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盤點目前國內市面上那些能夠帶領孩子進入科學殿堂的優秀科普書,有這麼一個系列是繞不過去的,那就是“DK”系列的圖書。
這一系列來自英國DK公司(Dorling Kindersley)的大部頭,以專業的內容和鮮明的視覺設計不斷引領着國際圖文書的出版風格。在很多家長眼裡,DK系列圖書就是科普童書的天花板,甚至有着“DK出品必屬精品”的美名。
這次黑龍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引入的這本《DK趣味數學實驗室》也延續了一貫的高水準,它通過“數字”、“形狀”、“測量”三個大類的27個數學遊戲,把小朋友們引入奇妙的數學世界,完成數學啟蒙和智慧啟迪,為未來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興趣基礎。
在“數字”部分,以“斐波那契數列”為例,作為“實驗室”的首要任務,肯定是帶領孩子完成一項實驗,這次的實驗是“斐波那契螺旋線拼貼畫”。
書中首先列出了這個實驗需要用到的數學知識:數列、比例、直角,家長如果有一定的基礎可以先給孩子科普一下相關的內容。
同時還附有一張成品的效果圖,看起來還蠻有藝術感的:
接下來,書中列出了實驗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當然也包括需要使用的數學工具本身——“斐波那契數列”:
再接下來就是“實驗步驟”了,這個實驗中,大家需要在方格坐標紙上根據“斐波那契數列”畫出大小不等的正方形,裡面小計算器一樣的小提醒往往揭示了實驗步驟背後的數學原理。
而隨着實驗步驟的展開,本次實驗的成品也就一步一步成型了:
最後,書中還會給小讀者們展示真實世界中的數學,也就是“斐波那契數列”在自然界和藝術品中的形態,我們發現松果和菠蘿的鱗片排練的形狀正是剛才實驗用到的“斐波那契螺旋線”,甚至在達芬奇著名的畫作《蒙娜麗莎》中也用到了“斐波那契數列”。
經過這樣一次數學實驗,相信孩子們對於“斐波那契數列”能夠有一個深刻的印象,你們覺得呢?
除了“斐波那契數列”之外,書中還有另外26個數學實驗,帶着孩子們一起了解代數、方程、加減乘除、平行線、比例、坐標、形狀、密度等一系列的數學知識,還能讓孩子親手製作出“跳蛙”、“立體賀卡”、“橡皮筋賽車”、“皮影”、“彩色時鐘”等玩具,是不是也很有成就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