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才能戒奶嘴呢?擔心戒不掉,不如試試這些方法

2023年08月03日19:59:03 育兒 1476

寶寶多大才能戒奶嘴呢?擔心戒不掉,不如試試這些方法 - 天天要聞

最近,夢夢又被新的育兒問題困擾,那就是安撫奶嘴什麼時候戒,最合適?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幫助寶寶快速戒掉“奶嘴癮”。

寶寶兩三個月的時候,特意為她準備了安撫奶嘴。聽很多寶媽說,這是安撫寶寶情緒的法寶,特別好用。

可如今,寶寶都已經一歲半了,卻還是奶嘴不離口。尤其是睡覺時,若是沒有奶嘴的話,壓根睡不着,還會不停的哭鬧。

寶寶多大才能戒奶嘴呢?擔心戒不掉,不如試試這些方法 - 天天要聞

寶寶多大,才能戒奶嘴呢?

關於這個問題,寶媽們的意見不統一,有人覺得不給寶寶用奶嘴更好,也有人覺得越早戒掉越好,也有人覺得順其自然就好。

正是因為這些五花八門的答案,所以夢夢才特別著急。甚至一度懷疑,當時給寶寶準備安撫奶嘴,或許就是錯誤的決定。

很多人說:寶寶吮吸安撫奶嘴,雖說可以安撫她的情緒,但也在無形中影響了她的牙齒和口腔發育。

寶寶多大才能戒奶嘴呢?擔心戒不掉,不如試試這些方法 - 天天要聞

仔細觀察會發現,寶寶在使用安撫奶嘴的時候,嘴巴會不自覺地吮吸,對於她的牙齒髮育,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

所以綜合考慮,還是越早越好。要是寶寶在一歲多左右,自己“嫌棄”奶嘴的話更好;要是不行的話,就需要寶媽從旁協助,幫助她快速戒掉。

更早的話,其實沒有必要。因為安撫奶嘴對寶寶來說,是她安全感的來源。而年齡越小的寶寶,她們越沒有安全感。

因此在戒奶嘴這件事上,寶媽不要太着急,更不要使用蠻力。對於寶寶來說,強行奪走她們的東西,會破壞她們的安全感。

那些試圖把奶嘴藏起來,或者給奶嘴上抹辣椒水、苦瓜水的“歪門邪道”,就別再用了,避免適得其反。

戒奶嘴,選對方法是重點

1、減少使用次數

想讓寶寶戒掉奶嘴,最好的辦法,當然要從減少使用的次數和頻率開始。這個過程,需要家人的幫忙,所有人團結一心,才能讓寶寶度過這個難關。

剛開始,寶寶肯定會有不適應的情況,甚至還會嚎啕大哭。作為家人,看到寶寶哭泣的話,肯定會於心不忍。

這時,一定要忍住,哪怕寶寶哭的再厲害,也不要把奶嘴給她。要不然的話,真的會前功盡棄,說不定還會讓聰明的寶寶找到拿捏父母的方法。

寶寶多大才能戒奶嘴呢?擔心戒不掉,不如試試這些方法 - 天天要聞

2、分散注意力

白天,一定要多注意分散寶寶的注意力,讓她把心思放在別的地方。慢慢的,就會減少奶嘴在寶寶心裡的分量,讓她慢慢戒掉。

在此期間,寶媽要善於總結。在陪伴寶寶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看看她到底哪個時間段更依賴奶嘴。

只有掌握她的使用頻率,才能主動出擊。在寶寶想要吃奶嘴的時間段,寶媽多花心思陪伴,做一些寶寶喜歡的事情,效果會更好。

寶寶多大才能戒奶嘴呢?擔心戒不掉,不如試試這些方法 - 天天要聞

3、多增加輔食

一般過了半歲,大多數寶寶都會添加輔食。聰明的寶媽,也可以利用輔食,慢慢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分散她對奶嘴的注意力。

對於年齡較小的寶寶,可以先給他們準備顏色鮮艷、花色漂亮的學習杯。很多寶媽表示:有了學習杯之後,寶寶居然不愛奶嘴了,注意力全在學習杯上。

再之後,可以多給寶寶準備一些輔食,切成塊的水果、果泥、肉泥等等,讓寶寶拿在手裡吃。

寶寶多大才能戒奶嘴呢?擔心戒不掉,不如試試這些方法 - 天天要聞

4、增加寶寶的安全感

前文有提過,寶寶使用安撫奶嘴,大多都是因為內心焦慮、緊張,沒有安全感的緣故。他們不懂如何釋放情緒,只能通過吮吸奶嘴的動作,讓內心慢慢放鬆。

所以,在陪伴寶寶的時候,要注意安全感的建立。換句話說:若是能讓寶寶擁有更多安全感,那她對奶嘴的依賴,自然就會降低很多。

如何才能讓寶寶更有安全感呢?這才是現階段,寶媽最應該考慮的事情。別看寶寶的年齡不大, 但她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和認知,要在陪伴上多花心思和功夫。

寶寶多大才能戒奶嘴呢?擔心戒不掉,不如試試這些方法 - 天天要聞

寫在最後:與其糾結什麼時候戒奶嘴,倒不如把心思花在戒奶嘴的方法上。只要寶媽能找到適合的方法,很快就能解決奶嘴戒不掉的問題,重點是還不會傷害寶寶,也不會影響親子感情。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清徐縣徐溝鎮喜洋洋幼兒園舉辦幼兒籃球嘉年華活動 - 天天要聞

清徐縣徐溝鎮喜洋洋幼兒園舉辦幼兒籃球嘉年華活動

籃球操開場秀表演。  本報訊(見習記者 孫佳敏 通訊員 劉凱 文/攝)近日,清徐縣徐溝鎮喜洋洋幼兒園以“迎籃而上 追求卓越” 為主題,舉辦第四屆幼兒籃球嘉年華活動,通過豐富多樣的籃球活動推進體教融合,助力幼兒身體素質提升。
孩子優秀與否,家庭說了算 - 天天要聞

孩子優秀與否,家庭說了算

你有沒有發現:身邊那些自信大方、陽光樂觀、學習穩定的孩子,背後往往有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庭;而那些總是膽小內向、情緒不穩的孩子,家庭氛圍多半不怎麼理想。孩子是什麼樣子,家庭往往早已寫下答案。一切教育,從家庭開始孩子的一言一行,不是突然冒出來的,
老話“墳上泥土呈金色,後代子孫會進財”,啥意思,有道理嗎? - 天天要聞

老話“墳上泥土呈金色,後代子孫會進財”,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祖墳的風水與家族興衰常被賦予神秘聯繫,民間流傳的“墳上泥土呈金色,後代子孫會進財”便是典型例子。這句俗語表面指墳墓土壤顏色與財運的關聯,實則暗含古人自然觀察、五行學說與倫理觀念的多重交織。要探究其真實含義,需從民俗學、地理學及歷史背景等多維度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實就三句話 - 天天要聞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實就三句話

曾聽聞這樣一句話,擲地有聲:“你,是你的主宰。”你的情緒,宛如手中可調控的琴弦,能奏出或激昂或舒緩的旋律;你的生活,恰似一張等待繪製的畫卷,色彩與構圖皆由你決定;你的人生,更是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戲劇,劇情走向全憑你掌控。
人這輩子,有七難(誰也躲不過)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有七難(誰也躲不過)

人生猶如一場漫長且充滿未知的旅程,每個人都會在這條道路上遭遇形形色色的難題。有些困境看似能繞開,實則無人能真正置身事外。以下這七難,無論身份高低、財富多寡,終將一一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