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安靜地活着,幸福的老去,亦不枉此生




作者:子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光陰荏苒,歲月如梭,又是一年即將結束,時光不老,蒼老的只是生命,歲月靜好,也更新了一年的年景。


生命在時光里棲息,在一段小時光里,繾綣溫柔,心存一份美好與歡喜,在四季不同的人生風景里,看花開花落,觀雲捲雲舒去留無意,寵辱不驚,如此,便是一種幸福。


於冬的時光里,若能尋得一點內心的溫暖,安撫自己的心情,即便歲月滄桑,內心安然無恙,詩意清歡,度日如常。


歲季節更替,往複着向前,在時間的河流里,我們也跟着向前,讓年輪與年齡一起增長。


對於人生的幸福,在經歷中,每個人心中都有了不一樣的標準,有人說是人生風景的美麗,有人說是心情的平靜,總之,有所感悟,就是生命成熟的表現。


而我覺得,心態平和,內心淡泊寧靜,這也是一種幸福。




年華虛度,總有些人和事,讓我們理解到什麼是幸福,成長之中,磨礪之後,只有沉澱自己,才會懂得,幸福就是經過自己的切身感受,而慢慢從苦難中剝離出來的清歡與詩意。


更是深入內心的溫暖,掩埋着時光里的花香,周全着內心嚮往,惦念與期待。


也是在歲月靜好中,感知美好,享受生活,用詩意的浪漫心情去面對現實,以平常心適應人間煙火中的紛繁與平淡。


經年歲月,若能拾一段歲靜好,繪一幅人生風景幽遠,聽一曲內心悠然的心曲,怡然自得,獨自美麗,便也是幸福。


但是,中年之後,經歷多了,也就對幸福有了更深的認識,那就是:以一種淡然從容的心境,面對紅塵紛擾,靜觀人生起落,不懼歲月滄桑,只是素心如雪,心向美好。


很喜歡一段話:“成年人的世界,除了生命的終點越來越近,其它任何都是漸行漸遠漸無書,再無歸期。喧鬧也好,孤單也罷,不如對所有遇見說一聲幸會。”




也許成年人的世界,就是簡與靜,就是淡泊名利,只是與生活和解,善待自己,讓自己活得通透,無怨無悔,順其自然,如此,不爭不搶,不吵不鬧,不悲不喜,平安健康,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曾國藩說:“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唯胸次浩大,真正受用”。


或許,當我們在安靜的時光里,讀懂了時光的流逝,季節的有序,那麼人生中,也就明白了,曾經與過往,一切都是浮雲。


其實,人生路上,孤身而行,生命,就是一場虛妄。經年歲月中,每個人都在其中跋涉。


在真實的笑里哭着,在真實地哭里笑着。


記得《紅樓夢》中有這樣的句子:“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人生真真假假,似有還無。真的是一箋煙雨,半簾幽夢,人生就是一場清夢,何不讓自己幸福的活着呢?


許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幸福就是簡單,簡單便會心安,心安是福。


簡單的活着,很容易靠近幸福,懂得不爭不搶,才能順其自然;懂得不求不怨,才能隨遇而安;懂得釋然放下,才會知足常樂。


我們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與其羨慕別人,不如做好自我,知道自己的幸福觀,知道幸福對於自己是什麼。


不去羨慕別人,更不去跟隨攀比,別人的幸福與你無關,你的幸福也只有自己知道,若是每天眼睛盯着別人,失去的一定是自己的幸福,也會越來越痛苦。


每個人,都應當認清自我,經營好自己的人生,過好自己的生活,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這才是正事。




俄羅斯作家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這句話,對於幸福的人一樣適用,那些表面看起來幸福的人,心裡也有難言的苦,那些時常把幸福掛在嘴上的人,心裡也有無聲的淚;炫耀自己幸福的人,可能缺的正是幸福。


一個人的幸福,就是自我懂得,是自己生活中的內心感受,冷暖自知,悲喜在心。


所以,不要跟着別人的幸福走,別人的燈,照不亮你的人生,按照自己喜歡方式生活,用自己的幸福觀去感悟人生。


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的幸福,自己把握,一起的美好,都在自己心裡。


傑羅姆・大衛・塞林格 在《麥田守望者》 ​​​中寫道:“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記住一些美好的事情,記住對你好的人,忘記生活中的煩惱,忘記那些讓你痛苦的人。懂得改變那些能夠改變的,那些無奈的事情,就聽之任之吧!


在我的世界裡,就是要讓幸福喚醒自己,在這個只屬於自己的世界裡保持安靜,健康快樂,活成自己的模樣。


生活中,保持微笑和喜悅,面對平淡生活知足常樂。


就如我喜歡生命中的每一個朝陽和黃昏,每一天,都是最好的時光,心中期待美好,追尋詩意和遠方。


就如我喜歡,用平淡的心,平和的心態,迎接每一天的朝陽,喜歡用燦爛的微笑,笑對歲月流年。


總是相信,過喜歡的日子,走喜歡的路,幸福就會越來越近。


餘生,我願意將以一顆平常心,素凈安然的活着,把屬於自己的幸福握在手中,就這樣安靜地活着,幸福的老去,亦不枉此生。


子墨期待與您共勉,感謝閱讀!謝絕未經允許採用。


原創文字,侵權必究。圖片來自網絡,聯繫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