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討論今天的話題之前,我先跟各位家長分享一個值得大家關注的故事。
笑笑是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性格外向、隨和、樂觀,在學校的時候,她從不惹是生非,並且能夠照顧其他同學。
去年,笑笑媽媽發現她有些反常。平時,笑笑回到家後會纏着正在做飯的媽媽講學校里發生的趣事,可那幾天,笑笑放學回家後,連飯都不吃,直接鑽進書房寫作業,還把門反鎖住了。
笑笑媽媽認為,笑笑之所以反常,也許是因為學習上遇到了難題,或者被老師批評了,所以沒有多想。
然而幾個月後,笑笑還是這樣子,而且話越來越少,一個向來活潑開朗的女孩,變得鬱鬱寡歡。
笑笑媽媽擔心孩子出什麼事情,於是便詢問了她,可笑笑一直說沒事。
直到有天,笑笑媽媽去開家長會,老師說,笑笑在班級里不合群,被孤立了。
笑笑媽媽一下就慌了,在她的“逼問”下,笑笑終於說出了這幾個月的遭遇。
原來,那段時間學校正在舉行“藝術節創意大獎賽”,笑笑所在的班級輸給了隔壁班。因為笑笑跟隔壁班的小左是最好的朋友,所以被同學懷疑成“間諜”,就這樣,全班都開始孤立笑笑了。
笑笑媽媽聽了後非常難過,如果孩子可以早點告訴她,孩子的心裡就不會一直裝着這件事,然後每天都因此而悶悶不樂。
其實,這正是大多數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也是非常容易被家長忽略的事情。
總結來說,很多孩子在學校或者其他地方被人欺負,受了委屈後不告訴父母,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着。
很多家長認為,這是孩子堅強的表現,但事實並非如此,相反,這種現象恰恰說明了孩子是膽小且脆弱的。
對孩子來說,小小的身軀怎麼能承受這麼大的傷害?
下面,我就跟各位家長分享一下,孩子被欺負了不敢告訴家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太“聽話”的孩子
在受到欺負時容易選擇忍氣吞聲
在大部分家庭中,家長一直把聽話作為教育理念,然而,過於聽話的孩子,在外面更容易受欺負,對家裡也是“報喜不報憂”。
國外有一部電影《魔法灰姑娘》,講了一個因為“聽話”而受盡欺負的善良女孩——艾拉。
艾拉剛出生的時候,壞女巫在她的身上施了“聽話魔法”,不管是誰的指令,她都要乖乖聽話。
後來,艾拉的母親去世,父親娶了帶着兩個姐姐的後媽,艾拉的黑暗生活來臨了。
姐姐經常對艾拉提一些無禮的要求,雖然艾拉非常不情願,但是在魔法的作用下,每次姐姐命令她的時候,艾拉立馬乖乖聽話了。
這件事讓她感到非常痛苦,因為很多事她是不想做的。
在現實中,像艾拉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雖然他們身上沒有魔法,但是卻一直被灌輸“聽話”的思想。
一個過於聽話的孩子,是沒有獨立思想的,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所以很容易受欺負。
當他受別人欺負的時候,往往不會反擊,反而會出現一種“認同心理”,也就是說,他會認為:別人這麼對我,一定是因為我不夠好。
而他之所以在受委屈後不願告訴家長,一是因為害怕家長的指責,二是因為在他的內心深處,他認為受欺負是一件非常沒出息的事情。
當然,這裡並不是說叛逆的孩子才不容易被欺負,任何教育方式都不要以極端的結果作為導向,引導孩子獨立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每個孩子溫柔但有力量
懂事但有立場
我們可以培養孩子溫文爾雅的性格,以及為他人着想的處事方式,但是我們一定要把握一個原則:
孩子可以溫柔,但是也要有自我保護的力量;孩子也可以懂事,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場。
其實,我們很難避免孩子受欺負,但我們能夠讓孩子學會在遇到危險和困難的時候第一時間告訴家長。
下面,是我的建議,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對孩子說這幾句話,這樣會給孩子很多安全感,今後遇到任何事,他都不會再擔心家長會指責。
第一,爸媽是無條件愛你的,所以不管你遇到了什麼事情,爸媽都會在你身邊給你幫助。
第二,如果有人欺負你,這並不是你的錯,而是對方的問題。
第三,即使你被欺負,也不要用暴力的方式去還擊,而是用合理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第四,你要有原則,如果別人讓你做你並不想做的事情,你一定要學會說“不”。
作為家長,我們要清楚,在孩子遇到危險和困難的時候,只有我們是無條件愛他的,所以如果連我們都無法給他幫助,對孩子來說,該是多大的傷害。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如果你有育兒的問題,可以給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