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懶媽媽容易養出聰明娃?3個秘訣是關鍵

2021年09月13日22:35:11 育兒 1295

稻盛和夫在《母親的教誨改變我一生》一書中,用他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

有一個“懶惰的母親”,孩子的童年是多麼幸福。只有父母懶惰,孩子才能勤奮,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找到自己的路。

實際上,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會有結果,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們能經常發現父母越努力勤奮,可教育的結果卻朝負面的方向去了。


有一位朋友分享過他母親的教育方法,他小時候學習成績差,那會又不流行補習,她的母親無奈之下想了個“妙招”。


每天放學,母親都會要求他把今天學到的知識講一遍。遇到他講不清的地方,母親就要求他第二天去問老師,學會後再講。


很快,朋友學習的積極性一天比一天高,給媽媽當老師的巨大成就感激勵着他,他的成績逐漸趕了上來,後來考了一所不錯的大學。


這件事可能只是個例,但證明多給孩子一些證明自己的機會,有很大概率能收穫驚喜。


《解碼青春期》一書中提到:那些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扮演的是“教練”的角色,而非一手包辦的“交通管制員”。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適當地“偷懶”,做一個“懶”的父母,或許有奇效,這裡的懶不是完全放任,而是有所放手,身懶心不懶。


為什麼懶媽媽容易養出聰明娃?3個秘訣是關鍵 - 天天要聞


父母們可以在這3個方面適當“懶”一下。


懶得做決定


讓孩子掌握自己的決定權,小到今天出門穿紅外套還是綠外套,大到選擇學習的特長或運動,這樣一來孩子會更有主見、更加自信。


有主見的孩子長大了,在學習工作中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做什麼,當孩子有了具體的目標後很難被其他誘惑所干擾。


為什麼懶媽媽容易養出聰明娃?3個秘訣是關鍵 - 天天要聞


朋友講過這樣一件事:朋友孩子讀小學,他很重視孩子的學習能力,每次無論在忙,孩子只要有關於學習的問題,他一定要抽身解答。


可是時間久了,他發現孩子的學習越來越差,甚至有時候都無法完成作業。


他試探性地問孩子,感覺學習遇到了什麼困難?孩子天真地講:“有困難也不怕,我還有爸爸呢!”


為什麼懶媽媽容易養出聰明娃?3個秘訣是關鍵 - 天天要聞


朋友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的有問必答限制了孩子。之後,孩子在遇到困難,他就要求孩子先自己查資料解決,實在不行了再向父母求助。


堅持了一段時間,孩子的成績有所好轉。


孩子提出問題,做父母的我們下意識地給出答案,這樣的舉動會讓孩子懶得動腦,失去獨自思考的能力。


做一個“懶”父母,把獨立思考的能力還給孩子,非常重要。


為什麼懶媽媽容易養出聰明娃?3個秘訣是關鍵 - 天天要聞


事事為孩子做決定,只會讓孩子失去做決定的能力,父母需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孩子的想法,不應將自己的意志力強加給孩子,做個好“參謀”。


懶得嘮叨


教育家盧梭告訴我們: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式,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為什麼懶媽媽容易養出聰明娃?3個秘訣是關鍵 - 天天要聞


很多時候在孩子看來,媽媽不斷重複的道理,講多了就變成一種指責。


很多父母會循環囑咐孩子:

“去幼兒園和小朋友好好玩,不要打架。”

“好好吃飯,別挑事。”

“讀繪本要專心,別玩玩具了。”

“玩具不要堆滿地,玩什麼拿什麼。”

“快起床別睡過了,一會要去幼兒園。”

……


類似的話,經常被父母掛在嘴邊,成千上萬次循環。父母每說一次,孩子心裡就煩悶一次。


為什麼懶媽媽容易養出聰明娃?3個秘訣是關鍵 - 天天要聞


可能開始時候父母這麼說,孩子會審視自己是否有做到,等負面說多了,孩子就變成了滾刀肉,任父母如何說教都不為所動,整個人越來越消極,不管做什麼都破罐子破摔,甚至跟媽媽對着干。


時間久了,孩子甚至會產生懷疑,思考自己是不是做什麼都做不好,否則為什麼父母老要在一邊嘮叨。


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超限效應,指某種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讓人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為什麼懶媽媽容易養出聰明娃?3個秘訣是關鍵 - 天天要聞


父母的頻繁說教,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耐煩,而且會讓 孩子感覺被父母的話“限制”住了,他們不僅懷疑自身,失去信心,而且還會像父母嘮叨的那樣,越來越差。


懶得多動


大部分懶孩子都有一個勤快的媽媽,看着孩子屋子亂就幫忙整理?看到孩子渴了,就給孩子倒水?


大錯特錯,這樣只會培養出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孩子。


父母一定要忍住,再亂也別去收拾,如果看不下去,可以旁敲側擊暗示孩子:“今天是不是太忙忘了收拾房間了?”


