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早期食物干預可以預防幼兒食物過敏?

2022年07月05日02:04:28 育兒 1577
Lancet:早期食物干預可以預防幼兒食物過敏? - 天天要聞

醫脈通編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本項包含了2394名兒童的析因、多中心、整群隨機試驗顯示:在4個月大之前引入致敏食物可以減少幼兒期的食物過敏詳見正文。

據估計,食物過敏影響了大約3%-7%的5歲以下兒童;11%的12個月齡以下嬰兒;1.4%–3.8%的6-10歲兒童。食物過敏的診斷具有挑戰性。目前,口服食物激發試驗是區分報告和確診臨床疾病的金標準。食物過敏的初級預防對社會和個人都有很大益處。從4個月大開始定期攝入雞蛋和花生可能會減少高危嬰兒的食物過敏。然而,支持在普通人群嬰兒4個月前進行早期營養干預的證據仍然很少。

近日,來自挪威奧斯陸大學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析因、多中心、整群隨機試驗,旨在確定普通人群中的嬰兒早期進食或應用常規皮膚潤膚劑是否會降低食物過敏的風險。該研究於Lancet.(影響因子:202.731)上發布。

Lancet:早期食物干預可以預防幼兒食物過敏? - 天天要聞

研究設計

研究團隊在挪威奧斯陸大學醫院、stfold醫院信託基金以及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卡羅林斯卡大學醫院進行了一項2×2析因、群集隨機試驗。

在產前進行常規18周超聲檢查婦女的嬰兒在出生時被隨機分為以下4組:

(1) 非干預組;

(2) 皮膚干預組(皮膚潤膚劑、沐浴添加劑和面霜;從2周齡到<9個月齡,每周至少4次);

(3) 食物干預組(從3個月齡開始早期補充花生、牛奶、小麥和雞蛋);

(4) 聯合干預組(皮膚和食物干預)。

參與者被隨機分配(1∶1∶1∶1)。主要結果是在36個月齡時對任何干預性食物過敏。主要療效分析通過意向性治療分析完成,包括所有隨機分配的參與者,除了三名撤回同意的個體。

結果

研究團隊在2015年4月14日至2017年4月11日期間招募了2397名新生兒。其中,非干預組(597人),皮膚干預組(575人),食物干預組(642人),聯合干預組(583人)。非干預組、食物干預組和皮膚干預組各有一名參與者退出試驗。

最終有44名患兒食物過敏,非干預組中14例(2.3%),皮膚干預組中17例(3.0%),食物干預組中6例(0.9%),聯合干預組中7例(1.2%)。32名兒童被診斷為花生過敏,12名兒童被診斷為雞蛋過敏,4名兒童被診斷為牛奶過敏。沒有人對小麥過敏。

與無食物干預組相比,食物干預組的食物過敏率降低(風險差-1.6%[95%CI-2.7至-0.5];優勢比[OR]0.4[95%CI-0.2至0.8]),但與皮膚干預組(0.4%[95%CI-0.6至1.5%];OR1.3[0.7至2.3])相比無顯著交互作用(P=1.0)。每預防1名兒童的食物過敏需要63名兒童及早接觸致敏食物。未觀察到嚴重的不良反應。

結論

在一般人群中,從3個月齡開始接觸致敏食物可降低36個月時的食物過敏。及早引入常見的過敏性食物是預防食物過敏的安全有效策略。

參考文獻:

[1] HO S, Lie A, Vettukattil R, et al. Early food intervention and skin emollients to prevent food allergy in young children (PreventADALL): a factorial, multicentre, cluster-randomised trial[J]. Lancet, 2022 Jun 25;399(10344):2398-2411.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萌態百出!熊貓寶寶圓潤如煤氣罐,網友:這誰能頂得住啊! - 天天要聞

萌態百出!熊貓寶寶圓潤如煤氣罐,網友:這誰能頂得住啊!

在翠綠茂密的竹林中,藏匿着一群令人忍俊不禁的可愛使者——熊貓寶寶。它們宛如一顆顆精緻雕刻的玉球,圓潤得如同家中的“煤氣罐罐”,讓人一見便心生歡喜,愛意滿滿。作為中國的國寶,熊貓寶寶不僅因其黑白分明的獨特毛色和憨態可掬的模樣在全球圈粉無數,更
妙筆天成,弘揚國粹——張德聰 - 天天要聞

妙筆天成,弘揚國粹——張德聰

篆書,作為中國古老書法之一,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歷史價值一直為人們所稱道。在篆書書法中,其字形勻稱、線條優美,給人以古樸、端莊的美感。張德聰先生的篆書,每個字的線條都呈現出一種流暢、圓潤的美感,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享受。特別是在書寫長篇作品時,篆書的線條之美更加凸
熊孩子在情感表達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 天天要聞

熊孩子在情感表達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熊孩子在情感表達上確實有一些特殊的方式,這些方式可能與其他年齡段的孩子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特殊方式:直接而強烈的表達:熊孩子可能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不經過太多的修飾或考慮。例如,他們可能會直接告訴父母他們想要什麼玩具或食物,或
這一生,為何而忙? - 天天要聞

這一生,為何而忙?

人的一生,短暫且無常,災難痛苦,生老病死,我們都要面對。這一生,有順境也有逆境,坎坷波折,風雨同行,我們都需承受。這一生,身不由己,責任重重,壓力在肩,我們都必須應對。人生,無法重來,生命短暫且多變,我們都需接納。一生之中,或苦或甜,或順或逆,或富或窮,盡在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