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中的三個“我”

我們看到美味的食物,心裡冒出立刻冒出的想法就是要立刻大快朵頤享受美味,這就是本我。可是隨之而來的一個高冷的聲音可能會說:自律才能帶來自由,胖就是罪,嘴巴都管不住,還談什麼自律,這個聲音就是超我。也還有一個聲音試圖和稀泥就會說:那我就吃一口吧,吃一口不會變胖的,這就是自我。

我們每天早晨都要起早去上班。本我就會不想起床,不想上班。超我就會說:不行!必須去上班!你忘了自己的夢想了嗎?自我經過一番煎熬,賴個十來分鐘就起床,迷迷糊糊地爬了起來。

本我是與生俱來的,它是潛意識的,在它這裡快樂至上。餓了就吃,困了就睡,衝動了就要來一發。佛羅伊德說:本我是一口充滿沸騰刺激的大鍋,裡面滿是被壓抑的慾望,其中又以性本能主。

自我是在人在小時候就開始行成的。它是意識的、理性的、現實的。比如想睡懶覺,不想去上班時,自我就會提醒不上班就沒有錢,沒錢就會沒法買好吃的好玩的。為了錢還是去上班吧。

超我則是高冷的、上綱上線的,它以道德為原則的,比如“人生就要奮鬥”,“自律帶來自由”等等高大上的信念。這些通常是我們七八歲的時候,從父母那裡學來的。超我不一定是正確的,因為我們父母的觀念本身可能就是錯的。

本我,自我,超我這三者經常是在相持不下的狀態。本我有時只是想喝罐可樂,超我就會把它上綱上線到人生的高度。自我就會被本我和超我輪番折磨,還必須在他們之間斡旋。當這三個“我”失衡時,就會產生痛苦和焦慮。一個潔癖患者背後可能是有一個非常嚴苛的超我,不斷驅使自我,壓抑本我。自我和本我潰不成軍。一個酗酒成癮的人可能有一個泛濫的本我,自我虛弱,超我匱乏,以至於放任本性。

認識了這三個“我”,我們就可以理解自己身上的很多痛苦和焦慮。我們就可以嘗試更好地理解、平衡、駕馭它們,從而有可能讓自己的心靈更自由,從不是陷入它們的戰爭之中痛苦不堪。當我們能夠適度地滿足三個“我”,而不是厚此薄彼時,我們就會獲得內心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