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改善“討好型人格”?

2022年10月06日22:16:15 育兒 1826

很多家長留言問:我家的孩子已經有討好型人格的傾向了怎麼辦?

今天,我將就此問題為各位家長進行解答。

在上次的文章中,我們提到了容易導致討好型人格的幾種教育模式:

1、家長不僅不誇獎孩子,還經常否定他

2、家長過度要求孩子要懂事聽話,忽略他的感受

3、家長很少陪伴孩子,時常讓他感覺到孤獨

4、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高,總是對他不滿意

這4種模式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沒有考慮孩子的需求。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改善“討好型人格”? - 天天要聞

當孩子的需求總是被家長或者外界忽視,他便會想盡辦法“自取”。

然而,孩子的世界非常單純,他並不會使用任何手段來得到自己想要的。他只能扮演乖小孩,以“討好”的方式,來取得周圍人的關注。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盡量避免上面的幾種模式。

其實,避免孩子成為“討好型人格”,那麼就要注意培養孩子自信和自愛的能力。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改善“討好型人格”? - 天天要聞

第一,經常鼓勵孩子,讓他懂得人不是完美的,所以不要在乎別人的評價。

討好型的孩子通常非常在意別人的評價。

知名作家蔣方舟曾經就備受“討好型人格”的困擾,她總是無法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需求,也不敢拒絕別人的需求,只因她十分在意自己在別人口中的評價。

然而,我們都知道,十個人有十種評價,我們不可能滿足每個人的要求。

況且,完美本來就不存在,所以有缺點是很正常的事情。

家長可以陪伴孩子看一些相關的繪本或者名人的事迹,告訴孩子,就算是非常優秀的人,也有缺點,也會犯錯。

所以,接納自己,比追求完美的自己更重要。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改善“討好型人格”? - 天天要聞

第二,討好別人可能得不到回報,但是愛自己卻能收穫更多幸福。

很多孩子經常將樂於助人和討好別人的概念混淆,所以往往會對周圍的人“過度付出”。

比如,之前有一位家長跟我講,說她家孩子今年上小學,特別喜歡幫助別的同學。

但是這種幫助,讓家長覺得有些過度了。孩子經常拿着自己的零花錢,給同學買雪糕、巧克力之類的零食。

有的時候,哪怕孩子自己不吃早飯,也要給同學帶好吃的。

我告訴這位家長,不要讓孩子把過度付出當作是樂於助人,幫助別人是要有底線的,如果超過了自己的能力範圍,那麼一定會感到不舒服。

所以,與其對別人付出,不如好好愛自己。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改善“討好型人格”? - 天天要聞

其實,想要改善“討好型人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孩子學會說“不”。

家長可以這麼跟孩子說:

“當別的小朋友找你幫忙的時候,如果你也愛莫能助,不要逞強,學會說不;


當別人要求你做你不願意做的事情時,你要勇敢地說不;


如果有人說你不是一個好孩子,你可以在心裡說不,因為沒有人是完美的;


心情不好的時候,如果別人,甚至家長批評你,你不要接受,要說不,因為負面情緒就像小怪獸,“不”就是殺死它的武器。”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改善“討好型人格”? - 天天要聞

其實討好型人格的孩子並不是很難改變,家長只需要在生活中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討好行為,那麼家長需要告訴他這樣做的危害是什麼。

討好型的孩子無非是想要得到周圍所有人的認可,那麼家長委婉地告訴孩子,得到別人的認可不重要,自己接納自己才最重要!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錢最愛這3種人,因它有靈性 - 天天要聞

錢最愛這3種人,因它有靈性

在生活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一點人盡皆知;錢,是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的,無人不愛錢!有了錢,父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更有底氣;有了錢,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也能沒有後顧之憂。
《繾綣成煙,藏於模糊記憶間》 - 天天要聞

《繾綣成煙,藏於模糊記憶間》

流年似箭,彈指間,歲月的車輪已匆匆駛過。那些曾在生命中出現的人,那些刻骨銘心的事,都在時光的打磨下,於記憶里漸漸模糊,如同褪色的老照片,只留下斑駁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