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郡主”鄺文珣返港過年,5個月未見女兒哭紅眼,倆兒子像爸爸

2023年01月13日22:41:04 育兒 7338

年關將至,不少在外打工的人紛紛返鄉回家過春節,與家人團聚熱鬧迎新年。像是在內地打拚忙碌數月的前無線tvb女星鄺文珣(小郡主)亦是於13日晚分享一則返港的vlog短片,時隔五個月與丈夫、孩子團圓,難掩興奮之情直言“太開心回來見到家人,沒忍住哭出來了”。

“小郡主”鄺文珣返港過年,5個月未見女兒哭紅眼,倆兒子像爸爸 - 天天要聞

“小郡主”鄺文珣返港過年,5個月未見女兒哭紅眼,倆兒子像爸爸 - 天天要聞

據悉,1976年生人的鄺文珣,18歲那年報名參加加拿大華人歌唱大賽被邵氏影業相中籤約旗下備受力捧,因長相酷似影星劉嘉玲,又有“小劉嘉玲”的稱號。後來,過檔到無線tvb進軍熒屏拍電視劇,代表作品有《鹿鼎記》《洛神》《錦繡良緣》《聊齋2》等,頗有觀眾口碑。

“小郡主”鄺文珣返港過年,5個月未見女兒哭紅眼,倆兒子像爸爸 - 天天要聞

不過,自從2006年嫁給富商男友應德榮之後便回歸家庭相夫教子,直到去年(2022)7月份鄺文珣才選擇復出,並簽約王祖藍經紀公司,她認為“內地發展空間大,接納性更強”。北上赴內地後,小郡主與陳嘉佳、張文慈等老鄉一樣開始直播帶貨,還上綜藝《無限超越班》!

“小郡主”鄺文珣返港過年,5個月未見女兒哭紅眼,倆兒子像爸爸 - 天天要聞

“小郡主”鄺文珣返港過年,5個月未見女兒哭紅眼,倆兒子像爸爸 - 天天要聞

從去年八月初復出至今,鄺文珣在內地工作已5個多月,今次回港與家人團聚過春節。曝光視頻中,只見身穿黃色外套內搭粉色針織衫的小郡主,下身配一條淺色牛仔褲,襯出纖細苗條身材;留着栗色齊肩短髮的她,化着淡妝、凍齡依舊,絲毫不像是一位46歲的三娃之母。

“小郡主”鄺文珣返港過年,5個月未見女兒哭紅眼,倆兒子像爸爸 - 天天要聞

獨自推着行李箱從深圳灣口岸過關,經過1個小時左右的車程,鄺文珣順利抵達,丈夫應德榮早已等候在此;夫妻倆久別重逢,緊緊相抱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給孩子驚喜,應德榮並未提前告知三名子女媽媽將要回來,等到孩子們遠遠發現直接愣在原地,不敢相信。

“小郡主”鄺文珣返港過年,5個月未見女兒哭紅眼,倆兒子像爸爸 - 天天要聞

等到反應過來後,孩子們朝着鄺文珣狂奔而來,年齡最小的女兒一見到媽媽便上前擁抱,後者亦是反手抱着愛女,蹲在路邊忍不住哭紅了眼,畫面溫馨滿瀉。安撫完女兒,小郡主又伸手摸小兒子的臉,感慨稱“你瘦了”;未了,她摘下大兒子口罩,眼神愛意滿滿,令人動容。

“小郡主”鄺文珣返港過年,5個月未見女兒哭紅眼,倆兒子像爸爸 - 天天要聞

眼見妻子(女)大團圓,站在一旁的應德榮也落下男兒淚,幸福五口之家抱成一團,盡享天倫之樂。評論區下方,不少網民留言稱讚“小郡主生了三個娃依舊凍齡”,也有表示“女兒相貌似媽媽,兒子則遺傳爸爸”。排行老幺的囡囡,今年剛滿5歲,是鄺文珣41歲那年高齡產下。

“小郡主”鄺文珣返港過年,5個月未見女兒哭紅眼,倆兒子像爸爸 - 天天要聞

“小郡主”鄺文珣返港過年,5個月未見女兒哭紅眼,倆兒子像爸爸 - 天天要聞

感情坎坷的鄺文珣,曾與劉愷威、曹永廉、鄭敬基等男星拍拖傳緋聞,但最終卻在2006年平安夜嫁給圈外富商應德榮,兩人在深灣遊艇會舉行婚禮,婚後育有兩子一女。事實上,兩人婚姻幾年前曾因男方生意挫折出現過裂痕,甚至鬧出家暴的傳聞,差點離婚;幸得,小郡主對夫君不離不棄,終迎來向陽天!(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必刪)

“小郡主”鄺文珣返港過年,5個月未見女兒哭紅眼,倆兒子像爸爸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聽見河西的千年心跳——《燕雲十六聲》原聲樂輯 - 天天要聞

聽見河西的千年心跳——《燕雲十六聲》原聲樂輯

黃沙漫卷的玉門關外,駝鈴與羌笛穿越千年時空,在《燕雲十六聲》的河西篇章中交織成一曲蕩氣迴腸的江湖長歌。這片連接西域與中原的蒼茫土地,正以聲音為經緯,編織着比刀光劍影更深刻的江湖敘事——河西原聲樂輯已於網易雲音樂全線上線,邀你以耳為舟,共赴一場穿透時空的音律奇旅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 天天要聞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在生命的漫漫旅途中,有人如園丁般精心培育着生活的花朵,而有人卻不經意間播下了荊棘的種子。生活的模樣,歸根結底,不過是“選擇”二字的映照。你的時間傾注於何處,你的成就便綻放在哪裡。以下這三個地方,若能學會捨得,有舍方有得,花費的時間,才算真正賦予了意義!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 天天要聞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如果要讓你選出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是哪一部,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儘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些金庸後期的作品更為成熟,但在多數金迷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應該是《射鵰英雄傳》,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可以說金庸是借這部作品在武俠小說界站穩了腳跟,而這部作品的成功,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