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讓3歲孩子有“正確的金錢觀”,不為得不到的玩具“耍賴”

2022年12月03日23:15:14 育兒 1990

你好,我是麒麟媽媽。一個努力碼字+帶娃的雙胞胎全職媽媽。

前兩天,我帶我家七七、一一去朋友家玩。途中,我倆帶着仨孩子去坐搖搖車,在遊玩間隙,朋友突然問我:“你有沒有想過怎麼培養孩子的金錢觀?怎麼告訴孩子這東西太貴了買不起?”

“金錢觀?咱們這三個孩子才兩歲多,連100都不會數,跟他們說東西貴了,花錢金錢觀多?”我有些詫異:“這太深奧了吧?”

三招讓3歲孩子有“正確的金錢觀”,不為得不到的玩具“耍賴” - 天天要聞

一聊起來才了解到,原來在朋友家樓下的廣場上,每天晚上都會有一輛電動火車開來開去,10元錢坐一次。一開始,朋友會帶着孩子去坐着玩玩,可沒想到孩子逐漸養成了習慣,甚至只要聽到電動火車的聲音,就會拉着她下樓去坐小火車。雖然朋友利用轉移注意力、告訴孩子外面有病毒等方法“阻止”孩子坐小火車,但都收效甚微。


後來,朋友實在沒轍,跟孩子說起了:“爸爸掙錢不容易,不能亂花錢哦!”結果孩子反而發起了脾氣。讓人更加鬱悶和苦惱。


聽了朋友的話,我想,她遇到的“苦惱”並不是如何向一個兩歲多的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而是怎麼讓孩子認同自己的“消費觀”。

認知不同,接受的東西也就不一樣

類似於這樣的事情,其實在我們成年人與成年人世界裡也存在。

三招讓3歲孩子有“正確的金錢觀”,不為得不到的玩具“耍賴” - 天天要聞

就像咱們花幾百上千買了點護膚品,婆婆媽媽知道了也許就會說:不就是個擦臉的,買那麼貴幹啥?不知道節約點過日子嗎?


你和她講這面霜有哪些成分,能如何保濕、抗皺、延緩衰老……壓根沒用!說不定她還會懟你一句:”那你這抹了半天,也沒見有啥變化啊!”這就是認知和消費觀的不同。


這事兒運用到孩子身上也是如此。在我們的認知里,我們已經知道了比電動車、比玩具更有趣、更有價值的事情,也知道”錢要用在刀刃上“,所以,看起來讓孩子沒有任何價值增長的花銷,長期下來成為了父母眼中的一種“低級快樂”,是很不值得的。但如果孩子坐的電動小火車有英文音樂,孩子能夠跟着它每天學習(準確地說是學會)一首英文歌,甚至激發出巨大的對能力、學習方面的興趣等,或許這10元的花銷又變得特別值得了——所以,並不是每天花10元錢坐電動小火車”太貴了“,而是這事兒在咱們大人眼中並不值得。


正因如此,和孩子講:

爸爸媽媽掙錢不容易”

“你要體諒父母的辛苦”

“這個玩具,家裡已經有了,你不能再要了”

或許作用並不大——畢竟”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也?“但如果我們去思考:為啥孩子對這個東西特別感興趣?我該怎麼把孩子對這個東西的興趣轉移出來?怎麼讓孩子認同我的“消費觀”?或許就會更好的答案。

讓孩子多一些同齡的玩伴,轉移對玩具的注意力

上個月,我單獨帶一一去上海檢查身體,七七和爸爸在家裡,倆孩子不在一起就明顯察覺出了“孤獨感”——七七無時無刻就纏着他爸打乒乓球,而一一在上海時,除了在外面跑外,只要一回到民宿屋裡就對我說:“媽媽,我要回家,我要找哥哥打羽毛球。”


或許,這樣的“孤獨時刻”對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來說會更加明顯。兩、三歲的年紀,已經開始有了社交的需求——就像我前段時間看的《認同自己》一書里寫的,一個人渴望被集體、被他人認同和歡迎是一種本能。這是原始社會時代必須讓部落接納自己,才能保證生存下來的一種天然屬性。所以,當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時,他一方面通過各種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另一方面又特別渴望同齡人的相處,哪怕這種相處是充滿“爭執”和“打鬧”的。


