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二十年,以前討好別人,現在關心自己



文/王宇

中年自由和中年的自由,不是一個東西。

我說的是中年的自由,也是我感受到的自由,一種察覺。

這種察覺,相比於年輕,或者說年齡小一點的時候,是一種對自己的再認識、再接受和再理解。包括能量的評估,目標的設置,成果的獲取,以及情緒的維持。

在和環境的交融上,不會刻意按照世俗權力社會的等級來約束自己。倒不是因為豁達或者超脫了,而是覺得“那又怎樣”?都不過如此吧。少了一些這方面的權衡和自我消耗,不在虛浮的東西上做毫無章法和不計成本,尤其是人格成本的追求。

把有限的意義交給喜歡的事和物,這不是和解,而是選擇,而是我就這麼干我感到了舒服。內心的舒服是中年極大的極為奢侈的追求目標。

當然,也不是對着干或者刻意不合群,這樣也顯得做作。這不是自由的本質,順着來是一方面,大體上關照到別人和自己身邊的小氣候,是另一方面。和人情世故沒有關係。

中年的自由,也屬於把自己的稜角露出來一點點,不要太多,因為已經被磨得差不多了,也不是可以支棱,好像也支棱不起來。主要是在心裡認為,自己和世界打交道、交鋒的方式變了,不討巧,也不裝傻,油頭粉面或老成持重,有些也是裝的。中年的稜角,或許恰是生活的溫柔。

進入中年,要絕望或者欣喜地理解一件事,人總要離開,人生這個舞台越來越年輕而且光鮮亮麗,每個人都只有屬於自己的那一段,不要覺得遺憾。這就是生活的本質,當高峰過去,一切都將歸於平淡。強求不得,強求得來的東西,當時很爽,過後會瘋狂反噬,得不償失。

中年的自由,更是力量比以往更大,方法比以前更多,觀察和覺悟比以往更深刻,這是中年自由的兩大核心之一。向內求,有求而且有得,自己總算擺平了自己。

那些以往看不清的東西,現在突然就一目了然,如同被打通任督二脈一樣,這是時間的饋贈。我們都會有這種經歷,過程十分美妙。但也談不上自豪,就是年齡到了。

中年的自由,是知道了生命的邊界,時間流淌的價值,在於我們如何去在失去中認真、努力的賦予,既然沒有永垂不朽,我們都要相視一笑。

至於明天早上吃小面還是稀飯,還得看尿酸高不高。

所以,說自由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