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這幾種人,越早刪除,說明你越自律

以勢交者,勢傾則絕;

以利交者,利窮則散。

作者:洞見yy

作家蘇芩說過:“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里。”

朋友圈裡的人數,並非越多越好。

若不加篩選,和消極的朋友在一起,只會把你生命攪擾得擁擠不堪。

越早遠離那些消耗你的人,說明你活得越清醒,越自律。

1

酒肉朋友:耗費生命

《增廣賢文》有言:“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

酒肉朋友,以酒肉相聚,也會因缺酒少肉,頭也不回,棄你而去。

歌唱家騰格爾,以前特別喜歡喝酒,隔三岔五就和朋友們一起小酌幾杯。

後來,他因為歌曲《蒙古人》大火,出場費一度高達數十萬,兜里的錢包鼓囊起來。

於是身邊的酒友,開始慫恿騰格爾成立“啤酒協會”,並把他捧上協會主席的高位。

接着他們又建議騰格爾出資開酒樓,方便大家聚會。

一次,他又在酒樓里喝到爛醉如泥才回家。

妻子見他酒氣衝天,忍不住抱怨他不顧家,整日在外鬼混。

騰格爾卻反駁她,與酒友暢飲是他生活中唯一的快樂。

妻子見他不知悔改,心灰意冷之下與他離了婚。

就在他覺得肆意快活,通宵喝酒也不怕挨罵的時候,一場危機也悄悄在醞釀之中。

沒過多久,酒樓就因為那些人常年賴在那裡白吃白喝,被喝倒閉了。

正所謂:“聲色犬馬一時醉,青石案頭十年毀。”

就這樣,騰格爾婚姻破碎不說,多年的積蓄也被揮霍一空。

原本健碩的蒙古漢子,身體也在走下坡路,血壓血糖全都亮起了紅燈。

跟酒肉朋友混在一起,你們喝下的每一口美酒,都是摧毀人生的毒藥。

在給你帶來快感的同時,也在悄悄麻痹你,甚至會消耗你的健康,摧毀你的家庭。

及時把他們請出朋友圈,規律健康生活,你才能去追尋人生真正的快樂。

2

勢利朋友:利盡則斷

國學大師南懷瑾一生結識過很多人,有肝膽相照之友,也不乏勢利之徒。

歷經世事,他在文章中感嘆道:

人與人交往,勢利實是常態。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

《蘇東坡傳》里講過蘇軾的一段經歷,令人唏噓。

蘇軾在京城風光的時候,有不少人前來巴結他。

他每次出入酒樓詩社,都有一大堆人跟着。

其中就有一個叫張璪的人,他與蘇軾是同年進士。

當時蘇軾深得歐陽修的賞識和器重,而張璪始終籍籍無名,陞官無望,於是他開始刻意結交蘇軾。

蘇軾在鳳翔任職的時候,與上司陳希亮不和,局面鬧得很僵。

張璪得知消息,主動居中幫他化解衝突。

蘇軾頗為感動,等他返京的時候,還親自作一篇《稼說》送給他。

不料,後來烏台詩案爆發,蘇軾鋃鐺入獄。

張璪見狀,擔心自己受牽連,立馬回家燒了《稼說》,第一時間撇清與蘇軾的關係。

為了保住官位,他還從中挑撥,捏造蘇軾子虛烏有的罪名。

當蘇軾被關在大牢時,他反而順利登上了中書侍郎的高位。

菜根譚》中說:“飢則附,飽則揚,燠則趨,寒則棄,人情通患也。”

人情反覆,人心難測。

當你風光時,勢力朋友會誇你,贊你,親近你;

當你落魄時,他們暴露本性,非但不抬你一把,還會狠狠踩上你一腳。

要明白,逐利而來者,利盡則必斷。

遇到這樣的人,一定要趁早遠離,小心他們落井下石。

3

無德朋友:傷天害理

在一檔節目中,主持人金星曾問郭德綱:招收弟子有什麼標準?

郭德綱答:一開始主要看天賦能耐,現在最主要看人品。

其實,交友更是如此。

德行差的朋友,如無根之木,搖搖欲倒,不知何時就會砸向你。

在《晚熟的人》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秋生與詩人金希普是年少的玩伴,更是摯友。

有一年春節,北漂多年的金希普來到秋生家。

他說自己現在是個大詩人,還結交了不少達官貴人。

秋生父親正愁兒子工作沒着落,便委託他在縣裡幫忙謀份差事。

金希普拍着胸脯說沒問題,只是缺少活動經費。

秋生父親心一橫,把大半輩子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兩萬塊錢,全給了他。

可大半年過去了,金希普彷彿石沉大海。

秋生父親出去一打聽,原來他是個在外招搖撞騙的混子。

昨天是詩人,今天是明星,變着身份騙鄉下人,幹些傷天害理的勾當。

兩萬塊錢打了水漂,秋生父親急火攻心,突發心臟病去世了。

看到此處,不禁唏噓。

鎮魂》一書中說:

有些人天生五行缺德,身上每個毛孔都滲透出咄咄逼人的小惡毒,沒一處致命,但是沒一處不咬人。

無德之人張口就是胡說八道的謊話,出手就是為人不齒的劣行。

他們就是一個冒着毒煙的大煙囪,與之相交,我們自然會被嗆到,被熏黑。

與其等到吃虧之後才醒悟,不如把自己的眼睛擦亮一點,趁早將他們從圈子中篩掉。

4

負能朋友:拉你沉淪

著名心理學教授大衛·霍金曾做過一個關於能量的實驗,他分析了數百萬條數據資料後,得出結論:

正能量人的磁場,能有序運行,會讓身邊人感到愉悅舒服;

而負能量人的磁場則是紊亂無序的,令人煩躁消極。

若是長時間與負能朋友待在一起,你也會跟着對生活失去信心。

心理學大師卡耐基,曾在書中講過朋友卡瑞爾的經歷。

有一次,卡瑞爾外出安裝公司新研發的機器。

不料,機器組裝好後只能勉強運轉,遠遠達不到預期效果。

同行的朋友見狀,立馬唉聲嘆氣,抱怨新機器技術不成熟。

對方回到賓館,還摔門踢桌子,謾罵領導是故意刁難他們。

向來樂觀的卡瑞爾也跟着埋怨起來,對工作提不起興趣,甚至想辭職不幹了。

那幾天,他寢食難安,還犯了腸胃病,住進了醫院。

可當他到醫院後,他一個人躺在病床上,沒有朋友在旁邊的叨嘮,心情居然很快好轉起來。

卡瑞爾這才發現,是朋友的壞情緒影響了他。

後來,他再接外派任務,寧可選擇帶新人,也不與朋友搭檔。

有科學研究表明: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動物。

我們總會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受到周圍人情緒的熏染。

和開朗的朋友在一起,積極樂觀的情緒也容易被帶動起來,凡事也願意向好的一面看。

而那些抱有負面思維的人,看什麼都不順眼,一開口總是抱怨,受他們影響,我們往往也會變得焦慮悲觀。

躲着那些消耗你的人,多和滋養你的人在一起,將當下的每一天,都過得熱氣騰騰。

賈平凹在《遊戲人間》里寫道:

你所處的圈子其實就是你人生的世界,代表了你的審美和生活層次。

如果你身邊的朋友一直在消耗你,一定要及時止損。

真正舒服的關係,能讓你們共同成長、共同升值,而不是讓你慢慢長成一張被生活欺負的臉。

點個贊吧 ,刪掉這幾種假朋友,騰出位置,才能收穫最真摯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