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寒露:寒生凝露,忽而深秋


寒露這天的雨,好像比平日里更涼了些,乾涸的江流一直在等這秋雨,就像枯木逢春,人間在酷暑里太久,把耐心歷練到極致,卻等不來一場淋漓。


想到今天貝貝翻看着枱曆,說起一年光景竟這樣急急,又拈來枱曆上那句把秋意文藝表達的字句,“秋天就像第二個春天,葉是百花的盛開。”


我搖了搖頭,“秋就是秋,它有屬於自己的美,秋天是屬於葉的季節,是層林盡染,是恣意別離,是火熱是和煦,是綻放是奔流。若把秋比喻成春,對春對秋都不公平。”


每個季節都有自己的美,秋光的明媚,秋雨的泠泠,秋葉的斑斕,秋風的乾爽,秋月的皓白,秋草的枯黃,這是一個同時擁有成熟與凋零的季節,因為飽滿和收穫,讓低垂與蕭瑟都有了詩意的美。就像殘荷聽雨,寥寥幾字,就用一種意境籠住了無數凄美的靈魂。


每個節氣都有自己的美,寒生凝露,候鴻雁來賓;候雀入大水為蛤;候菊有黃華。吃芝麻,飲菊花,醉江蟹,覓秋茶,煙水茫茫,閑月笑談,何處不是人間煙火,細碎浮生?虛度光陰此間,何求鮮花着錦,烈火烹油?


每個日子都有自己的美,或遇彩虹,或迷霧靄,或贈朝霞,或予星空,便是倚窗聽雨也是閑情,茶煮風煙亦得沉浮。歸去來兮,若把熙熙攘攘的世俗放下,何處不是田園?很難不感恩,文化得以傳承千載,讓我有幸識得莊子陶潛蘇軾王陽明蔣勛,知道孤獨的路上有人同行,不過隔着些時空罷了,無礙。只要還能拾掇些詩書,困頓的光陰也能充盈。


今日寒露,雨未止歇,江流大概也能守來一場如願。若我們的心都能溫柔親和些,這秋韻大抵也能漫長些,季節也能明朗些,光陰也能綿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