當孩子在這方面沒有獲得滿足時,或許他就需要另一方面的補足:例如不停地纏着媽媽、去玩(買)某個玩具(特別是想出去玩)。出去,或者在孩子的潛意識裡意味着“得到新樂趣”的機會,而玩電動車成為了絕佳的“借口”,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種“習慣”。

三招讓3歲孩子有“正確的金錢觀”,不為得不到的玩具“耍賴” - 天天要聞

所以,咱們不妨讓孩子多去外面玩,邀請同年齡段的孩子定期到家裡來玩,讓他和同齡人一起釋放能量,減少“孤獨感”,慢慢讓他把對物的注意力轉移到人上面來,這樣就會減少對玩具、對其他遊樂設施的注意力。


將選擇權交給孩子,讓孩子決定玩的時間

那麼,如果遇到孩子喜歡在商場里重複玩一件玩具,該怎麼辦呢?之前我是“氣急敗壞”地拚命把孩子抱離那個場所,但效果並不好:倆孩子會不停地鬧脾氣、哭鬧。

三招讓3歲孩子有“正確的金錢觀”,不為得不到的玩具“耍賴” - 天天要聞

對此,“知心姐姐盧勤老師相關的建議——如果孩子特別想要一個東西時,給他一個選擇:今天咱們已經玩過這個東西了,你還想玩的話,明天玩的機會就沒有了。你自己選——把選擇權交給孩子。


這個方法真的很好用。比如我家倆孩子有一段時間很喜歡玩搖搖車,我要麼會跟他倆說:今天的錢只能坐搖搖車或者只能買牛奶,你倆選一個;或者按盧勤老師的方式讓孩子選擇“今天玩”或是“明天玩”,他倆反而會選擇你所希望的結果。


培養孩子一項長期有意義的興趣

當然了,我認為既然覺得“玩電動車”、不停地“買同樣的玩具”沒意義,那我們不妨就培養孩子一項長期“有意義”的活動。像我家七七、一一和我們一起去釣過一次魚之後,就對這件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也會通過短視頻、電視節目和周末定期帶他倆去釣魚的方式來了解和堅持這件事。

於是,當他倆想要一個重複性的玩具或者娛樂項目時,我會說:“咱們不是過兩天要去釣魚嗎?這錢得存起來買魚漂和魚餌,不然魚沒吃的,肯定不上鉤!”他倆也會“萬事以釣魚為重”。 #家長百問百答#

讓孩子有正確的“金錢觀”,並不是不為孩子花錢,而是讓孩子認同自己的“消費觀”。或許我們沒有特別必要告訴孩子家裡的經濟好壞,對於低幼齡的孩子來說,也不一定要強化父母掙錢的不易,但通過一些小心思讓孩子了解東西的“價值”,並認同自己的“消費觀”卻很有必要!


【麒麟媽媽:曾在胎停路上掙扎了7年的85後,有豐富的胎停就醫經驗,教過書,寫過文。現在陪伴雙胞胎男寶七七、一一成長,定期與你分享情感、育兒生活中的二三事】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嬰兒高跟鞋”形似“三寸金蓮”引質疑,誰在鼓吹“性感”幼兒? - 天天要聞

“嬰兒高跟鞋”形似“三寸金蓮”引質疑,誰在鼓吹“性感”幼兒?

