。“這是一條快樂的魚,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熱帶魚》是錢先生黃蠟石動物造型作品中的精品,立體面形如海魚,頭、身、尾形態具備,線條流暢,石質光滑,石表規則平整,遍布全身、粗細不一的豎條紋,恰如點睛之筆,瞬間勾勒出一條色彩斑斕的“熱帶海魚”,在我們面前歡快游弋起來。

【賞析】 | 硬核!不必遠足,即享奇石中的“海底世界” - 天天要聞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美有美的容顏不老,丑有丑的無與倫比。古典賞石就曾以“瘦、皺、漏、透”為標準,一言以蔽之,即以丑為美。清代畫家鄭板橋在題《石》畫跋中稱:“東坡又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則石之千態萬狀,皆從此出。”劉熙載也在書論專著《藝概.書概》中對此作了終極意義的總結:“怪石以丑為美,丑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這方《魔法師》黃蠟石腦袋圓大、面部瘢痕、雙眼塌陷、缺鼻少耳、嘴巴窄長如裂縫,堪稱丑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的經典。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賞石亦是如此,它需要一種眼界,需要一種情懷,才能真正領略滄海桑田物換星移的神奇,才能在“花非花、石非石”意境之中實現最終的歸宿——與美同行,與美麗同在。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老話“墳上泥土呈金色,後代子孫會進財”,啥意思,有道理嗎? - 天天要聞

老話“墳上泥土呈金色,後代子孫會進財”,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祖墳的風水與家族興衰常被賦予神秘聯繫,民間流傳的“墳上泥土呈金色,後代子孫會進財”便是典型例子。這句俗語表面指墳墓土壤顏色與財運的關聯,實則暗含古人自然觀察、五行學說與倫理觀念的多重交織。要探究其真實含義,需從民俗學、地理學及歷史背景等多維度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實就三句話 - 天天要聞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實就三句話

曾聽聞這樣一句話,擲地有聲:“你,是你的主宰。”你的情緒,宛如手中可調控的琴弦,能奏出或激昂或舒緩的旋律;你的生活,恰似一張等待繪製的畫卷,色彩與構圖皆由你決定;你的人生,更是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戲劇,劇情走向全憑你掌控。
人這輩子,有七難(誰也躲不過)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有七難(誰也躲不過)

人生猶如一場漫長且充滿未知的旅程,每個人都會在這條道路上遭遇形形色色的難題。有些困境看似能繞開,實則無人能真正置身事外。以下這七難,無論身份高低、財富多寡,終將一一面對。
銳評|血鉛事件匪夷所思,幼兒餐食安全豈容半分失守 - 天天要聞

銳評|血鉛事件匪夷所思,幼兒餐食安全豈容半分失守

備受關注的天水幼兒園幼兒血鉛異常事件,有了最新調查進展。據通報,事件起因是園方在部分面點製作過程中非法添加使用了不可食用的彩繪顏料。而據警方介紹,如此荒誕之舉,始作俑者的初衷竟是“進一步擴大生源,增加收益”。鉛是公共健康領域最受關注的有毒化
45歲老師帶71歲失智的母親上班,卻被家長圍堵“討說法”! - 天天要聞

45歲老師帶71歲失智的母親上班,卻被家長圍堵“討說法”!

45歲男老師帶患有阿爾茨海默氏症的母親上班,還安排母親在學校幹活,誰料,學生家長知道後竟圍堵學校“討說法”。男老師叫孫元金,出生在普通家庭,5歲時父親去世,母親一個人照顧他,生活艱難,但是母親卻拉着他說:“兒子,一定要好好讀書,才能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