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別人不尊重你時,憤怒不如這樣做,這樣做,你就贏了

當別人不尊重你時,憤怒不如這樣做,這樣做,你就贏了

​古人有言:“敬人者,人恆敬之。”

在現實生活中,尊重別人,是最基本的禮貌和修養;尊重別人,等於就是在尊重自己!

老話也這樣說過,你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你若不尊重別人,別人憑什麼要尊重你?

所以,尊重別人就是在尊重自己!

當然,世人千千萬,總有個別人不受人尊重。

不是你的尊重不值錢,而是對方缺品缺修養。

如果你尊重的人不尊重你,不要憤怒,不要生氣,如果生氣,正好正中他的下懷,你就輸了,這樣做,你就贏了!

​一,尊重,永遠是相互的

很喜歡《孟子·離婁下》中說的這一句話:“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深信不疑,當你付出尊重時,便會收穫他人的尊重。

當你尊重的人,不尊重你時,說明你實力不夠,那就做好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當你自己優秀了,曾經那些不尊重你的人,自然就對你畢恭畢敬了。

廉頗藺相如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藺相如因“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立下大功,被趙王封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攻城野戰,立下許多大功,而藺相如不過是耍耍嘴皮子的人,便處處為難藺相如。而藺相如以國家大局為重,不與廉頗計較,廉頗在得知藺相如是為了國家利益才忍氣吞聲後,便親自上門負荊請罪,兩人終成刎頸之交。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尊重、不是靠地位或權力獲得的,而是通過相互理解和包容建立的。

​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當別人不尊重你時,不要讓憤怒和生氣控制你的情緒,以免在衝動中做出出格的事。

不然,你就會正中別人的圈套,進入他的陷阱,成為他最想看到的。

你尊重的人不尊重你,要穩住心,沉住氣,將憤怒化成寬容和理智,即使換不來對方的尊重,自己也不會被情緒左右。

恰如韓信受辱的故事。

韓信年輕的時候,在忍受胯下之辱時,他強忍着內心的不平,不發怒,不報復,而是選擇了忍耐和寬容。

後來,韓信成為了一名傑出的、功成名就、被世人傳頌,世人皆知的將領。

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寬容和忍耐並不意味着軟弱,而是一種智慧和力量的表現。

​三,面對不尊重你的人時,要記住:“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個道理。

面對不尊重你的人,不要因為別人的無知而生氣,保持自己的風度和修養。

楊絳先生所說:“你沒有做錯什麼,幹嘛要生氣?生別人的氣,就是在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沒有這個必要,也不值得”。

孔子的故事,也給了我們明確的啟示。

孔子在周遊列國時,曾遭遇許多困難和不理解,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理念,不為外界的質疑和不尊重所動搖。他的學說最終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贏家是能夠堅守自己價值觀的人,即使他們在面對別人不尊重時,也能保持從容和堅定。

但願你我身邊都沒有那種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如果有那麼個別的人,就按照以上這三句話去做,你就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