近日,在社交平台上,有人曬出部分電商在售賣一款“嬰兒高跟鞋”的商品,由於該鞋子形似“三寸金蓮”,被不少網友怒斥審美畸形。“嬰兒高跟鞋”引質疑商家:用作妝飾,不是真鞋在上述帖文中,該“寶寶高跟鞋”商品展示的圖片上,小小的鞋底後跟部位,有顯眼的鞋跟,另一頁面上,附有一對胖乎乎的寶寶小腳穿着高跟鞋的圖片。...
或致嬰幼兒過敏!8批次爬行墊甲酰胺含量超標,涉澳樂等品牌 - 天天要聞

或致嬰幼兒過敏!8批次爬行墊甲酰胺含量超標,涉澳樂等品牌

在關注嬰幼兒安全防護的當下,嬰幼兒爬行墊作為預防跌倒碰撞的重要工具,已成為家庭育兒必備品。然而,市售產品材質安全性參差不齊,化學殘留與物理隱患引發家長擔憂。如何辨別產品是否符合安全標準?產品是否暗藏風險?對此,溫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對30批次嬰幼兒爬行墊樣品開展比較試驗。結果顯示,有8批次標稱商標...
《爸爸當家·慢享季》開播,育兒日常折射萬千家庭縮影 - 天天要聞

《爸爸當家·慢享季》開播,育兒日常折射萬千家庭縮影

以真實細膩視角,刻畫出多維度的“新父職實踐圖景”,用多元樣本打開科學育兒新思路。育兒觀察類真人秀《爸爸當家·慢享季》近日溫暖回歸,“全職爸爸互助會”除了有老朋友李艾、魏晨、張雅蓮,還有“超模媽媽”奚夢瑤、“三孩爸爸”劉嘉裕(彈殼)驚喜加盟,
一個人,有沒有福氣,看他的兒女的情緒狀態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一個人,有沒有福氣,看他的兒女的情緒狀態就知道了

有人家裡氛圍壓抑,兒女情緒消極低落;有人家裡溫馨和樂,兒女情緒積極向上。這不同的表現,透露着家庭深層差異。兒女的情緒狀態,是父母福氣的映照。古人云:“家和萬事興。”兒女情緒狀態好,家庭往往充滿生機,福氣也跟着來。一個人,有沒有福氣,看他的兒
汪小菲曬兒子生日照引發熱議正臉曝光引發關注 - 天天要聞

汪小菲曬兒子生日照引發熱議正臉曝光引發關注

2025年5月11日,一個不起眼的日子,卻因一張照片而成為社交媒體熱議的焦點。那天,汪小菲在朋友圈發出一組家庭合影,簡單的笑臉背後卻藏着一場關於隱私、爭議與家庭紛爭的激烈較量。照片中,一個小男孩的臉清晰可見——笑容天真,眼睛亮晶晶。有人說朋
一個女人有沒有福氣,別只看老公、孩子,而是要看臉 - 天天要聞

一個女人有沒有福氣,別只看老公、孩子,而是要看臉

大家好!我是楠芝。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承蒙抬愛,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楠芝,點贊共勉。有多少女人是這樣的呢?一味的覺得自己的福氣就是老公,就是孩子,每天除了老公孩子,根本就沒有自己。其實一個女人有沒有福氣,你看一看她的臉就知道
媽媽回應健身達人“山阿”離世:跟抑鬱症鬥爭十多年,最終選擇離開 - 天天要聞

媽媽回應健身達人“山阿”離世:跟抑鬱症鬥爭十多年,最終選擇離開

極目新聞記者 趙貝5月14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獲悉,健身達人“山阿”的媽媽通過社交賬號@山阿透露:“山阿跟抑鬱症鬥爭十多年,最終選擇了離開。”5月12日,“山阿”的母親發文,稱兒子已於2025年4月8日離世,生命停留在33歲。訃告中寫道:他(山阿)曾如一顆星,用溫柔明亮的大眼睛觀察這個世界,用善良和美感染身邊的親人...
提醒:危險,別買!“小哪吒”“小敖丙”被集體查處 - 天天要聞

提醒:危險,別買!“小哪吒”“小敖丙”被集體查處

走在商場、公園常常能看到孩子們手裡拿着哪吒、敖丙形象的氫氣球既可愛又吸睛這款以“小哪吒”為形象的卡通氣球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但是TA卻暗藏危機偶爾還會冒出“三昧真火”↓↓↓近日,北京房山警方查處77個卡通氣球這些氣球每個直徑半米左右被製作成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