為什麼懶媽媽容易養出聰明娃?3個秘訣是關鍵 - 天天要聞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孩子具備收拾房間能力的前提下,如果孩子剛學會走路,這時候指望孩子自己整理房間,和白日做夢沒有區別。


引導孩子做家務是一步步來來的,一點點教孩子,一點點把活放給孩子去做,當孩子把房間收拾整潔後,千萬不要忘了給孩子一個大大的微笑,並且稱讚孩子如此的勤快能幹。


為什麼懶媽媽容易養出聰明娃?3個秘訣是關鍵 - 天天要聞


有些路只能讓孩子自己走,父母放手是孩子上的人生中最關鍵的一課,也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因為學會獨立,學會生活,這些,都是人一生幸福的根本。


鄭淵潔說:母親的含義是影響。


父母的日常生活舉措、習慣與觀點,對孩子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影響。事事都太用心、太用力,對孩子來說不是愛,是傷害。


為什麼懶媽媽容易養出聰明娃?3個秘訣是關鍵 - 天天要聞


父母如果控制孩子的生活,事事替孩子做決定,那麼孩子最終只會變成大頭巨嬰,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更無法掌控自己的未來。


父母總是嘮叨孩子,不斷提醒孩子,說太多指導太多,不給孩子思考的機會,孩子會失去主見、失去信心。



如果想好好教導孩子,那麼保持適當的教育界限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


用恰當的教育方法,鬆弛有度,讓孩子在充滿愛的家庭氛圍中長大,才能激發孩子的潛能。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子女出息,早有預兆”:有前途的人,大多有這3個特質 - 天天要聞

“子女出息,早有預兆”:有前途的人,大多有這3個特質

年少立志,未來可期,子女是否有出息,從平時的一些表現便能看出。只要多加留意、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其中的端倪,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一些細微之處往往暗藏乾坤。子女若有出息,其實早有預兆,有前途的人,大多具備特定的特質。01:自律性強自律是出息
人這輩子3次大劫渡完後,上天會加倍補償你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3次大劫渡完後,上天會加倍補償你

人生長路,布滿荊棘,劫難如影隨形,而我們大多時候只能獨自在苦樂交織中踽踽前行。世間紛擾繁雜,煩惱無盡,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為自己套上了無形的枷鎖,在自設的牢籠中苦苦掙扎。
人過55歲,如果你還有八九十歲的父母,要守住這三條規矩 - 天天要聞

人過55歲,如果你還有八九十歲的父母,要守住這三條規矩

文/飛魚人過五十五歲後,如果你沒有其他兄弟姐妹幫忙,那麼自己真的是要多賺一點錢,賺錢第一要點,勤快看望關愛監督第二。你的父母才能過上比較好的晚年生活。如果你有兄弟姐妹,他們也能夠跟你一起出錢出力,自然這個家族是會很和睦的。
廣州一村夫妻最高可獲20萬獎勵:初婚最高8萬元、生育最高12萬元 - 天天要聞

廣州一村夫妻最高可獲20萬獎勵:初婚最高8萬元、生育最高12萬元

近日,廣州南嶺村首創疊加惠民獎補。以婚育獎補為例,如果初婚夫妻雙方均為南嶺聯社戶籍股東成員,此前只享受聯社最高4萬元獎勵、生育三胞胎一次性補貼6萬元的福利,合計10萬元。新惠民政策實施後,可以同時享受村社兩級獎補,婚育補貼金額將分別翻倍至初婚最高8萬元、生育最高12萬元,合計20萬元。(來源:@廣州日報)更多...
警惕兒童被誤鎖車內,十幾分鐘溫度可升至40-50℃ - 天天要聞

警惕兒童被誤鎖車內,十幾分鐘溫度可升至40-50℃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孔天驕 石夢竹)近日發生多起家長大意將孩子鎖在車內的險情。據安徽蚌埠消防救援部門接到的報警信息,在蚌埠禹會區一公園北門附近,一名2歲幼童不慎被鎖在了車內,當天午後氣溫高達34℃。消防員破窗後,迅速打開車門將孩子抱出。由於車內高溫悶熱,幼童的衣物已被汗水浸透,還出現了中暑癥狀。炎...
15歲女生暑假幫父親裝空調走紅,她說:“原來爸爸媽媽平時工作這麼辛苦,”網友:這是真正的“千金頂”! - 天天要聞

15歲女生暑假幫父親裝空調走紅,她說:“原來爸爸媽媽平時工作這麼辛苦,”網友:這是真正的“千金頂”!

極目新聞記者 楊琛源實習生 向可欣近日,一段記錄湖北襄陽一位高一女生暑期跟隨父親裝空調的視頻在抖音平台走紅。高溫酷暑下,女孩與父親一同搬空調的畫面感動了無數網友,許多人稱她“是小棉襖,更是千金頂”。7月7日,極目新聞記者聯繫到女孩的父母,了解到了這個家庭的溫馨故事。女孩幫父親搬空調據女孩的母親曹女士介紹...
天水幼兒園血鉛異常患兒家長:孩子再過幾天就要畢業,借錢貸款也要治病 - 天天要聞

天水幼兒園血鉛異常患兒家長:孩子再過幾天就要畢業,借錢貸款也要治病

近日,甘肅省天水市一所幼兒園被曝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部分幼兒血鉛異常,引起廣泛關注。 據官方通報,相關執法部門已對涉事幼兒園負責人立案偵查。對負有監管責任的相關部門將嚴肅追責。其他相關調查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對血鉛異常幼兒的醫治和營養干預、心理疏導等工作正在科學有序進行。 天水市麥積區衛生健康局發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