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錯事還發脾氣,着急了還打人,是每個孩子的通病?

2021年04月22日21:08:10 育兒 1249

前幾天跟幾位寶媽聊天,發現現在的孩子脾氣挺大。

婷婷媽媽說:那天我跟孩子在車裡玩遊戲,孩子輸了,然後就開始崩潰大哭,還打我的臉,眼鏡給我打變形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動手了,道理講了也沒有用。

我把車門一鎖,使勁握住她的手,一直看着她,堅定地告訴她我不允許她這樣做。她哭的越來越厲害,各種狡辯各種推諉。

我沒有理,一直到她哭的咳嗽了,她跟我道歉,說知道自己錯了,然後邊道歉邊用指甲撓我手。我很疼,但我沒表現出來,我說你這樣沒用,我沒感覺。

最後她徹底放棄了,真心的跟我道歉。

當時真的想幾巴掌拍過去算了,但又不想以暴制暴,只能這樣給她壓力。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做錯事還發脾氣,着急了還打人,是每個孩子的通病? - 天天要聞


孩子情緒壞、亂髮脾氣的場景,幾乎每個家庭都遇到過:


父母不買玩具,孩子崩潰大哭;
父母阻止孩子長時間玩遊戲,孩子不高興哭鬧;

父母讓孩子收拾玩具才睡覺,孩子不樂意也哭;

父母批評孩子打其他小朋友,孩子又哭;

父母忙時沒能及時陪孩子玩,孩子又要哭……



而當家長面對發脾氣的孩子,家長會條件反射地沖孩子發火:“我早就提醒過你了,你居然還……”

做錯事還發脾氣,着急了還打人,是每個孩子的通病? - 天天要聞

但媽媽們,你有認真想過為什麼孩子會亂髮脾氣嗎?


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發脾氣的原因是不一樣的。



1

2歲孩子發脾氣:我做不到!


在2歲寶寶的認知里,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


2歲以後,他們開始熱衷於探索,會在家裡一遍一遍重複探索的過程,並以此建立自己的空間感。


做錯事還發脾氣,着急了還打人,是每個孩子的通病? - 天天要聞


他們渴望去做一些事情,但是當想要做的事情遠遠超過他自己的能力之後,大腦就會產生壓力激素,比如皮質醇。它會讓寶寶的大腦產生憤怒的情緒。


所以,他生氣,生自己的氣。



2

3歲孩子發脾氣:害怕變化


3歲孩子剛剛形成的安全感非常脆弱。


他們一方面很依賴自己掌握的規律,另一方面卻又想掌控環境。


表現出來的,就是愛發脾氣的熊孩子。


例如,要求吃一塊糖,或者更多的零食、不願意吃蔬菜水果、索要某種玩具等;當需求得不到滿足,先忽略是否是合理的需求。


做錯事還發脾氣,着急了還打人,是每個孩子的通病? - 天天要聞


孩子就極易出現生氣、發怒的舉動,當這一舉動無法再引起父母的注意,孩子就升級成打砸物品,父母越看重什麼,孩子就砸什麼,直到父母回應為止。


所以孩子鬧,可能是他由於感受到了愛的匱乏而發出的求救信號。



3

4歲孩子發脾氣:爭取更多的權力


4歲孩子發脾氣,源於他們想要爭取更多權力。


比如:上課的時候,老師讓同學們舉手回答問題,她也舉手了,如果老師沒有點到她,她便會生氣。

做錯事還發脾氣,着急了還打人,是每個孩子的通病? - 天天要聞


中午吃飯的時候,老師邀請小朋友去提餐,她申請了,如果老師沒有每天邀請她,她也會生氣。



4

5歲孩子發脾氣:什麼都想做好


5歲孩子開始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自尊心開始萌芽。


他非常渴望關注、很想什麼都做的很好。


做錯事還發脾氣,着急了還打人,是每個孩子的通病? - 天天要聞


這個階段,讓他大發脾氣的主要有兩個原因:學習吃力,或者做錯了事情。


因為太着急做好,所以學習一旦遇到了挫折,就很容易發脾氣。


綜上所訴,孩子發脾氣主要是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完好的沒有缺陷的人,所以他們接受不了自己犯錯,他們或者把錯誤轉嫁給別人(不承認),或者把情緒發泄在別人身上。


面對孩子發脾氣,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


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發脾氣的原因,採取不同的應對方式:有的時候孩子小還不懂事,在這個年齡階段要去培養、科學教育,發火不會解決問題可能會加重問題;如何已經可以獨立了,犯錯就需要明確告訴他,避免犯更大的錯誤。


做錯事還發脾氣,着急了還打人,是每個孩子的通病? - 天天要聞


1.幫孩子搞清楚自己的脾氣從哪裡來


有位媽媽跟我說,孩子最近脾氣特別大,動不動就大哭大鬧,跺腳撒潑。當我和孩子聊天時,孩子是這樣說的: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發脾氣,但是我也不想發脾氣,我不想惹媽媽生氣的。


然後順着孩子的思路,捋清孩子發脾氣的原因:不希望惹媽媽生氣,但是看到媽媽已經生氣了,就更着急了。


做錯事還發脾氣,着急了還打人,是每個孩子的通病? - 天天要聞


帶着孩子重新回顧自己亂髮脾氣的過程,已經是給自己的情緒注入理智的思考,能起到反省的作用。父母不僅表達了傾聽,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注,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描述也是一個發泄的過程。


