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家的表嫂給我發信息,說她和表哥吵架了,問及原因,是因為表哥平時不做家務,又不願意帶寶寶。總之表哥每天下了班之後,只會抱着手機躺在沙發上打遊戲,猶如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巨嬰。
表嫂每天也要工作,她和表哥一起下班回到家裡,洗衣,做飯等家務活,都是表嫂一個人在干。吃完飯之後,表嫂還要帶孩子讀繪本。表哥如同一個甩手掌柜,什麼事情都不管。有時表嫂讓表哥看會娃,他一邊打遊戲一邊抱怨孩子淘氣。
表嫂說,他就是被你姑姑寵溺壞了,從小沒有教會他獨立能力。說的確實有道理,表哥從小就是嬌生慣養型的,因為他的成績好,姑姑覺得兒子的一切都很優秀。表哥畢業之後工作也不錯,他和表嫂結婚之後,才暴露出了身上有很多的缺點。
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父母關注最多的是娃的成績。經常聽到家長對孩子們嘮叨,只要你學習成績好就可以了,別的事情什麼都不用你操心。
父母可以為了孩子的學習,犧牲掉寶寶玩耍的時間,卻沒有告訴我們的娃,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1、培養男孩子多運動。
有數據顯示,超過6成的很多中小學生每天運動的時間都不超過1小時,甚至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孩子不運動。
孩子們長時間不運動,身體狀況自然會越來越差。鄰居家的娃今年才16歲,因為每天的學習任務繁重,他每天坐在書桌前。上學的時候在課堂上坐着,如今經常在家上網課,也是一坐就是一小天。
後來,孩子感覺到腰非常疼,坐着都很困難了。去醫院檢查之後,這個孩子居然是腰椎間盤突出。如果情況再嚴重,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娃本來是花一樣的年齡,卻因為長期不運動而經受了病痛的折磨,這種情況令人感覺到心疼。我們經常說健康就是1,後面的都是0,如果沒有了1,就等於失去了健康,後面加再多的0,都沒有任何意義。
《養育男孩》一書中說,爸爸對孩子的影響非常深遠,希望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父親就要傳遞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男孩子的肌肉量比女孩多30%,他們的身體強壯,更適合於多進行體育鍛煉。經常進行體育運動的孩子,情緒上也會有安全感。作為父親,應該多帶孩子一起玩耍,因為爸爸在陪孩子運動打鬧,嬉笑的過程中,可以告訴他們什麼時候要停下來,什麼時候再重新啟動。
父子在遊戲的過程中,娃懂得如何掌握分寸,以後和小夥伴一起玩耍的時候,他會明顯的知道尺度,懂得什麼時候應該停下來。
對於男孩子來說,多運動是有很多好處的,去戶外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可以為健康的身體打下良好基礎,還能夠讓孩子的大腦更加豐盈,也更有利於學習。
2、男孩子要學會獨立自主。
日常生活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讓男孩子學着去做,比如說五六歲的寶寶就可以幫媽媽掃地,倒垃圾。平時我和兒子一起去超市的時候,經常會把購物的袋子交給他,並且告訴娃媽媽是女生,你要學着照顧女孩子。
這樣,兒子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小的男子漢了。他長大結婚生子之後,也會主動做家務活,照顧妻兒,承擔起一個男人的責任。
從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開始,培養兒子的獨立性。放手讓孩子去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說自己穿衣、吃飯,收拾房間。嘗試探索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有的時候孩子明明想自己獨自去完成一件事情,父卻捨不得放手,凡事包辦。
只有放手,適當的給予兒子鼓勵和讚揚,才會讓他們懂得獨立,長大以後能夠獨自面對問題,成為自信有擔當的男人。
3、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失敗了也很正常。我們要找到失敗的原因,分析問題,然後找到解決的辦法。
一位朋友說她家孩子已經上大學了,有一天突然慌慌張張給老母親打電話,說我的手上扎了一個刺,應該怎麼辦呢?老母親哭笑不得,告訴他想辦法把刺弄出來就好了,後來孩子找超市的的阿姨要了一個針才把刺兒弄了出來。
聽起來好像是笑話,實質上18周歲的男孩子了。遇到了這麼一點兒小事情,還帶着哭腔給媽媽打電話,就是從小沒有兒子進行抗挫的引導。父母應該以身作則,讓兒子明白每一個人都會遇到挫折,重要的是遇到挫折之後要振作起來,變得更加強大。
結語:
父母不可能代替孩子成長,要教會他勇敢獨立去面對這個世界。教孩子獨立自主,熱愛運動,面對困難,勇往直前,這樣男孩子才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