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蝸居》才知,上門挑釁故意使壞,是宋太太對丈夫最狠的報復

2022年07月14日22:04:03 育兒 1726

作者:一朵

“老婆,我想拜託你一件事,這一輩子我能夠信任的人,託付的人,只有你了,我不知道自己未來會怎麼樣,這是我自己造的孽,但孩子是無辜的,萬一我不得善終,萬一她不願意撫養那個孩子,你能不能……這個孩子是我們宋家唯一的男丁了。”

宋思明出事前,拜託妻子姜淼淼幫忙照顧自己的私生子,這種行為雖然為人不齒,但宋太太卻應承了下來。

重溫《蝸居》才知,上門挑釁故意使壞,是宋太太對丈夫最狠的報復 - 天天要聞

按理說,既然答應了丈夫的“無理請求”,就應該為之付出實際行動。然而,宋太太又是怎麼如何照顧海藻母子的呢?

她先是給宋的朋友打電話,得知了海藻的住處,上門挑釁故意使壞,直接害死了海藻肚子里的孩子,連帶着子宮也要被摘除,海藻這輩子徹底失去了為人母的資格。

一直以來,宋太太都是個遇事沉着冷靜的女人,面對丈夫的出軌行為,她可以雲淡風輕地和對方坐在桌子上閑談,宋思明婚外有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每回都是她幫着擦屁股。

重溫《蝸居》才知,上門挑釁故意使壞,是宋太太對丈夫最狠的報復 - 天天要聞

這些第三者,她全都沒當回事,更沒有做過迫害第三者的事情。只要能夠守住宋太太的身份,她可以忍受丈夫在外面的胡作非為,這便是中年女人的婚戀觀。

人前明明默許要幫丈夫照顧未出世的孩子,宋太太為何又在人後變了一副嘴臉,“用力毆打”懷有6個月身孕的海藻?作為有過生育經驗的過來人,她難道不知曉此刻的孕婦身體嬌貴,碰不得嗎?

重溫《蝸居》才知,上門挑釁故意使壞,害了海藻母子,是宋太太對丈夫最狠的報復。

害死海藻肚子里的孩子,讓宋家唯一男丁徹底消失在這個世界上,是宋太太一早就做好的籌劃。

重溫《蝸居》才知,上門挑釁故意使壞,是宋太太對丈夫最狠的報復 - 天天要聞

要不然,宋太太也不會一進入海藻家裡,就斜眼看海藻,翹着二郎腿,顯得特別不屑,還沒交流兩句,就直接把托着肚子的海藻從地上揪起來,刪了她一個巴掌。

後又拽着海藻的頭髮,將她的頭按在柜子上反覆撞,捶打海藻的肚子,還拽住海藻的胸和背,用力丟向裝飾櫃,柜子上的東西全砸了下來,花瓶、水晶盤一樣一樣掉在海藻的身上肚子上。

看着地上流淌而出的血跡,宋太太才算心滿意足,臨走還不忘指着地上的海藻說:“你活該的下場!”隨後摔門而去。

重溫《蝸居》才知,上門挑釁故意使壞,是宋太太對丈夫最狠的報復 - 天天要聞

一連貫的動作,足可看出,宋太太是下了死手的,她的初衷就是不讓這個孩子出生,如果能夠一屍兩命,再好不過。

倘若她只是一時失控,在看到躺在地上的海藻大出血的時候,會顯得手足無措,十分慌亂,或許還會打急救電話。然而,她並沒有,因此可以得知,這一切早就是她計劃好了的。

海藻被送往醫院,上了手術台後,就連醫院裡的工作人員,也不禁發出感嘆:“太狠了!都懷孕6個月了,再多一個月孩子就活了!怎麼狠心下得了手!都是女人!”

與此同時,宋太太還讓律師給宋思明打去電話報信,宋也得知了海藻失去孩子,摘除子宮的事實,宋太太的絕情報復,在這一刻,體現得淋漓盡致。

重溫《蝸居》才知,上門挑釁故意使壞,是宋太太對丈夫最狠的報復 - 天天要聞

我們無法對宋太太的行為給予絕對正確的是非判斷,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她這麼做是不可為的,然而,從人性的角度來說,宋太太是最大的受害者,她的隱忍反倒換來了對方的肆無忌憚,海藻和宋思明落得這樣一個下場,讓人不禁連連叫好。

圖片來自網絡

-END-

你如何看待宋太太的報復行為?歡迎留言討論。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 天天要聞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文|瑩媽01江蘇有一個女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邊的眼睛,結果眼睛嚴重過敏,壓根就睜不開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點點腫但沒完全瞎,還能看到一點點。媽媽哭笑不得,把視頻發到網上,萬萬沒有想到,同款的網友還真不少。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 天天要聞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人生似一場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臨著抉擇,每一次選擇都影響着未來的走向。懂得何時該勇往直前、何時該急流勇退,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智慧;明白何時要全力以赴去爭取、何時應謙遜禮讓以退為進,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適可而止,並非懦弱無能的表現,而是歷經世事打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 天天要聞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像一場漫長的旅行,有相聚的歡喜,也有離別的哀愁。小到日常的分別,大到生死的訣別,我們口中常說的“永遠相伴”,在無情的時光面前,也不過短短百年。當親人突然離世,為何有些人不會痛哭流涕?其實,沒有眼淚,並不意味着感情不深,那些不流淚的人,大多是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 天天要聞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近日,吳艷妮媽媽熊艷的一段訪談,引髮網友熱議。訪談中媽媽表示:吳艷妮就像是榴蓮,人們對她的看法兩極分化,從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別人喜歡的能力。熊艷在訪談中回憶,女兒吳艷妮剛去北京體育大學上學的時候被孤立,整個競技體校的女孩都不愛跟她玩,吃飯洗澡訓練都沒人陪,她就特別鬱悶。哭着給自己打電話。熊艷開導她...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 天天要聞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第一篇叫《媽媽》。孩子說:“除了媽媽,你在所有人那裡都占內存,只有媽媽,連老師發群里的照片都捨不得刪掉。”“占內存”——這屬於像素時代的詞,被孩子拿來度量愛的深淺。我們精心清理緩存、追逐流暢,媽媽卻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漸引導孩子的主見” - 天天要聞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漸引導孩子的主見”

文|吳鉤隨筆很多家長會陷入兩個極端:一個是把孩子當提線木偶,事事包辦;一個是“過早放手”,什麼都讓孩子自己決定。可事實是——教育的真正目標,是讓孩子有主見、有方向、有判斷力,但不是讓他在沒有準備好的時候,獨自面對人生風浪。孩子不是你的人生附
鉛中毒不容忽視,孩子咬筆桿也有隱患嗎?兒科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鉛中毒不容忽視,孩子咬筆桿也有隱患嗎?兒科醫生提醒

近日,鉛中毒話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作為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屬元素,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十大最應關注的有毒化學品之一。生活中哪些物品含鉛?鉛中毒距離我們有多遠?如何防範潛在的鉛暴露風險?潮新聞記者採訪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吳秀靜。“爆米花、松花蛋等食品可能含有較高鉛含量,長期食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