2.幫助孩子解決情緒、直面錯誤


當孩子感到“危險”,就會過度關注自己,那麼就沒有能力關注錯誤本身,當孩子“威脅”解除,就不會過度關注自己,才會轉而關注錯誤本身。


督促孩子改正,並為孩子直面錯誤的勇氣點贊,尤其是對一些很難的錯誤,要及時鼓勵。


做錯事還發脾氣,着急了還打人,是每個孩子的通病? - 天天要聞


無論孩子發脾氣對還是錯,父母表示理解和同情總不會有錯。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了,也認識了自己的情緒,一切錯誤便可以輕鬆承認了(人性的弱點)。


相比之下,如果父母第一反應或一開口便是對孩子情緒的否定,往往會引起孩子下意識的反抗。


3.教會孩子駕馭情緒


孩子的壞情緒被父母理解後,孩子便會順心了許多。


做錯事還發脾氣,着急了還打人,是每個孩子的通病? - 天天要聞


接下來父母便要教孩子駕馭情緒的正確方法。壞情緒常常是有破壞力的,不僅會讓孩子的心理處於糟糕的境地,阻礙了孩子做事情的動力,還會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





DAP有話說


當孩子犯了錯,請把它看成一個機會,而不是一個麻煩:犯錯誤沒關係,而且他們能夠在不遭受痛苦或者受到羞辱的情況下彌補錯誤;孩子們也會學到,他們對自己的行為負有責任,別人不會替他們承擔後果;他們還可以學會選擇在哪裡進行不同的活動才合適,這也是一種社會技能和禮貌。


做錯事還發脾氣,着急了還打人,是每個孩子的通病? - 天天要聞


當孩子犯錯了還發脾氣,請把它聽做一個求助信號,而不是一個攻擊。


最後提醒各位家長,我們作父母的,還是要多注意孩子發育過程中的每個細節和問題,找出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才能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紅花渠畔“趣味遊戲”解鎖科學育兒新圖景 - 天天要聞

紅花渠畔“趣味遊戲”解鎖科學育兒新圖景

為使轄區更多孩子深入了解紅花渠的悠久歷史,同時秉持“文明健康素養從娃娃抓起”的理念,5月23日下午,興慶區衛生健康局聯合勝利街祥和社區,組織轄區眾多家庭齊聚紅花渠適兒化改造點,開展“童趣紅花渠——花兒朵朵健康行”主題健康教育活動。以古渠歷史為底色,將健康知識具象化為趣味關卡,通過沉浸式遊戲體驗提升家庭...
【科普營養】為什麼有人天生吃不胖?Nature子刊:關鍵在父母受孕季節!這個時節出生的人棕色脂肪更多,BMI更低,且內臟脂肪更少 - 天天要聞

【科普營養】為什麼有人天生吃不胖?Nature子刊:關鍵在父母受孕季節!這個時節出生的人棕色脂肪更多,BMI更低,且內臟脂肪更少

文章來源:梅斯醫學 撰文:木白已授權《臨床營養網》轉載有沒有這樣一種朋友,明明和你一起點了外賣、擼了串、吃了甜點,結果人家依舊腰細腿長、毫無贅肉;而你呢?只是多喝了兩口奶茶,體重秤就響起了警報。我們辛苦計算熱量、翻着食譜做低脂餐,他們卻能在火鍋前一通猛炫,依舊身形輕盈如燕。難道這是命運的不公?其實答...
親戚一個逗娃動作把孩子送重症監護!醫生:影響智力!父母崩潰 - 天天要聞

親戚一個逗娃動作把孩子送重症監護!醫生:影響智力!父母崩潰

文|菁媽很多無知的大人特別喜歡逗孩子!有時候會讓孩子羞愧難當比如讓孩子當面跳舞,孩子不願意就在旁邊說孩子小氣,出不了眾。有時候會在孩子心裡留下陰影比如孩子在老家的戶外洗澡,洗完澡沒穿衣服的時候,親戚就逗孩子,這個小雞雞能給我嗎?我用糖跟你換
兒子上班拿到第一個月工資,背着我悄悄回了老家,原因令我欣慰 - 天天要聞

兒子上班拿到第一個月工資,背着我悄悄回了老家,原因令我欣慰

文:王姐 素材:於悅悅(聲明:作者用第一人稱寫故事,故事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請理性閱讀!)我叫於悅悅,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家庭,是土生土長的城市人。我的父母都是老師,從小我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後來一路順利的考上大學,大學畢業後,留在了省城工作
親子家庭日 樂趣享習俗 - 天天要聞

親子家庭日 樂趣享習俗

5月24日,小女孩在展示製作好的手工龍舟。 當日,中鐵建工青島上合大廈項目部舉行“童心同行 粽享端午”親子家庭日活動,邀請職工家屬及子女一起包粽子、做龍舟,開展互動趣味遊戲,了解中華傳統習....
我以為是媽媽讓教官打我的,13歲女孩這句話,狠狠打了誰的臉? - 天天要聞

我以為是媽媽讓教官打我的,13歲女孩這句話,狠狠打了誰的臉?

"媽媽,我以為是你讓教官打我的"。當13歲女孩說出這句話,狠狠打了誰的臉?1湖南益陽強兵戶外拓展實踐基地發生體罰事件。王女士說,她13歲的女兒小龔,在封閉式訓練期間被教官毆打,但基地負責人卻說這是"輕微教育"。這場羅生門式的爭議,撕開了特殊教育行業長期存在的監管裂痕,更暴露出一個令人心驚的細節——當孩子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