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里

曾幾何時,我們走到哪都想呼朋喚友,以為朋友多了路好走。


於是我們迫不及待地拓展自己的圈子,推着自己走出去,走進熱鬧和喧嘩。


不知不覺間,我們的世界裡就塞滿了人。


可是不管人再多,表現得再合群,繁華謝幕後取而代之的依舊是幽深長遠的孤寂。


人山人海背後,從來都是空空蕩蕩。


甚至是身邊的人越多,你越倍感孤獨。


像這句話說的:


“孤獨是長久的常態,熱鬧只會偶爾來敲門。”


特別是到了一定年紀,被生活磋磨輾轉過後,越發覺得,人生是一個本該不斷做減法的過程。


修枝剪葉、化繁為簡,方能返璞歸真、窺見初心。


董宇輝說:


“其實大部分人都很難和你有精神共鳴,你得接受這個事實。有一天,當你發現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的時候,說明你在向上走。但與此同時,你得接受孤獨。”


孤獨並不可怕,它是最好的增值期。


而當你習慣了獨處,適應了孤獨,你會愈發珍愛這種安靜不受干擾的生活與環境。


人世本紛擾,真正值得你交心的朋友其實不需要太多,三兩知己便足矣。


畢竟每個人的時間精力都有限, 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里。


牽絆就多了,步履便重了,負擔便沉了。


過日子圖的就是一個清凈事少,如果沒有閑人閑事掛在心頭,每天都是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