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竅永遠比刻苦更重要

人們經常會發現,只要到了一個年紀,就會突然對以前的一件事恍然大悟,會發現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件事原來就是這麼透徹明了;會發現以前某些人對你說的某些話原來是那麼至誠、真實。只是當時就是一根筋拐不過彎,就是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沒有能深層理解,以至於經常一步錯步步錯


這就是來自時間和空間的認知差異,而這經常需要你付出時間或金錢的代價

最近閑來無事翻看了以前中考的卷子,想來如此簡單的卷子為什麼那個時候沒能考到滿分。這就是時間成本帶來的一個認知差異,而我相信在那個時候就能考到高分的人肯定有一種超脫的思維,跳躍性思維。


這個道理很簡單,比如說你要備考英語四級合格證,你就得做着考六級的準備,這樣通過四級的概率遠遠高於普通四級準備的人。人的潛能都是被激發出來的,不安於現狀,當你去追求更高層次目標,這就已經潛移默化的提高了你的下限;很多想考211的都會定個985的目標,很多高考想考個985都會定個清北的目標,這不是誇下海口,這是在暗中激勵自己,即使最後你沒能實現自己的目標也不會因此而抱怨自己。


所以說在那樣的一件事、那樣的一個時候,開竅遠比刻苦重要!很多人學習很努力但是就是取不到一個好成績,我想這不是他學習不夠努力、不夠刻苦,可能是他自始至終還不明白學習的目的,高考也好做一件小事也罷,你只有清清楚楚的知道你為什麼要去做、你做它的目的是什麼、你該如何去做,你才能把這樣一件事幹得漂亮。


思考很重要,古人言三思而行。所以說開竅遠比刻苦重要。