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低情商的人,會有這樣的表現

作者:末小北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01:引言

這世上總有一種人,無論你說什麼TA都會反駁,好像只有反駁,才能彰顯他的存在感。

從表面來看,他們好像是言語上佔了上風,是一種明智,實際上,是最大的愚蠢。

在語言上想要戰勝別人的人,可能會在一瞬間有優越感,但是,時間長了自然得不到尊敬,最後讓大家遠離,成為笑柄。

一個人低情商的表現,其實就是習慣性反駁。

人家說人家的事,原本與你沒有關係,人家對也好錯也罷都是人家的事情,根本與你無關。

真正聰明的人,會包容別人的不同,如果自己的意見和別人不一致,那就選擇遠離,而不是非得爭論出個所以然,非得讓對方按照自己的要求來。

如果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你能剋制住自己反駁的慾望,那麼你就會有更加精彩的人生。

02:習慣性反駁,是低情商的表現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習慣性反駁的人,是不考慮後果的,他只考慮自己過得爽就行,所以他會不管不顧,直接說出自己的感受。

他會按照自己的認知來,只要自己認為是對的,那麼就算是錯的也是對的,他也會和你反駁到底,直到你承認為之。

比如,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圓的,但如果他覺得地球是方的,那麼就是方的,就算你拿出再多是圓的證據他也不會承認,他只相信自己。

這樣的人,情商特別低,他不管你是否下得了台,只要你說了,他就會堅持。

比如,朋友一起聚會,當別人問你什麼時候請客時,你可能會隨口一說明後天,本來大家都知道這就是客氣客氣,至於你到底請不請客大家都不關注。

但是,習慣性反駁的人就不一樣了,他會抓住不放,讓你必須做出決定,你要是說明天請,他恨不得馬上就讓你訂飯店。

如果你不搭理他,他就會變本加厲,讓你下不來台。

朋友王猛就遇到這樣一個朋友,當他說完之後,對方直接讓他訂酒店,但是王猛沒有搭理他。

原本王猛以為自己不搭理他,對方就會算了,但是沒想到對方接下來的行為,讓人特別生氣。

對方說:“你不請就不請唄,誰也不差你這一頓飯,至於這樣嗎?”

當對方說完之後,王猛直接驚了,他萬萬沒想到對方會這樣。

面對對方這個態度,王猛什麼話也沒說,只是匆匆吃了點東西走人了,離開之後就把這位朋友拉黑了。

對方覺得自己辯駁贏了,實際上是輸了,就像富蘭克林所言:

“如果你辯論、反駁,或許你會得到勝利,可那勝利是短暫、空虛的……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給你的好感。”

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在這個世上沒有人喜歡習慣性反駁的人,和這樣的人相處會特別累,既然相處起來讓自己特別難受,還不如果斷結束這段關係。

習慣性反駁的人,任何時候你都要知道,你這麼做並不是聰明的行為,而是真的傻,你會為自己的傻付出代價。

03:遇事不爭辯,才是最大的聰明

有道是: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如果你是對的,那麼就算別人怎麼誣陷你,也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根本不需要想太多。

彼此之間的層次不同,自然對事物的認知也不同,若是你非得讓對方,按照你的認知來,那就是最大的傻。

曾看過一個哲理小故事,感觸挺深:

有一位秀才和一位樵夫爭論起來了,他們爭論了很久也沒有分出對錯,然後他們就一起到了縣衙,想請縣太爺給做主。

縣太爺問了清了事情的緣由之後,直接判定秀才錯了,還要懲罰他,樵夫帶着勝利的表情離開了。

當樵夫走之後,秀才特別生氣,他覺得縣太爺根本不配坐在這個位置上,明明是三七二十一,竟然非得說三七二十,他覺得縣太爺就是一個不學無術的昏官。

這個時候縣太爺說:“你們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人呢,你懂的自然比他多,你明知道結果是什麼卻非得和對方爭辯,我現在懲罰你就是為了讓你長個記性,並不是每個人都值得你與之爭論。”

縣太爺說完之後,秀才恍然大悟,他也意識到了自己的行為有多傻,不該做出這樣的事情。

真正聰明的人,不會和層次不同的人爭辯。

因為,他們知道這樣的爭辯,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他們會保持沉默的態度,對這樣的人敬而遠之。

在這個世上,只有愚蠢的人才喜歡爭辯,既然我們每個人都想做一個聰明的人,那就不要爭辯了。

也不要習慣性反駁別人,要相信別人這麼做,有這麼做的道理,我們只需要聽着就行了。

因為習慣性反駁別人,是低情商的表現。

這世上,沒有人喜歡低情商的人,跟這樣的人交往,會讓人覺得很累。

也許,別人說的話很沒道理,你適當提醒一下就好,沒必要習慣性反駁對方,因為足夠聰明的人,會在你的提醒下醒悟。

你要知道,適當地保持沉默,其實也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

作者介紹:
末小北,青年情感作家,婚姻問題諮詢師,專註婚姻挽回,親密關係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