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慧:說話留德,做事留心,做人留路(寫得很現實)

稻盛和夫在《活法》里說:

“人生就是一台戲,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人生的主人公。

不僅如此,這台戲的編劇、導演、主演都由自己來擔任。

我們的人生這樣自導自演的機會只有一次。”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一個人如果真的洞明世事,練達人情的話,就會發現:

說話留德,做事留心,做人留路,才是一個人最好的出路。

因為我們只有真正變得更成熟,更靠譜,更有智慧,也更有人品的話,人生才會給你更好的精彩和可能。

說話留德

說話留德,是一種涵養,是一種素質。

讓自己保留口德,其實就是給自己的餘生保留一些機會。

章岩說:

“什麼是口德?口德就是嘴巴要積德,嘴下要留情。

所謂積口德,就是不說別人壞話,不惡語中傷別人。”

有口德的人,不會在背後說人壞話,惡語中傷他人。

很多人,總是自以為彼此關係好,就可以隨意調侃對方,甚至不知分寸地讓對方難堪。

後來,當彼此關係破裂了,還怪罪對方太小氣,格局小。

作家李尚龍曾說:

“再好的朋友,也經不起你過分的直白。

說話的時候拐個彎,別把自己的口無遮攔當作大氣,這只是幼稚而已。”

所以說,一個有格局的人,一個真正內心善良的人,是懂得站在別人的位置上考慮問題。

千萬不要口無遮攔,你以為自己只是掏心掏肺,其實在別人看來,你只是讓人傷心傷肺。

管住自己的嘴,千萬不要口無遮攔,一方面是給自己留面子,一方面也是給別人台階下。

最終,大家才能夠保持一種分寸,保留一種邊界,真正讓大家都可以相安無事,和諧相處。

學誠法師說過:

你說的話,其實就是別人眼中的你。大家都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好好說話,就是改變命運。

說話留德,說話留意,只有讓自己擁有了人情世故的經驗和智慧,生活才會更可靠,更圓滿。

做事留心

做事不用心,不專註的人,不可能取得好效果。

太多的人,心猿意馬,朝三暮四,做什麼事情都不可靠,都不負責,都不專心。

最後,事情非但做不好,還惹來了更多的麻煩,讓自己的時間和心力白白浪費。

柯南·道爾在《福爾摩斯探案》里說:

“世上到處都是明顯事,只不過沒人留心罷了。”

太多的人在現實當中,喜歡拖延,習慣等待,還偏偏天真地以為上天會降臨一個好結果。

可實際上,用心不專,做事不留心的人,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不那麼一回事。

甚至,明明現實當中充滿各種各樣的機會,可自己偏偏不會留心去觀察,甚至根本沒法發現。

羅伯特·賴特說:

“所謂“正念生活”就是留心、注意當下發生的事情,用清晰、直接的方式體驗,

不要被各種精神困惑蒙蔽。停下來,聞聞玫瑰花香。”

一個聰明的人,一定會讓自己本本分分做事,踏踏實實做人。

每天都會儘可能去注意身邊那些有價值的,有意義的事物。

然後,為自己抓住更多的機緣,靠自己努力下去,保持警惕,那麼就能夠抓住機會。

最終,當自己能夠拿出有效行動的時候,一定能夠為自己生活帶來積極的改變,為人生創造輝煌。

做人留路

《菜根譚》有言:

“路經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處,減三分讓人嘗。”

人生在世,格局越大,希望越大。

生活,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變故,形形色色的變化。

很多人,只會一心盯着別人的短處和缺陷,從來沒有反思自己。

然後,抓住別人的不是,錯誤,一頓數落,幾番刁難。

最後,自己的日子也過得越來越被動,甚至是越來越黑暗。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聰明的人,不可能總是揪着別人的錯誤不放。

而是懂得,彼此相互理解和包容,給別人台階下,對方自然也會在日後給你留面子。

所以,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大家才能夠在現實當中,走得更踏實和從容。

小窗幽記》裡面說:“凡事,留不盡之意則機圓;凡言,留不盡之意則致遠。”

真正的成熟,一定是懂得互相成全,彼此成就的,能夠發現真實自我的同時,也願意給到別人更多的理解。

因為起落沉浮,不過是人生常態,做人做事,不要把事情做絕,而是得饒人處且饒人。

最終,當自己人格圓滿,精神飽滿的時候,一定可以讓自己過上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