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多了是不是煩惱?如果這就是煩惱,我覺得還是太少

“喜歡的東西啊,總是不嫌多。因為不嫌多,所以他們就會越來越多。太多了,會不會變成煩惱?如果這是煩惱!我還是覺得:太少”。


這是今天一位老師對我說的一段話,是形容他自己多年收藏的石頭,一屋子的石頭。石頭多了會不會成煩惱?如果真有這樣子的煩惱,他只會嫌少。換做是我,也應當如此吧。



我之前就寫過一篇文章說到:很多玩石頭的人估計都跟我有着同樣的經歷,那就是隨着玩石的時間,會發現身邊的石頭越來越多。哪怕從剛開始的好奇到後面的喜歡,再到無法自拔。獵奇,永遠是人類最普遍的心理現象,對以奇著稱的石頭來說,更是如此。當代人有強烈的標新立異慾望,因而面對奇形怪狀的奇石,更容易產生認同感。我從剛開始接觸石頭,便是被它的千姿百態所吸引,讓我沒法不驚嘆大自然的神奇。加上奇石的斑斕色彩,有致命的誘惑,磁鐵般吸引着人們的眼球,有的人覺得只有一兩種顏色的石頭很平淡,更不覺得為奇,似乎五顏六色才過癮,也許這就是當代人“好色”的情節吧。而很多石頭正符合了這一情節,這也是奇石那“該死”的迷人魅力之一。



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慾望就是“貪心”,人有七情六慾貪,念之心人皆有之,這一點從客觀的角度來講,還是比較可以理解的,在“貪心”面前,有些人可以很好地控制貪心,並不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傷害,但有些人卻任其瘋狂,導致一發不可收拾。在玩石面前,很多時候我們寧可做到寧缺毋濫,很多事情不宜滿,一滿則溢。可在面對於自己喜歡的石頭的時候,很難把持住自己的內心,那時候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把他給弄回家,不管好壞,長期下去,石頭自然也就會越來越多。



可在面對於石頭越來越多的情況下,而且對於普通的玩石者,很多人也會想到玩石花費太大,就想以“以石養石”的方法來均衡一下,把自己不怎麼玩的或是不喜歡的石頭換成現金,用來購買自己心愛的奇石。可往往也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自己想賣的石頭沒人要,有人要的石頭自己又捨不得賣,這就好比一塊石頭,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自己看上的別人未必看得上,別人看上了或許自己看不上,哪怕看上了自己也未必捨得賣。這也就成了一個煩惱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大多玩石家都有遇到過的一個問題,除了極個別經濟財力雄厚的人另當別論。畢竟只進不出,也得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來支撐,要不然也沒有那麼多金錢來購買自己所喜歡的石頭。




玩石賞石,本就是讓人心情愉悅,賞心悅目的興趣。可為什麼還會有這樣子的煩惱出現?這或許就是我們的慾望在作怪吧。慾望本就是所有痛苦的根源,消除痛苦唯一的辦法就是放手。想得到更好的奇石是慾望,想把自己手上的石頭賣一個好的價格是慾望,想自己所收藏的石頭凸顯出水平,或者被別人所認同是慾望。你們說玩個石頭,我們玩出這麼多的慾望,難怪我們有時會覺得很煩惱。


可對於真正懂得玩石頭的人來說,我們很明白我們玩石頭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找回心中的那一份純真,親近大自然,讓自己的心靈遨遊八方,得到釋懷,讓自己的精神世界達到一定的境界,得到快慰和愉悅,而不被“慾望”所掌控,把慾望放下了,想法簡單了也就快樂了,心胸也就磊落也就快樂。


你們說石頭多了是煩惱,這樣的煩惱我只會嫌少。你們說呢?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平台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頭條號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秋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