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女兒才1米4,父親急了,每月花3000給女兒打激素。網友,急啥

2021年09月04日22:14:07 育兒 1244

小時語文課本,有個拔苗助長的寓言故事。它告訴我們:做事急於求成,若違背它的自然發展規律,結果反而糟糕。

現如今社會,很多家長們都關心孩子長高的問題,個別家長為了讓孩子長高,竟然採取“旁門左道”。

11歲女兒才1米4,父親急了,每月花3000給女兒打激素。網友,急啥 - 天天要聞

我爸媽就曾這樣做過。

當時,爸媽為了我和哥長高,每次都給我們倆買很長的褲子,說是有利於長高。

我爸身高1米65,我媽1米55,後來我哥長到1米66就停了。而我聽了老師建議,通過運動,比如打籃球,硬生生突破了1米70。

由此可見,要想長高,只有相信科學,比如運動鍛煉,科學飲食才是正道。

11歲女兒才1米4,父親急了,每月花3000給女兒打激素。網友,急啥 - 天天要聞

最近,在福建福州,有位父親萬先生,因為擔心女兒長不高,每個月花3000多元,為女兒打生長激素。他表示,哪怕女兒結能長高1厘米,花1萬也值。

網友們對此卻紛紛搖頭。

事情是這樣的。

萬先生女兒4歲開始學舞蹈,學舞蹈的一般都要求身材高挑窈窕。

11歲女兒才1米4,父親急了,每月花3000給女兒打激素。網友,急啥 - 天天要聞

女兒11歲那年,只有1米4。這時萬先生急了,連忙帶兒女去醫院檢查。


11歲女兒才1米4,父親急了,每月花3000給女兒打激素。網友,急啥 - 天天要聞

結果,醫生說她女兒骨齡偏大。萬先生一狠心,決定採用“旁門左道”,不惜花重金,給女兒打生長激素。

這激素可不是普通的葯,價格不低。據悉,光是用在女兒激素上的開銷,一個月就要3000,這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一筆很重的負擔。

對此,萬先生卻態度堅決,說這很值得。哪怕花1萬讓女兒長高1厘米都值得。

網友的看法:

1、這誇張了,是拔苗助長啊。

2、有些孩子一年就長高了,我妹妹16歲才長高,15歲才1米5,16歲那一年長高25公分。

……

對此,我的看法:

1、如果打激素是聽從了醫生建議,家裡有錢,每個月花3000給女兒打激素也沒啥問題,若是影響到孩子健康了,那還是不要“拔苗助長”了。

2、孩子才11歲,正在發育期間。個人認為孩子可以通過運動鍛煉,合理飲食,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等來促進骨骼生長。

雖說小孩身高遺傳占很大一部分因素,可是後天發育也很重要。

11歲女兒才1米4,父親急了,每月花3000給女兒打激素。網友,急啥 - 天天要聞

就比如我,鄰居都斷定我和哥是矮子(身高不超過1米65),可是我通過打籃球,也長到了1米7。

還有一種可能,有些孩子發育比較慢,正如網友的評論,妹妹16歲才開始長高。

所以,我認為過早用激素促進骨骼發育還是欠妥。

3、孩子長高了固然是好,但我覺得身體健康還是第一位。平時多鼓勵孩子積极參加體育活動,把身體鍛煉好了比什麼都強。同時,合理的體育活動,也能促進骨骼發育,這是相輔相成的。

各位友友,你們怎麼看呢?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子女出息,早有預兆”:有前途的人,大多有這3個特質 - 天天要聞

“子女出息,早有預兆”:有前途的人,大多有這3個特質

年少立志,未來可期,子女是否有出息,從平時的一些表現便能看出。只要多加留意、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其中的端倪,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一些細微之處往往暗藏乾坤。子女若有出息,其實早有預兆,有前途的人,大多具備特定的特質。01:自律性強自律是出息
人這輩子3次大劫渡完後,上天會加倍補償你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3次大劫渡完後,上天會加倍補償你

人生長路,布滿荊棘,劫難如影隨形,而我們大多時候只能獨自在苦樂交織中踽踽前行。世間紛擾繁雜,煩惱無盡,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為自己套上了無形的枷鎖,在自設的牢籠中苦苦掙扎。
人過55歲,如果你還有八九十歲的父母,要守住這三條規矩 - 天天要聞

人過55歲,如果你還有八九十歲的父母,要守住這三條規矩

文/飛魚人過五十五歲後,如果你沒有其他兄弟姐妹幫忙,那麼自己真的是要多賺一點錢,賺錢第一要點,勤快看望關愛監督第二。你的父母才能過上比較好的晚年生活。如果你有兄弟姐妹,他們也能夠跟你一起出錢出力,自然這個家族是會很和睦的。
廣州一村夫妻最高可獲20萬獎勵:初婚最高8萬元、生育最高12萬元 - 天天要聞

廣州一村夫妻最高可獲20萬獎勵:初婚最高8萬元、生育最高12萬元

近日,廣州南嶺村首創疊加惠民獎補。以婚育獎補為例,如果初婚夫妻雙方均為南嶺聯社戶籍股東成員,此前只享受聯社最高4萬元獎勵、生育三胞胎一次性補貼6萬元的福利,合計10萬元。新惠民政策實施後,可以同時享受村社兩級獎補,婚育補貼金額將分別翻倍至初婚最高8萬元、生育最高12萬元,合計20萬元。(來源:@廣州日報)更多...
警惕兒童被誤鎖車內,十幾分鐘溫度可升至40-50℃ - 天天要聞

警惕兒童被誤鎖車內,十幾分鐘溫度可升至40-50℃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孔天驕 石夢竹)近日發生多起家長大意將孩子鎖在車內的險情。據安徽蚌埠消防救援部門接到的報警信息,在蚌埠禹會區一公園北門附近,一名2歲幼童不慎被鎖在了車內,當天午後氣溫高達34℃。消防員破窗後,迅速打開車門將孩子抱出。由於車內高溫悶熱,幼童的衣物已被汗水浸透,還出現了中暑癥狀。炎...
15歲女生暑假幫父親裝空調走紅,她說:“原來爸爸媽媽平時工作這麼辛苦,”網友:這是真正的“千金頂”! - 天天要聞

15歲女生暑假幫父親裝空調走紅,她說:“原來爸爸媽媽平時工作這麼辛苦,”網友:這是真正的“千金頂”!

極目新聞記者 楊琛源實習生 向可欣近日,一段記錄湖北襄陽一位高一女生暑期跟隨父親裝空調的視頻在抖音平台走紅。高溫酷暑下,女孩與父親一同搬空調的畫面感動了無數網友,許多人稱她“是小棉襖,更是千金頂”。7月7日,極目新聞記者聯繫到女孩的父母,了解到了這個家庭的溫馨故事。女孩幫父親搬空調據女孩的母親曹女士介紹...
天水幼兒園血鉛異常患兒家長:孩子再過幾天就要畢業,借錢貸款也要治病 - 天天要聞

天水幼兒園血鉛異常患兒家長:孩子再過幾天就要畢業,借錢貸款也要治病

近日,甘肅省天水市一所幼兒園被曝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部分幼兒血鉛異常,引起廣泛關注。 據官方通報,相關執法部門已對涉事幼兒園負責人立案偵查。對負有監管責任的相關部門將嚴肅追責。其他相關調查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對血鉛異常幼兒的醫治和營養干預、心理疏導等工作正在科學有序進行。 天水市麥積區衛生健康局發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