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墨
深秋,天氣漸涼。清晨,路過花園裡的草地,幾隻秋蟲,沾了一身清霜,依舊在花蕊中睡懶覺。
所謂季節,應該都是寂靜的吧!只是風景各異,換了背景和心情。
春夏秋冬,四季之中,有太多的生命,來來往往,終究如驚鴻一般,匆匆又匆匆,來了又去。
時光漸深,歲月漸老,漸漸趨於一種靜好。這是秋的功勞嗎?可以平息動蕩不安的歲月,讓一草一木都變得如此安靜。
更是把點滴時光,都變成了回憶,變成了泛黃的故事,裝訂成冊,讓人默默珍藏。
在河流的河流中,時光載着季節,帶着人生中的過往與夏花青草一起去了遠方。
有人還沉溺在夏的夢中,有人在秋色之中沉醉不知歸路,多愁善感的人在秋風落葉中提取憂傷。
只有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人,在山野中採摘秋天的果實,身邊是楓紅溫暖的火焰。
也有喜歡安靜的人,在月光下濯洗心靈,又進入花好月圓的夢鄉。
前幾日,朋友說現在山裡的風景正好,適合賞秋,便也欣然答應。
山林里,已經鋪好了一層落葉,薄薄的剛剛好,也不黏腳,草木已經染上了秋色,深邃的風景,也剛剛好。
“梧葉新黃柿葉紅,更兼烏桕與丹楓。”明亮的黃色,濃郁的紅色,疲憊的綠色,讓世界一下子豐富多彩起來。
山中一路風景,遇一水潭,水面波平如鏡,倒影遲遲,天空中飛鳥已經掠過。
“休道秋山索莫人,四時各自一番新。”旁邊的楓葉一樹樹瘋狂地改變着自己的顏色,秋風吹過,帶着情冷,吹落了許多樹葉,折彎了幾枝的樹影,壓倒了一叢野菊花,一縷縷花香撲面而來,又從林間遊盪而去。
幽靜的山谷里,一定要有一些響動,這一池秋水才靈動,秋色才夠精彩,才對得起這安靜的日子,這無常多變的人世。
及至山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看天空流雲飄過,如逝去的時光,往事不堪回首,更是不可追,你唯有淡然面對,才會輕鬆而行。
卸下內心的包袱,與自然和諧相處,遠離塵囂,心間寧靜。
遠眺山裡的農舍,有炊煙裊裊,或是,有人厭煩了都市生活,在這裡深居簡出,不問世事,心甘情願做了一個隱者,或許,就圖一個現世安穩,歲月靜好吧!
歲月,就如這座大山一樣,絕不輕易顯露內心的柔軟,哪怕落葉絢爛,哪怕落葉紛紛,也要保持自己的沉默與穩重,在四季輪迴中等待着一場又一場美麗。
我坐在大山的懷抱里,舉起歲月的酒,和着琥珀色的秋意,飲下日月輪迴中的悲歡離合。
“秋山不可盡,秋思亦無垠。”在這個世界上,最長情的存在,不是山水,不是日月,不是草木之心,而是這秋天,低調內斂,成熟沉穩。
當我們在金色的秋陽下,輕輕走過,用心感悟,你會知道它留給世人的沉思與孤獨。用心聆聽,滄桑的歲月里,落葉紛飛和別離,是冷寂的飄落和歸根的期待,卻都是真情的流露和告白。
“塵事休隨夜雨,扁舟好待秋風。”天色將晚,我也已準備回程了,內心的渴望與人生的帆篷一起扯滿,只等秋風一吹,奔向遠方。
下山的路上,依舊是眷戀,頻頻回眸,只是想再感受一下這裡寧靜溫柔的氣息,只想再回首一瞥,用我眷戀的目光,留住所有的美好,印刻在心底。
在山路的拐彎處,有一禪院,隱映在大山深處,頗有點“野寺來人少,雲峰隔水深。”的意韻。
其實,大自然就是一座禪院,禪意自然,懂的自然懂,我們都活在醒與不醒之間,莫說俗念皆難遇。
“日落千峰上,雲銷萬壑間。”歲月情長,秋意更濃,望着天邊的晚霞,與秋山相映襯,構成了一份美麗而婉約風景。
拈一縷秋風,看花開花落,人生無需華麗的風景,淡墨優雅,有一些風情,能溫暖心念,可柔情深種就好。
或許,當我們遙望天邊的那一片彩霞,便也會沉醉在詩意里,也會心生更多的眷戀和平靜。
紅塵之中,有許多的美好,也有許多的苦難,歲月的風景,也不會總是靜好,只有看淡得失,既要在世俗的喧嘩里學會生活,也要在四季更迭里明察秋毫,那麼就做一個與世無爭的人,心性淡然,生命中一切好的壞的都接受。
坐在回程的車上,晚風吹過,月亮初升,月光色霜煙,不由想起馬致遠的千古佳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遊子心情,舊故惆悵,人生山水無涯,每個人都在路上。
賈平凹在《暫坐》中寫到:“花不語,風卻懂。有些人來了去了,有些人近了遠了。你看匆匆又是一年秋,歲月不堪數,故人不如初。不過在這人間暫坐,卻要經歷萬千滄桑。”
不是歲月無情,不是季節令人傷感,這個世界總有些不能避免的無奈,人生旅途總有些艱難坎坷的考驗。
無常人生,我們更不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誰先來,我們只是人間過客,在人間暫坐。
因此,懂得珍惜,感恩所有,善待身邊的一切,餘生不長,春夏秋冬,四季平安,且行且珍惜。
惟願餘生,能夠做個秋水清澈,秋色明亮的人,願我們被歲月洗禮而更加堅強、被陽光溫暖而不懼寒涼、被清風明月感染出幾分詩意、被世間美好指引着,如此,少一些悲傷和苦難,便也就滿足了。
美文共賞,子墨期待與您共勉,感謝閱讀!
謝絕未經允許採用。原創文字,侵權必究。圖片來自網絡,聯繫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